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与魏晋风度

作者: 舟远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02:50 被阅读0次

      《礼记》中曾说:“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词语更是浩如烟海。有的时候,两种事物之间经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但毕竟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应当加以辨析。魏晋风骨和魏晋风度便容易让人引起误会。

    一、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包括清谈、饮酒等活动。

    1.清谈

      清谈最早出现在汉朝末期,当时的文人仕宦们聚集在一起,臧否人物,流议时政,称之为“清议”。

    ①汉末的“清议”中涉及更多的是谈论人物、时局,有着一定的激浊扬清的作用,

      往往对统治阶级制定政策和士族阶级日常交往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不乏有人通过清议进行诽谤,甚至通过清议控制舆论导向的事。而当时清议的爱好者又以太学生为主,所以这就使太学生成为了汉末一股不小的舆论力量。

      清议的发展形成了太学生看似成为了与宦官阶层分庭抗礼的局面。实际上,当时宦官阶层的力量要远比太学生强大得多。但是太学生的影响力在日益增强,这就引起了宦官阶层的恐惧。

      他们的恐惧是有原因的,士大夫等反宦官势力与其发生两次激烈的党政,最终都以反宦官势力的失败告终,但是毕竟动摇了宦官乱政的局面。这被称之为“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时宦官迅速采取手段,排除异己,首当其中的便是太学生。在“党锢之祸”时,身为太学生的“领袖”之一的李膺下狱,遭到免职。最终被拷打至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陈蕃在当时社会影响力已经不小了,但也因为谋害宦官而被杀害。可见,太学生在当时力量还比较弱小,空有理想理论,无法改变宦官乱政的局面。

      综上所述,清议对纠正事情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爱好者力量较弱,优点无法明显体现。

    ②魏晋时期的“清谈”涉及更多的是玄学,例如内圣外王、形而上学之类的哲理。所以“清谈”又被称之为“谈玄”。他们主要谈论、研究的三部著作被称之为“三玄”,包括《周易》、《老子》和《庄子》。他们沉迷于对三玄的讨论之中,往往以对三玄的理解是否透彻作为是否受到尊重的标杆之一。如《世说新语》中“文学第四”的第五十五则中“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谢安因为对《老子》分析透彻、令人信服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何晏与王弼是魏晋清谈的先驱,竹林七贤将其发扬光大。王衍、乐广更是将其推向了高潮。清谈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支循、康僧渊等僧人的加入,使其掺入了佛教是理论。

      清谈一般分为宾主双方。第一步,谈主设立论题,加以解释说明,称为“通”。之后再由宾就此进行反驳、诘难,称为“难”。当然,也可以由谈主一人完成“通”和“难”。在清谈时,人们往往手持麈尾。由于只有善于清谈的名士才有手持麈尾的资格,所以麈尾又成为了名士身份的标志。人们在沉迷清谈时,甚至会互掷麈尾,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闲。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孙安国与殷浩清谈,沉迷其中以至于甩动麈尾,忘记了吃饭。

      在家国危机之时,士大夫中有一批落魄人士,他们空怀赤诚的报国热情,却无法为祖国效力,只好在清谈中表现出来。但是,清谈毕竟只是空乏的谈论,无法改变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的局面,甚至使人们逃避现实、不思进取,是消极的。清谈与实干相结合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如谢安。他本人热爱清谈,当王羲之拿大禹、周文王的事迹强调清谈不合时宜时,谢安则举了商鞅的例子说明亡国之错不在于清谈,而在与人。谢安在热爱清谈的同时,迎击前秦苻坚,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综上所述,清谈是清议的发展,但是因为爱好者的误解导致了消极的作用。

    2.饮酒

      人们往往通过饮酒来表达自己放浪形骸、蔑视礼法的态度。可以说,除了清谈以外,饮酒是名士追求放浪不羁的重要途径,甚至到了毫无节制的程度。刘伶因为喝酒伤了身体,他的妻子劝阻他,他却说“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出自《世说新语·》中任诞第二十三“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当收成不好时,孔群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吃不上饭的问题,而是没有粮食酿酒。他说:“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曲糵事。”

      刘伶曾经写了一篇《酒德颂》,寄托了自己超脱世俗、蔑视礼法的态度。文中的“大人”唯酒是务,不知其余,这不正是刘伶自身的写照吗?

      为什么饮酒会在魏晋时期盛行?原因有四:

    ①纵情享乐。魏晋时期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十分常见。刘伶是最著名的酒鬼,我便列举了他生活的时期所发生的天灾人祸。

    刘伶出生于(约)221年,逝于(约)300年。

    222年,“冀州大蝗,饥”。

    223年,“大水”

    228年,“大旱。”

    231年,“自(去年)十月不雨,至于是月(三月)。”

    234年,“大疫。”“洛阳地震。”

    237年,“京都地震。”“冀、兖、徐、豫大水”

    240年,“春,旱。”“冬,吴饥。”

    ......

    275年,“大疫,洛阳死者以万数。”

    277年,“七州大水。”

    ......

    295年,“六州大水。”

    296年,“关中饥、疫。”

    297年,“雍、秦二州大旱。”

    298年,“荆、豫、徐、扬、冀五州大水。”

    299年,“时天下饥馑,百姓饿死。”

      由于战乱频发,故不一一列举,资料出自《资治通鉴》(见备注)

      可见,在刘伶所生活的时代,生命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当时人们也感觉到生命脆弱,在《古诗十九首》中有大量相关诗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生命的脆弱使人们思想消极,要求避世,向往“桃花源”一样的生活。生命的无常使人们要求及时享乐,享乐的途径之一便是饮酒。饮酒使人们麻痹自己,暂时忘却现世的烦忧。

    ②惧祸避世。魏晋时期权力更迭十分频繁,人们为了保全自己,不卷入政治的洪流中,往往会选择逃避,或者用饮酒来表达自己不过问政治。

    ③表现名士风度。

    ④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魏晋时期玄学兴盛,人们往往会去追求物我两忘,以饮酒作为途径。

    3.综述

      综上所述,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们所特有的放浪形骸、任诞简傲的行为风格。

    二、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又被称为建安风骨,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诗人往往在诗篇中描写魏晋时期的战乱和天灾给人们造成的影响,,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是一个文学流派。

    备注:由于在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十个年轻人为了躲避佛罗伦萨的瘟疫而隐居,所以史学界中有人认为魏晋时期的隐士也可能为了躲避瘟疫而隐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风骨与魏晋风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q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