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学生(读书笔记)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8-02-11 07:27 被阅读268次

      有记者就教育敏感问题来访,见我婉拒,就发了点感慨,说几次采访 都不顺利,请老师体谅记者工作的苦处。我不同意她的说法。我认为许多记者根本不懂教育的意义,在他们的眼中,教育仅仅是一种行业。他们总是不顺学生的成长需要,也不愿意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最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往往只顾新闻效应,对学生的精神成长甚或生命不负责任。这位记者说,报社总编辑曾让她去省招办通过关系把全省重点中学高考排名情况搞来,准备在报上刊登。老总说,做一回独家新闻,肯定有轰动效应。我对记者说,你们报纸有话语霸权,也有很多方便,然而没有文化精神,缺乏新闻道德,比如以你家总编的这个“金点子”他就不配称“报人”。----教育改革遇到的困难,有很多就是这些不负责任的传媒制造的麻烦。全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和传媒的推波助澜有直接的关系。

    离高考仅仅剩下3天了,这是高三学生最紧张的时候,教师知道这几天学生最需要的是心理平静。学生在此时有任何困难,我们都全力以赴的去解决。而此时捣乱的往往又是新闻界。有家报纸就在这一天指名道姓地报道说,某校有七八个学生受不了压力,准备“临阵脱逃”。---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立刻传遍全市。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记者不管。他认为他得到的是新闻,至于会给考生造成什么样心理压力,根本不在他心上,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一位记者说,一个不懂教育、缺乏人性的新闻记者,他的作用和杀人犯差不多。

    记者不解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我说,在教育问题上,没有小事,一切都关乎下一代的成长。一些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事,在学校里有可能诱发难以想象的后果。我举一个例子。某次我们在对一本论文专辑作最后校队时,发现一位学生有部分内容是抄袭的(在这里不具体说了)如果在平时,我们会抽去这篇文章,同时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可是这一次情况不同,因为此时距离高考仅有四五十天,而该生本人也看过这份校样了。如果采取行动,有可能会强烈刺激这位学生,使她的事暴露在全年级面前,影响她的高考,从而影响她的未来。但是如果照原计划编发这本专辑,我们将承担编辑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不撤下这篇文章---尽管我们会因此而遭到非议,但是一个孩子能比较顺利地通过人生关口,进入高校学习,能在以后的学习阶段改正缺点,这样做是“合算”的。为了保护一个孩子,教师就这样做出了牺牲。现在每天看各类报纸,都会发现一些不符合教育教学原则的新闻,也许编辑记者会说“这些新闻没有违法”“读者或观众有权知道”但是它完全由可能给教育造成极大的伤害,我认为传媒要更多地想到青少年的成长,无论如何不要以那些堂皇的理由去做有损于学生心灵的事情。文明国家的许多法规,都注重对青少年成长的保护,对新闻媒体做出比较多的限制。

      教育上没有小事。校园里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实际的教育行为。教师直接和学生接触,事无巨细,都可能是榜样,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上的做法,也会成为实际教育内容,因为不可不慎。有中学校长介绍,他们的校名是请本省的一位书法家题写的,每个字八千元,化了十多万元,至今老师们一说起这件事就骂,既骂书法家心黑,也骂校长糟蹋公款(我觉得骂未必有效果,关键是能不能在公款被糟蹋前就骂倒校长的决定)。本来是为了让校园有点文化气氛的,不曾想现在一提到这十几个字,便是一片埋怨。更糟糕的事每届学生一进校就知道这十几个字的价钱,学生对书法家的拼命搞钱极为不屑,他并不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财富”以他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甚至会对传统文化做出消极判断,认为那不过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他也可能对公款使用产生一种错误判断,认为那是可以随便一下的东西。也有与此相反的例子。某省教育大厦落成,征集无偿题名,最后中选的事一位小学生的字。又有中央级大报,从报名,到报社的招牌,信封信笺,选用的都是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字。两相比较,孰优孰劣,不言自明。我不知道那些花了十几万去买字的校长眼镜里为什么没有学生?

    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课堂仅仅是一部分,学生在校的全部活动,都可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有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的经历,说为了一份证明,先后跑了学校的三四个处室,向五六位教师问好,打听手续,只有一位教师回答“你好”其他人“个忙个的,各玩各的,各说各的”让她感到作为一个学生的卑微。有学生议论,在食堂,同样花了5元钱,教师的饭菜比他多,学校干部的饭菜是既多又好,吃不完,竟然还倒掉。----我们的学生,在他少年的时候,就在学校中目睹缺乏尊重,缺乏平等,近于野蛮的种种现象,这对他的成长,对他的一生的价值观,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读后感:现在学校对几类人是比较反感的,上级领导,报社记者,不讲理的学生家长。上级领导一般都是要来搞检查的,要是检查不合格那是吃不了兜着走的,直接与你的奖金绩效挂钩的。随便什么部门都有权力来指手画脚的,搞得学校成了“社会文明的窗口”。报社记者一般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现在关于学校的正面的报道少的可怜,负面的报道层出不穷,这些媒体恨不得把老师搞的臭名远扬,把学校整的民不聊生才好。把学校成了转移社会矛盾的重要的主阵地。不讲道理的学生家长也让人头疼,闹出事情来,最后倒霉的还是学校。所以学校的地位之低可见一斑,可能重点学校要好多了,我讲的这些一般都是非重点,是无关紧要的。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要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因为习惯成自然了。其实没必要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至今的学校教育的东西还是在一个辩证的阶段,谁敢说已经完全把学校教育的所有的内容都已经研究透彻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还是需要一个有自我成长需求的愿望,毕竟工作不完全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如果把它当成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过程,那么我们能不能让这个经历更加有意思呢?让这种体验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样也许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细雨蒙蒙A:读书笔记拜读,深刻到位,支持老师的观点!
        161f09651b9e:@细语蒙蒙 谢谢!
      • ee9540f5ae90:我认为学生的教育并不是成绩单,应该注重品性的教养,爱国思想的灌输,做人的基本原则。
        差点忘了“您是一位好老师”
      • 长亭外的夏小乔:晚上好,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长亭外的夏小乔:@九月飞飞1979 不客气啦,晚安,朋友,做个好梦。🌙✨✨✨✨✨
        161f09651b9e:@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同好!
      • 拂柳低吟:老师对学生的深爱流露笔端。学生的心灵深处需要每个教育者呵护。
      • 孙国飞扬:写得很深刻
      • 淡之:经常听到新闻里报道有关教育的话题,却真的很少对教育有帮助的!
        淡之:@海燕麦萌 是呀,却不会管对社会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海燕麦萌:@淡之 是的。很多记着只是为了完成工作,有业绩!

      本文标题:一切为学生(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k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