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的数字·续

作者: 纯银V | 来源:发表于2015-03-22 20:52 被阅读3017次

    两个星期前,写了篇《不可靠的数字》挖苦产品行业的KPI导向,流传甚广。老朋友说,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会被许多人追捧?答:哪里是追捧,只不过是借我的文字来吐槽他们的经历罢了。

    在这篇文章下面,最多的负面评论是,不用KPI管理,那你怎么管理?意思是提不出建设性意见就别口炮。

    那么,我就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吧。

    1、
    我在原文里写道:“数字是复杂的,数字也是会骗人的,如果不能厘清数字背后错综复杂的门道,简单粗暴地追求数字KPI,结果必然是挖空心思地走偏门,冲KPI”。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分析数字的质量。

    拿自家的产品举例子。游记数会是一个核心KPI吗?或许是的。但是我还得看有效游记数——比如低于32图的都不算有效游记,多半是用户的测试行为,是废游记,而蝉游家的有效游记平均是70图。除了有效游记,还得看精华游记数,这决定了首页的内容质量。这时,对“有效”以及“精华”的审核尺度又成为了新的考量因素。有段时间数据波动很大,一问,发现是审核尺度发生了变化,新标准更合理,但数据会下滑。那么下滑就下滑呗。

    如果我把游记数KPI设为硬性考核标准,就没人愿意上调审核尺度,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在内部也会设置KPI,KPI是一个方向,让我们做事有方向,但因为数字的复杂性,我并不把KPI当作管理目标,而是根据对数据的分析来作业绩判断。简单地看几项数字变化来鉴定做好做坏,这是管理上的偷懒,也是专业性的掉价。

    2、
    有很多业务是很难用数字来衡量的。比如说网媒编辑吧,发稿数?发稿的UV与PV?发稿的互动数?都很扯淡。

    上次有个人在评论里跟我说,你可以分别统计每个编辑发稿的平均阅读时间,再跟外站同一时间段,同类型稿件(比如笔记本评测稿件)的平均阅读时间对比。我当时眼前就是一黑。别说提前半句的技术需求,工程师立刻拔刀砍死我;后半句的数据也是世界各国均无的。

    这位仁兄坚信任何业务都可以找到科学的数据指标,或许能实现,但还得加一个“不计成本”的前提。

    说回正题,互联网产品管理基本上是人治,靠主观印象进行综合评审。靠主管观察,或者自己汇报,把一段时间内值得一提的事情都撸一遍,然后给出考核意见。相比起无厘头的KPI目标,上下级之间的谈心更重要得多。网易有一项制度很好,季度考核评分结果必须与下属面谈,他签字接受,以考核这种严肃的由头来促进管理两端的沟通。

    除了编辑之外,PM、UI设计师、工程师,都适合用综合评审的方式。另一部分运营岗位有可能设计出正导向的数字KPI,因业务而异。

    3、
    以我在互联网行业十多年的经验,“人”比KPI更可靠。

    这里提到的“人”,特指上进心和责任心强,自我期许高的员工。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KPI,指一个他认同的方向,就会披荆斩棘,往往带来惊喜的回报。设置KPI反倒有可能因为数字压力的误导,扰乱了他的步伐。

    当然,这样的人在大公司里是极少的。这也是大公司比创业团队更依赖KPI的原因,得过且过的人多嘛,管起来太累,就用数字粗暴压下去。但从组队的角度,主动的员工越多,团队竞争力就越强。如果招聘不出彩,管理成本的上升也是必然付出的代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优秀创业团队比大公司的产品部门战斗力更强。原因一是愿意加入创业团队的人,个人主动性更强;二是对产品的情感认同度更高;三是人数更少,为了节约成本,几乎没有冗余编制,苛求于每个人充分胜任而不是靠堆人头来完成任务。这样的团队,当然会让管理者省心不少。

    选对人是一件比设好KPI更重要一百倍的事情。一百倍啊一百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可靠的数字·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qg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