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简书面面观书法
篆书临习周记(4.6~4.19)

篆书临习周记(4.6~4.19)

作者: 拉玛西亚x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21:44 被阅读4次

此次,小编临习的是《峄山刻石》,是后世将笔画基本补充完善的复刻原拓印修整版本。学习篆书,以李斯、李阳冰之篆书入手,先学习严谨规矩,掌握中锋运笔,了解篆书的文字及其写法,再临习清代篆书。

之前临习了李阳冰的《千字文》主要是个了解、熟悉篆书的过程。关于李斯的篆书,是有些争议的,有很多历史学者认为非李斯,或者非李斯一人所书,但是这些不影响我们通过这些秦代的刻石来学习篆书。从《峄山刻石》开始,也是因为所留字数较为多,而且有很多后人补充完善的版本。

《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峄亦作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九年东巡登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丞相李斯等诵秦德而立,为始皇刻石之始。此刻石已经久佚。唐《封演闻见记》中记载,石为北魏太武帝推倒,邑人火焚。杜甫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可知唐代即有摹本,后世所传,乃宋淳化四年(公元九九三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者,世称《长安本》。此后以此本翻刻者甚多。明陈思孝评《峄山碑》翻刻次第以长安第一,绍兴第二,浦江郑氏第三,应元府学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邹县第七。

《长安本》:“群臣从者,感思攸长”之“攸”字中竖作两笔,它本虽以长安本出,但皆作一笔。清杨守敬跋《长安本》:“笔画圆劲,古意毕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具肖,所谓下真迹一等。故陈思孝论为翻本第一,良不诬也。”

但是,和《泰山刻石》比较,《峄山碑》之字略宽,笔画稍显瘦硬,个别字的篆法不符合秦代篆书写法。然由于字数齐全,字形完整,对后世学篆者影响很大,唐代李阳冰之“铁线篆”即从此碑出。

《峄山刻石》正面、左侧的碑文为: “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背面的碑文为: “皇帝日:'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 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日:‘可。’”全部石刻222字。

​小编的书写是从右至左,从上至下。

相关文章

  • 篆书临习周记(4.6~4.19)

    此次,小编临习的是《峄山刻石》,是后世将笔画基本补充完善的复刻原拓印修整版本。学习篆书,以李斯、李阳冰之篆书入手,...

  • 小编篆书临习周记(4.20~4.26)

    本周的篆书小作品是元代王冕的《墨梅》。 本周的临习为《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亦称《封泰山碑》。秦始皇于公元前二...

  • 篆书临习2020.9.3

    王维 《山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 清越轩习书【临习《曹全碑》《石鼓文》】

    小长假上班第一天,天气延续假期的晴好,只是空气质量欠佳。 今天继续临习隶书和篆书。篆书写了一周,发...

  • 吴昌硕篆书临习2020.7.26

    2020.7.26阴,周日。

  • 吴昌硕篆书临习2020.7.27

    2020.7.27晴,周一。

  • 篆刻周记(3.16~3.22)

    先补上昨天篆书周记中的小编自书篆书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五绝《独坐敬亭山》 篆刻这周临刻了一方汉粗白文印“军曲侯印...

  • 习字2020.7.13

    2020.7.13,晴,周一。今天中考第一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继续临习隶书,篆书!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

  • 洗线庐之紫陌习篆(二十一)

    临王福庵篆书阮籍咏怀诗一首,准备留给女儿。 前后临习三次,还没有最满意的。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

  • 年终不总结,仿佛虚度光阴

    今天,想倒带回去看看这一年都在干什么,经历了什么。 一月,跟随释玄老师学习篆书,临习《崔子玉座右铭》。一月底篆书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篆书临习周记(4.6~4.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kl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