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由清朝乾隆年间的文人沈复写的记录与妻子陈芸生活点滴的小书,今日却再次成为畅销书,这多少让人有些感慨:此去经年彼岸花开,站在现世再看几百年前的沈复,他的生活、爱情和生命,如黄粱一梦,如白驹过隙,苍茫中有些伤感,伤感里带了点倔强。
整个作品像是一个西洋镜,从中印象出的是沈复夫妻的日常。每个人都在谈论,每个人都在争辩,在各自为政的理由中抗争,只想求得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答案,但实际却只能求得个各自认定的心安理得。
当人们在讴歌这样一段爱情,着迷于陈芸这样可爱的妻子,沉醉在字里行间的时候,心底泛起了困惑,这人世间人们为之生为之死的情爱,究竟是什么?顶多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伴侣。
写感情难,难在情愫自定,无人能理解;写生活难,难在生活自定,旁人无法插手。但是这本小书却颇有趣味地记录着,描绘着......
1.
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絮絮叨叨,叫做念旧情;一个男人不忘旧情随即又开始新生活,叫做坦然面对;一个男人对看似惨淡的生活趣味盎然,叫做有情趣生分;一个男人对共度日月的珍惜那就是稀世少有的珍品——一个略显消瘦的高个子男子,长袍着身,面向东而立,眼前一片迷雾,这是作者给我的最初的白描像。
此生遇见一个生命中彼此情投意合的人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读前半段的时候,对沈复夫妻间的举案齐眉怦然心动,你想喝酒,有人给你暖壶;你想作诗,有人会添画;夫复何求?读到后半段的时候,则只看一家人支离破碎,一双儿女命如浮萍,四处散落,凄凉无比。
爱应该是圆满的,这头低落了,必然有那一头成为了高潮。曾天真地以为,一个没有血缘的人全凭着一股叫做爱情的东西,对一辈子进行维系,这样的合同太过于简单,但是交织在一起了后,却发现这是维系着各自生命体的一条脐带,通过这个通向各自人生。夫妻间由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的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和血肉、情感、人生的交融,所以,婚姻才会有这样的隆重的仪式,才会让人心生敬畏,才会让人想要转身时候会进退维谷。
2.
看完了沈复和陈芸的一辈子。
最为动容的一段是是沈复刻了两枚“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印章,自己拿了阳文印,陈芸拿了阴文印,作为往来书信盖章之用,在文艺范十足的作法中却几近看到了他们当时笃厚的情深;最为泪湿的一段是沈复夫妇悄然离家,他背着陈芸一路走,惊醒了熟睡中的儿子,含泪告别,一别即是永别......
陈芸在她有限的认知里把能够做的做到了极限,甚至暗中为沈复挑选妾室,最后因为失欢于公婆,受逐于家庭,病逝于他乡。
陈芸这么一个可爱的人儿,爱情成全了她,生活却没有带给她圆满。沈复对于她的感情,来自志趣相投,来自体谅关照,全然凭借“布衣饭菜可乐终身”情怀,哪怕他对生活充满了无力感,却在人世间沉沦,仍可以得意地享受美好的感情和没有负担的生活。而生活给予了她贫困,疾病,不周全......
可是,她多么想要生活给予人生圆满,心疼这个女子。
3.
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借着主角的经历一遍遍地看着活着的生命的轮转,在他们的经历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抵抗的、接受的、遗憾的.....陈芸是幸福的,在旷世持久的年月里有人惦念着她的好。她也是无辜的,命运的手随意一挥,她的人生就大逆转,世间的各色侵杂,生命渐失血色。 但喜欢这类女子,在处理感情上不拖泥带水,不娇柔做作,大气而无畏。
这本书不是鸡汤,而是寄托思想的引子,更是治愈人间情欲爱恨的一帖方子。如茶,淡如水,如水,却有茶的清香。
生是死之前的一种短暂弥留,死是生之后的长久安定。若时间可以停驻,定要剪辑最美一段;若空间可以常驻,定要徜徉在文字间赚取活着的意义。世间应该还有这么些可爱的人们,对生活充满着爱,对事充满着善,对你充满着眷顾,愿意一日日地重复而简单地过活,愿意在鸡飞狗跳的时候陪你剑拔弩张,愿意在日常琐事中心平气和地应对......
做梦如何?多梦几次如何?梦醒之前,用余生赚取人生的丰盛,无憾!
;
网友评论
《二三趣》
在网易云里面搜。
是《浮生六记》专辑里面的歌曲,很好听的,你听完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