美文网首页情绪管理与潜能激发疗愈写作中华文学
情绪管理: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情绪管理: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作者: 梦解魏 | 来源:发表于2019-09-25 12:16 被阅读0次

魏洪谦原创

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是的。

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

带上去容易,是因为有的时候,面具是着急忙慌带上去的,并没有深思熟虑的筹备;有的时候是因为,别人手忙脚乱帮我们带上去的。

情绪管理: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所以,很多时候,等我们意识到的我们戴上的面具自己不喜欢,其实已经有些晚了。面具已经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和血肉长在一起,已经是我们的一部分了。

有时候这这样想,我换个地方,谁都不认识,从头开始。没想到后来,还是一样。我曾经用了10年验证了这个道理,不管重新开始多少次,有些事情总是跨不过去的。最主要的都是关系方面。

下面,我就把看到这个问题后的发散思维记录下来,欢迎交流讨论。

1.关系当中的角色

我们的角色最早都是在家庭当中发展出来的,有孩子,妈妈,爸爸,三种角色,当然外围的还有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等。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角色就是一种面具。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行为规则,承担相应的行为责任,发挥情感功能。

孩子一开始就是无能的,离开父母照料就不能活的角色。

但是有的家庭,爸爸或者妈妈反倒成了孩子,比如有的爸爸,向孩子一样被照顾,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还要照顾一个成年的孩子。还有其他情况,都属于角色错位。

2.反过来看刻板印象

当我们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各种零散的信息给对方贴标签。

这样做的目的是方面我们给出确定的互动行为。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回应对方而陷入选入选择困难。比如我们请别人吃饭,每个省份的口味是刻板印象,我们请湖南人吃湘菜肯定没错。

这样多省心啊。刻板印象是有好处的。

反过来,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会提供很多信息,方便对方选择对我们的刻板印象。

比如我是来自哪里,我是做什么职业的等等。这些信息,和背后的有限的刻板印象选择,都有助于我们快速和别人建立关系。

但是大部分人的信息是自己不能随意调整的,比如高矮胖瘦,性别,家乡,职业。所以别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也是不容易改变的。不是能随着我们的喜好随时调整的。

3.人物设定的逻辑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络角色。个人微信号,微博,知乎,快手,这些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重新设计我们的人物设定。

比如微信加好友之后的个人简介,大多数人是很随意的简单一句话介绍,甚至不介绍。有的人是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撰写修改自己的个人简介。

有的人还会专门设计自己的头像,签名档,昵称,朋友圈动态的内容。这个时候展示出来的形象,给别人的印象,自由度就大很多了。

我们甚至可以男扮女装,改头换面,展示跟自己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个人形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仍然是不可控的。

当我们回到家里,见到自己的父母,就会不由自主的重新掉进很多年前小时候的面具。不自主的就用小时候就形成的互动模式和父母互动。

不管我们在某个领域是多么厉害的专家,不管我们在某个游戏里面是多么受人敬仰的顶级玩家,在妈妈眼里,还得需要她亲自提醒穿秋裤。

关于人物设定,我写过一些思考,欢迎交流。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物设定

4.面具的两个层面

我们学习一个时期,会经历从不熟悉不会,到熟能生巧的过程。这里面分成两个层面,

一个是情绪感受层,一个是知识经验层面。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一开始我们是感觉陌生,疏远,和我没有关系,我不想理它,甚至想逃离,我害怕陌生的事物。到后来慢慢熟悉,习以为常,甚至感觉很亲切。或者是一开始很感兴趣,后来越来越讨厌,最有忍无可忍。

知识经验层面,一开始啥都不知道,一片空白,随着接触的次数多了,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掌握的也越来越熟练。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面具也不例外。在情绪感受层面,我们对待自己的面具,既然是要摘下来,说明必然是对这个面具很讨厌了。知识经验层面,在主观上我们认为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值得继续学习探索了,都是在重复原来的模式,绕圈圈。

5.摘掉面具的方法

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过,人有三次出生。第三次出生,“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我们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不再被动的带上面具。

首先就是要觉察自己,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面具,从情绪感受和知识经验两个层面。觉察之后是接纳,欣赏自己。然后是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这里介绍几个觉察自己的方法:

1)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最早是弗洛伊德发现的。有解梦,和自由书写两种具体的技术。关于解梦,人人都可以学会解梦,方面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由书写,现在有表达性书写技术,这里有文章可以交流。文章后面有情绪管理表达性写作模板

2)接受心理健康服务

现在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很多,还有各种训练营和心理课程。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觉察自己都很有帮助。如何自学心理学,3个关键问题要搞清楚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欢迎交流。


留下你的评论,我会尽力让你入选“精彩评论”。

相关文章

  • 情绪管理: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魏洪谦原创 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是的。 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 带上去容易,是因为有的时候...

  • 21天后,我想遇见坚持自律的自己

    人们常说: 自律者更自由。自律难吗?自律不难,难的是坚持自律。 我们很容易开始自律 比如今天心血来潮写个计划,日计...

  • 人生第一次之相守

    人们常说,相遇容易相识难,相识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守难。 这集以诙谐幽默开头,这世界上比我爱你最浪漫的话——你的...

  • 实事求是难吗?

    人们常说办事要实事求是,可是要真正做到容易吗?

  • 面具戴久了,还能摘下来吗?

    唉,有的时候,人为了合群,不得不带上面具,丢掉原本的面貌……可是,面具戴久了,还能摘下来吗? 有的时候,人真的好难...

  • 我为什么不向人道悲喜

    你的难可以告诉谁? 难即难过、难处、困难、伤心、无奈、无助…… 它们是负面情绪,是人们常说的负能...

  • 带习惯了面具,摘下来容易疼

    带习惯了面具,摘下来容易疼 大一那年,抱着对初入大学的好奇风风火火的参加了一些社团也顺道结识了三两个朋友,大概是有...

  • 十万个为什么(1)

    什么是岁月 我们不想带的面具 再也摘不下来了 就是岁月 什么是死亡 面具好不容易摘下来 但已经面目全非了 就是死亡...

  • 二狗想和世界谈谈(4)

    “戴着面具累吗?” “还行吧……习惯了” “摘下来吧,小心长在连上了” “……” “下次眼眶都红了的时候,就别总是...

  • 十六年后,杨过为什么戴一副面具?

    十六年后的杨过,再次出场为什么要带一个面具呢? 要知道,这里说的面具并不是影视剧中那么浮夸,而是人皮面具,带上去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管理:人们常说,面具带上去容易,摘下来难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ii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