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3)

作者: 空谷孤松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07:38 被阅读138次

老张妻子读着家里的来信,眼睛里闪着泪花。

她从小就生长在东北重镇沈阳市里,是家中的长女,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是沈阳机床厂里的一个车间主任,技术上的一把好手,生性耿直脾气暴躁,在家里绝对是他说了算,母亲是街道针织厂里的工人,知书达理温婉贤淑。

她从小就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优异,高中就上了相当于现在全市重点中学的沈阳女子中学,后来又以高分考入了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街坊邻居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全家也为之而骄傲。

她完全继承了她父亲东北汉子的遗传,她一米七十五的个头,一百七十五的体重,齐耳短发,大嗓门急脾气,刚正不阿,和老张性格脾气绝然相反。

她儿子上初中时,有一次作业马虎潦草,被民办教师出身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里,指着鼻子骂道:你父母这么聪明怎么生出你这个儿子?有明显的挖苦讽刺的味道。有好事者告知了她,她气冲冲地找到儿子班主任的办公室,对着班主任说:我儿子有什么不对你尽管骂,打也可以!但请你别牵涉到父母。我夫妻聪明不聪明,都是进过大学门的,而且是吉林大学毕业的,这就是证明。说吧扬长而去。

还有一次,课间操结束后学生跑步进教室,她带班的学生有些散漫不整齐。老校长叫停后准备训话,她过来冲着学生说,你们回教室准备上课。对着校长说,有什么事跟我说,别影响学生上课!校长惊呆了!一时不知说什么,讷讷地说:我对你没什么意见啊!她说:这是工作,别扯私交,班级纪律我会整顿好的!我要去上课了!操场上的同事们看得目瞪口呆,为她的有礼有节勇于担当的个性情怀所折服,一时校园里传为美谈,赞赏她那种女汉子的豪气。

老张转到她的身后,默默地两手揉着她的双肩。他知道她不是为了和他草草结婚而伤感,也不是为了流落到这个孤岛而伤心,她是为辜负了家里对她的殷切期望而痛苦,但个人的命运又怎能摆脱社会的摆布呢?!老张何尝不是遭受了同样的折磨呢?老张拉起妻子的手,走吧,我们到海边去走走。

婚后的第一个暑假,老张携妻子去了沈阳,第一次见到了岳父母小舅子俩小姨子。

老爷子虽然为大女儿擅自结婚干发了一通火,但也鞭长莫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何况是什么年代了,还要恪守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吗?见到女婿虽然没有东北汉子的豪气干云,但是彬彬有礼温尔文雅,甚是喜欢。

母亲不仅对女婿称心满意,而且第一个知道女儿有喜了,和大女儿关在房间里唠个没完,千叮咛万嘱咐听得她都烦了。不说到她嫌烦,那就不是她母亲了,估计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

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又是结婚时家里没办喜酒,于是,免不了请上亲戚朋友近邻,摆上几桌庆祝一番。

在沈阳,拜访了几个沈阳市里的大学同学,分在工厂里的同学生产不忙,活不多,主要是政治学习,一会儿批判资产阶级法权,一会儿反击右倾翻案风,不停地折腾着。

一个暑假,老张夫妇在岳父母家里过得既温馨又充实,亲情友情如甘泉一样滋润着他俩干涸的心田,又像清风吹过,拂去了阵阵燥热。(待续)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3)

相关文章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3)

    老张妻子读着家里的来信,眼睛里闪着泪花。 她从小就生长在东北重镇沈阳市里,是家中的长女,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7)

    老张一家三口在小岛上过着平凡而恬静的生活,光阴荏苒,不觉儿子下学期要六年级了。 可是,老张的平静生...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8)

    小岛上就一个卫生院,在乡政府所在地,就在学校旁边。老张望着昏迷不醒的小强心急如焚,是责任心和义不容辞的使命...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1)

    内容概要:老张为了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做一个电气工程师,考取了吉林大学自动化专业。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彻底改变了他的...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9)

    校长马上挂通了轮船码头值班室的电话,得到了明天开往大长山县城的轮船是九点钟。因为这种轮船码头不是浮动的,必...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2)

    02. 七零年底,来到小岛后的半年,老张与和他一起来到小岛,风雨同舟,相依为命的大学同班同学苗苗结婚了。 趁放寒假...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4)

    愉快的暑假过去了。老张夫妇回到了小长山孤岛,重新开始了单调的学校生活,但心里多了一分期待,期待着小生命的到来。 老...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5)

    6老张从小生长在浦东农村,农村里的男孩都会捞鱼摸虾,初识水性。老张也是这样,一般的沟河池塘是淹不死他的,但这大海里...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6)

    寒来暑往,不觉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老张夫妇按计划,做好学期结束工作后,搭乘一天就一班的开往长海县城大长山岛的轮船...

  • 【纪实文学】同事老张(15)

    调往海门,作为次优方案,老张夫妇无奈地接受了。伯春说,他和人事局长、教育局长都联系过,都说没问题。老张心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实文学】同事老张(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bf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