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精品文苑读书让生活美好散文
你能够与我一起笑看 ——读史铁生散文集《病隙碎笔》有感

你能够与我一起笑看 ——读史铁生散文集《病隙碎笔》有感

作者: 雅痞鲜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19:05 被阅读122次

        2016年末,历经几次断断续续地阅读,我终于合上了史铁生的这本散文集《病隙碎笔》。当我阅读完书中最后一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解脱感。我无法想象,史铁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是如何忍着病痛,利用常人无法想象的间隙时间完成这本誉为史铁生“生命笔记”的写作工作。

                              一

        史铁生曾经说过“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就是这样一个残疾的业余作家却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出了当代最重要的散文之一《我与地坛》。这篇曾经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散文不知感动了多少曾经迷茫的人们。我曾经拜读过这本当代重要的散文集《我与地坛》。文字里关于生死、命运、母亲的追问和求索就已经显示出史铁生对于哲学的终极叩问。而这本《病隙碎笔》更是将这种追问、反思、抗争、批判进行到底。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经典散文《我与地坛》,已然上升到了形而上哲学、宗教、信仰的层面。

                              二

        这部被文艺评论家誉为“史铁生最具灵性的生命笔记”共有六章。每一个章节分别追思不同的哲学话题。书中涉及命运、生死、艺术、苦难、信仰、宗教等。作者很谦虚地把自己的文字称为碎笔,但文字各段呈现出的逻辑性却非常严密。这本散文集涉及领域之广、文字生动却不失深刻。当读者在阅读时,我们会不时地惊叹史铁生思想的深度和睿智。周国平很喜欢史铁生的散文,他极其推崇史老的信仰和智慧。透过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徜徉。史老认为,“我们太看重白昼,又太忽视黑夜”。这话很值得品味。喧嚣的社会,我们很难能让自己宁静下来。只有黑夜,我们才可以静静冥想。西方推崇忏悔,而古老的东方人却总是不肯反思。我们在黑夜过着所谓的夜生活,而白天却总是处于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的一些话语是可以点醒一些中国人的。说史老的文字形而上可以,说他的文字有现实批判性也行,这就是史铁生散文的魅力。

                             

                            三

        史铁生《我与地坛》已经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这本《病隙碎笔》的第五章更是全篇叩问这个沉重的哲学命题。史老先是艺术地解决了“我”的存在这个很棘手的哲学问题。史老的分类和弗洛伊德的“三我”异曲同工。“我”的存在有“肉身的我”“精神的我”“灵魂的我”。现实中的我们更看重前两个“我”,但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第三个“灵魂的我”,苦难等一切不公平的事情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人肉身消亡了以后,“灵魂的我”会以另外一种形态去实现人生命的价值。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理解这种观点,但《道德经》中的“死而不亡者寿”,说得就是这个相同的道理。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用史老的话掷地有声,“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通往天堂的路有很多,众人更看重找到天堂。其实我们找寻到了自我,我们的存在也就有了意义。追寻的过程就是天堂。“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当我们理解了史老的这句话,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四

        母亲是史铁生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史老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涉及母亲更涉及命运和苦难。周国平的《苦难的精神价值》论述,人生需要创造、需要体验,更需要苦难。史铁生在这本散文集也集中论述有关命运和苦难的话题。作为残疾人的史铁生,作家的独特体验是可以引发他深刻的感悟,但我们在他的文字里却看不到作者任何的抱怨。反而史老透过文字和自己对话,他很达观理性地分析苦难的精神价值。史铁生更是认为“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这爱,不单是友善、慈悲、助人为乐。它根本就是你的福”,这是多么深刻的体悟啊。在文字里,我们看到了史老对爱情的追求,对生命的向往。爱是一种力量,当个人的爱变成所有人的“爱愿”,我们当今社会的信仰危机也就不攻自破了。史老用他哲学的思辨阐述了生命中的一切对立统一,苦难和幸福、残疾和幸福……。剖析角度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人生的轨迹也将有所不同。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我想说,史老的文字更是充满力量的。

                              五

        著名学者梁文道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推荐了史铁生的这部散文集《病隙碎笔》。他选取了史老几段散文中的文字,尤其喜欢史铁生有关写作方面的论述。这一点毋庸置疑,史老的见地的确是深刻的。史铁生提出“写作的零度”。他认为:“文学是一种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灵魂。写作原是由于那辽阔的神秘之呼唤与折磨,所以用笔、用思、用悟去寻找存在的真相。”史老的批判是深刻的。的确我们有很多经典名著都夸大了个人英雄的伟大,却忽视了对对方人格起码的尊重。我们的文学缺少这种近乎零度的描绘,我们缺少一种人道主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小说如此,散文更是如此。史铁生的这部散文集我看到了作家的“真诚”,而不是艺术的“真实”。史老用文字来践行“写作的零度”。

                            六

        我特别喜欢书中唯一的一张插图,史老坐在轮椅上,透出灿烂的笑容。下面的话更是让我会心一笑,“你能够与我一起笑看。”此情此景,我想到了世人敬仰的典范苏子瞻,但此时,我更敬仰这个充满智慧和饱含信仰的史铁生先生。虽然肉体的史铁生已经消失,但精神的史铁生和灵魂的史铁生却依然还在我们身边。正如史老在文中所说的那样,“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可以走到天堂。”我相信,史老这时正在天堂微笑着寻找生命终极的价值。

相关文章

  • 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在我身边已经有10多年,但是我一直没有认真读,因为每每...

  • 你能够与我一起笑看 ——读史铁生散文集《病隙碎笔》有感

    2016年末,历经几次断断续续地阅读,我终于合上了史铁生的这本散文集《病隙碎笔》。当我阅读完书中最后一段文...

  • 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在四运的一角,坐了俩小时,拿着手机翻着很久都没翻过的电子书,翻来翻去最后还是停留在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中。 读史铁...

  • 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人在生病或突然残废的时候总会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琐事,对公众社会态度产生自己的见解,对政治法规产生质疑。不可否认,在这...

  • 像史铁生一样,对待离开

    因为周国平先生的文章里提到了, 于是去看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 “史铁生把他的新作题做《病隙碎笔》,我知道有多么...

  • 高一年级必读书目推荐:

    散文类:《守望的距离》(周国平) 林清玄散文集 张承志《北方的河》 史铁生《病隙碎笔》 梭罗《瓦尔登湖》 小说类:...

  • 病隙碎笔——史铁生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

  • 史铁生《病隙碎笔》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 病隙碎笔 史铁生

    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言语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

  • 《病隙碎笔》 史铁生

    对于宗教信仰神灵之类的话题,我一直保有敬畏之心,但却从未做过任何祈求保佑的行为,不是我不屑,而是真的觉得不好意思。...

网友评论

  • 易水寒过:写得不错!
    易水寒过:@我叫于某某 我也刚写了一篇关于病隙碎笔的感想,欢迎交流!
    雅痞鲜师:@易水寒过 谢谢,互相学习
  • 最后的骑士迷:饱受病魔摧残还能依旧乐观。佩服佩服。在丰富的生活经历下写出的文字才是真实的,富有力量的,带着岁月的味道。是不是找到了自我,就意味着找到了“天堂”?🤔
    雅痞鲜师:@最后的骑士迷 我们本身就是存在的价值。
  • 茶老皮匠:学习一下
    雅痞鲜师:谢谢支持,互相学习。

本文标题:你能够与我一起笑看 ——读史铁生散文集《病隙碎笔》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nv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