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读它的时候还是五年前,当时我对于文学并不了解,读它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名字很有吸引力——让人想起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草如茵的牧场。可真正读后才发现它语言粗俗,并含有情色描写,所以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和它的重逢,让我真的认识了它。霍尔顿告诉我,他又被退学了,这已经是第四次了,他无法面对父母,他十分思念已故的弟弟和活泼开朗的妹妹,他也想问问琴——他青梅竹马的小姑娘,下棋时还会不会把国王放在最后,但那个姑娘,现在却和他的一位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舍友鬼混,他厌弃没有爱情的性爱,但他却和一名妓女在一间房子,他被人骗钱,他去夜店,抽烟,酗酒,过着他最讨厌的生活。他的思想已经超逸绝尘,他希望去一个自由,没有人认识他的田野,他希望自己是聋哑人,偷的浮生半日闲。
他读的是贵族学校,他的老师和同学们信仰金钱,荣誉,他的学校里充满烟酒性,他唯一敬佩的老师在他睡着时骚扰他,他被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所感染,他甚至相信“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他觉得生活一团糟,他决定远离世俗,寻找他的桃花源。他手中的钱已经花光,便偷偷去找他妹妹借钱。就在他打算去远离世俗的时候,他的妹妹执意跟他一起走。她没有办法,便带着妹妹去游乐场。在那天他看到了一种他从未看过的景色。——那是他在学校,夜店,社会都没有看到过的。尽管那天雨很大,淋湿了他的帽子,他的身体,也洗涤了他的灵魂。他告诉我“我险些大叫起来,我心里实在是快乐极了,我老实告诉你说。老天爷,我真希望你也在场。”可惜我没看到,我和他相差了五百年之久。
霍尔顿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由于政治原因,当时的年轻人 十分消极,历史上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杰克的《在路上》为其开山鼻祖。它也是作者本人的一部传记,里面虽然充斥着颓废,混乱,但还有一线救赎——作者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知道会有女人,会有幻象,会有一切;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明珠会交到我手中。” 所以说,尽管身处黑暗,人们依旧寻找光明。
今年出现的“佛系青年”和“垮掉的一代”有异曲同工之妙。“佛系青年”来源于日本,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使他们选择逃避现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一切都保持漠然态度,他们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甚至不谈恋爱。但与“垮掉的一代”不同的是,“佛系青年”过的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他们不追求过多的名利,他们只希望自己简单快乐。
当今社会充满压力,竞争。前阵子在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时代抛弃你从来不和你打招呼。”这是从今年外卖兴起导致方便面销量严重下滑后人们给出了答案。而“自热小火锅”“自热米饭”也异军突起。打败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的书,是全在温柔乡中时间呆长了,自然不愿意跳出去儿。外界早已经重新洗牌。这和习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离不了关系。我们应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并且脚踏实地,这也是“垮掉的一代”所缺少的,也是当今很多人所缺少的,也是我所缺少的。
我和霍尔顿差不多,他是“垮掉的一代”,我是“佛系青年”;他被这次退学,我考上的是三本学院;他最终找到了救赎,我也在救赎自己。我小时候羡慕上大学的人,觉得那很自由,是青春的样子,可我现在上了大学,我并不快乐,我为我的不努力而感到后悔,我到了最好的年龄,去没有成为我最想成为的人。我从前害怕英语,我觉得我记不住,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今年——在得知我的同学们有人大,交大,浙大,中传,浙传,南开后,我便开始学英语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挑战,但在一个月后,我可以读懂VOA的简单英语,事实证明“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每个人的生命中,对我最近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现在的你可能不是你的理想,你现在也可能和霍尔顿一样迷茫,你可能觉得你的人生垮掉了,但你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这样会使你无法和自己的心灵沟通。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那么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以后从来富有朝气,令人耳目一新的氛围中去汲取。
人生随着这个春天的来临,又开始了。
后记:这篇读后感看似在后半部分和本书不符合,但后半部分其实所表达的救赎、希望、挑战和新生活才是次数真的想告诉读者的(个人愚见)。作者并没有写出华尔顿最后的样子,他是否好好读书,是否热爱生活,是否拥有灵魂,我们都不得而知。但从他带妹妹去游乐场的那一章中我们看到,他真正的成为了一个“人”。他心中热火激情仍对生活充满热爱——这是最重要的。或许你对当前生活感到混乱并且对这种生活充满厌倦,感慨“长恨此身非我有”,不如挑战一些新鲜事,读一些新书。当我们寻求变得比现在更好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更好。
这是精神的力量。
你知道灵魂对你有多重要。
网友评论
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朝一日会厚积薄发!
期待成长的脚步,扎扎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