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记性很差的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胆小,不敢爱了,不敢像小傻逼一样那么那么的去爱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二三件伤心事,扎根在心里,刻意遗忘,但是那份沉重感甚至钝痛感却一直存在。我们觉得我们不应该这么被对待的,那个人辜负了我们的那一份重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9616224/ef57d2a40a509aec.jpg)
但当我读武志红作家的《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时候,突然有了释怀的感觉,这份历久弥新的疼痛感可能也有我自己的一份责任吧。我们都想做好人,并用自己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最重要的人,但是我们这个所谓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没有问题的吗?
我们使用“好的方式”的时候,有一个隐藏的逻辑——我对你好,你应当给予我回报。用普通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诱导;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种诱导便是投射。越执着,这种心理状态就会越强烈,如果对方不这么做,他便会严重焦虑,认为对方不爱他。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9616224/224614f7a1915121.jpg)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游戏里的人,会比普通人更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在这份关系中,他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对方,而是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
不巧,自己就有过这样的心理状态。我拼命的给予,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我的安全感。我付出如此之多,总归可以换回你同样的对待吧。不巧,对方不可能每次都如人所愿,于是我感到失望,感到自己只是单方面的付出者,对这一段感情多有抱怨。久而久之,便心灰意冷,不愿再去用真心换真心了。
可是,你瞧,这一段故事里,有多少成分是我自己意淫脑补的呢?我以为自己身边空无一人,我把自己缩在角落,我觉得自己冰冷极了。可是当现在的我睁大眼睛,咧开嘴笑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她们都还在,她们没有因为我的任性也好不联系也好,而离开我。当我发一句“在吗?”总会秒回“楚楚,怎么啦?”
她们都在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密码,不要总是指望别人来按你的密码,学着去理解别人的密码吧。或许这时,你会觉得连食堂的阿姨、大门口的保安、楼下的猫都悄悄爱着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9616224/7966049eeccf31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