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麦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和朋友的儿子聊起天来,问他学习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好吗。听到这些问题,朋友的儿子竟然哭了起来。
他说父亲从没有这样和自己聊过天,从小到大,他起床时父亲还在睡觉,他上床时父亲还没回家,后来读寄宿学校,他每次跟父亲通话,钱永远是唯一的共同话题,父亲第一句话都是问缺不缺钱,缺钱马上给他打过去。
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心灵的抚养永远比身体的抚养更重要,可是他父亲作了相反的选择,孩子内心非常荒芜。
那天晚上,麦家扮演了一个临时父亲,他为这个小男孩列了一份书单。后来也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他明显感到那些书成了小男孩的朋友,让他的内心变得温暖而有力量。再次碰到小男孩的时候,麦家发现小男孩的原本木讷迟钝的眼神变得明亮有灵气。”
以上是我今天读到的一篇文章当中的片段。
可是,在2017年的《朗读者》节目中,麦家说他儿子已经有三年不跟他说话也不叫他一声爸爸,他与儿子没办法正常交流,在儿子出国读书临行前,他只好在儿子的行囊里装入他写给儿子的一封长信并嘱咐他到了异国之后才可以拆阅。
近日听到的一件事是:父母都是农民,父亲还好打点小牌,脾气也不是很好,可是他们的一个儿子从小读书就不让人操一点儿心,顺利地考上了国内名牌大学,后公派留学,现被高薪聘请回国任职中科院,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已是国家某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了。据传,他对自己平凡的父母充满了感恩,特别孝敬。
而前不久刷屏网络的热点事件是北大留美高材生十二年不回家过年并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而他的父母是那种为子女把心都操碎了的人,可孩子却长久记恨着父母的某些不好。
我所在的教师行业中,有的把别人家孩子教育得特别好自己的孩子也出类拔萃,有的自己是“优秀教师”甚至是响当当的名师,可他们在教育自家孩子方面却显得乏力,也有的自己的工作业绩向来平平但自家孩子一路高歌猛进卓而不群。当然,我没有冒犯任何教师同行的本意,因为我家孩子就很平凡,何况无数事实证明平凡的孩子未必将来就不幸福。
我只是在今天突然地感到很迷惑:究竟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妥当的?
太严厉了不行,春风化雨也未必行;用心陪伴管教未必一定行;放手不管未必一定不行;交流少了不行,交流太多了也不见得行……
我这快要把自己给绕晕了,又想起一句古话来――“一娘生九子,九子不像娘”。在同一个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都各个不一样,遑论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
大概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生命个体吧,每个做父母的也只能凭着“当下”的认知水平跟子女打交道。至于孩子最终会以怎样的姿势成长,是难以预估的,更是不可以去掌控的。所谓原生家庭的环境和教育的力量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怕是也没有定数可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