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理解一个新东西、新理念,最简单直观的方式是为这个东西找一个参照系,这样一说就明白。而参照系很可能就是一个极端的反面对比,类似于“反义词”。而这样的思维方式进入了抽象中,就出了很多相对的概念,但它们大都是不合逻辑的——相对黑的是白,相对苦的是甜,相对善的是恶……诸如此类,我们耳熟能详,也容易接受,但真要在现实中运用,那问题就大了去了。
比如一锅汤,出问题了,苦了,你放甜的糖可以吗?当然不行!应该想办法让汤“不苦”,加水稀释,设法过滤,吸味道……这些“不苦”的方案才是真实可行的。
这样的逻辑问题很容易犯,就是试图用一种确定的反面来否定正面。其实,好的反面不一定是坏,也可以是无知;善的反面不一定是恶,也可以是麻木;成功的反面更不只有失败,还可能是平庸和懒惰……丰富的世界有很多面,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而已。毕竟,有很多面的复杂,既不好理解,又不好适应,尤其没有确定性可言,这对所有热衷评价和评论的人而言会是极其难受的——评价和评论就像奥卡姆剃刀一样,将很多事都简化了,也让人脱离了现实。
而最好的认识复杂,可以从逻辑开始训练,先学会认识真实的反面——黑的反面是不黑,好的反面是不好……像这样,学会推演出各种可能性,这样,人的内心可以稳很多,可以不被感情挟持,保持理性的克制。
201903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