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妈,你头发炸毛了,但我依然爱你
同事的儿子快六岁了,是个小话唠,从小就爱唠叨个没完。刚会说话那会,话还说不利落呢,就老吧唧吧唧说个不停。每次跟爸爸妈妈出门,只要碰到叔叔阿姨,甭管认识不认识,都能跟别人说上好一会。同事说,问题是,他说半天,人家听不懂啊,好尴尬。
为这事,同事批评了他好多次,但孩子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依然是在家,“管”父母,在外,“管”别人,反正看到啥都要说上一嘴,同事为此心烦不已。
这天,同事让小家伙去做作业,小家伙在沙发上玩得正嗨呢,哪听得进去,同事连续说了好几遍,孩子都像没事人似的,该玩玩,一边玩还一边自言自语说个不停。同事一下子怒火中烧,朝孩子大吼道:“你怎么那么不听话!是不是想气死我?!”在妈妈的怒吼声中,孩子停止了玩闹,呆呆地站在那里,惊恐地盯着同事看了半天之后,突然用小胖手指着同事的脑袋,弱弱地说:“妈妈,你的头发炸毛了。”听孩子这么一说,同事慢慢冷静了下来。她自知不应该情绪失控,更不应该小题大做。想跟孩子道歉,但面子上挂不住,于是悻悻地到厨房忙活去了。
本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谁知过了一会,小家伙跑到她身边,抱着她说:“妈妈,虽然你刚刚对我大吼大叫,但我还是很爱你的,我不想你死,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同事说,她总以为孩子平时大大咧咧,没想到自己发怒的时候,他能看到自己的头发炸毛,可见平时看起来再无所谓的孩子,其实都是敏感脆弱的。她平时只觉得儿子不听话,尽惹自己生气了,但没想到他还有这么细腻柔情的一面,即便她用那么恶劣的语气对他,他不但不计较,还能说出那么温情的话安慰。
是的,孩子远比想象中更爱我们,他们包容我们的缺点,不跟我们记仇,即便我们恶语相向,他们依然深深爱着我们。
2
妈妈不会做饭,但做的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做饭这件事,我的确不擅长。小时候基本都是住校,没有机会学;结婚之后,老公包办,懒得学。直到有娃之后,心想着万一老公出差了,娃在家连个饭都吃不上,实在愧为人母,才开始慢慢学着做。
大多时候,我都是照着app现学现卖。偶尔有时候,我也会心血来潮,自己发明创造一下,想搞几个特色菜啥的,但最后都是差强人意,色香味俱无。
受打击的次数太多,我干脆破罐子破摔,压根不做了,把做饭的活全扔给了老公。
这天,老公又出差。看着天色渐晚,围着我嗷嗷待哺的俩娃,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上。
我既想给孩子们加强有营养,但又不知该从哪下手。实在没有头绪啊,笨手笨脚地在厨房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搞定食材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时针指向了七点。
孩子们一开始每隔几分钟就往厨房跑一趟,问我饭菜做得怎么样了。到后来看我手忙脚乱的样子,倒是变得淡定了,一边跟我说着别着急,还不饿之类的话,一边当我的小帮手。他们耐心等待的样子,让我很是感动。
在孩子们的协助下,又过了一个小时,三盘菜终于勉强出锅:胡萝卜太干了,猪蹄汤太咸了,土豆烧焦了。反正没一样看起来是满意的,我内心郁闷至极。
我满怀愧疚地把菜端上桌,孩子们则欢快地帮我拿碗筷、盛饭。我忐忑不安地看着他俩说:“妈妈的水平不行,菜没炒好,你们将就吃吧。”闺女听我这么一说,连忙夹了块胡萝卜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妈妈做的菜最好吃了,我最喜欢吃。”随后又夹了土豆、猪蹄尝了尝,同样对我赞不绝口,弟弟也如是效仿,让我倍感温暖。
向来挑食的俩娃,这天晚上,自觉把我做的菜全部解决掉了。最后还不忘对我说:“妈妈真棒!以后还要做饭给我们吃哦。”那天,我融化在孩子们的甜言蜜语中,挫败感也因此消失得无影无踪,还燃起了研究厨艺的斗志。
现在想来,那时候我的厨艺确实是不可恭维的,但是每每我做饭,孩子们总是把饭菜一扫而光,用实际行动支持、鼓励我,这种给力的举动,给了我无限动力。
孩子懂得我们的辛苦,包容我们的缺点,不挑剔,不抱怨,即便我们做得不好,他们依然认为我们是最棒的人。
3
妈妈,你说累了,先喝杯水再继续
随着暑假的到来,闺女开始放飞自我。起初我没有在意,想着压抑了一个学期,那就让她先痛痛快快地玩会吧。
但是10多天过去了,我看她疯狂依旧,还没有一点要做作业的意思啊。我终于按耐不住了。
这天,我提醒闺女玩得差不多,该做作业了。闺女态度特别好,听我说完,就赶紧补作业去了,还时不时向我汇报进度情况。
我惊讶于她的神速,趁她休息的时候,随手翻了一下她的作业。这一看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老师让写阅读心得体会,她连文章都没看,就直接把每篇文章后面的名师讲评抄上当作阅读心得了。
我把闺女叫过来,噼里啪啦地就是一顿教训,涉及到“抄袭”等原则问题,我从不含糊。闺女一开始屏住呼吸,紧张地听着我说,后来看我脸色越来越难看,情绪也越发激动,终于忍不住了,说:“妈妈,你说累了,先喝杯水再继续。我知道错了,您别生气,我马上全部重写。”说着快速端了杯水放我面前,然后用了个新本子开始从头写起。
看着闺女殷勤的样子,我心头一动,批评的话语再也说不出来。
闺女总是怕我生气,每次我生气她都会先服软、认错。我曾问闺女为什么怕妈妈生气,她说:“因为生气对身体不好,妈妈会老得快”。孩子的心思总是那么单纯,单纯得让我们心疼,让我们自惭形秽。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这,要求孩子那,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希望他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却很少问那是否是他们喜欢的。
孩子不会拿我们和别人的父母比较,无论我们是富有还是贫穷,脾气好还是坏,他们一如既往爱着我们。当我们在意那些虚名时,孩子只关心我们是不是真的好。
去掉了功利心,才能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节奏,作为家长,我们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紧跟孩子的进度节奏,既不能只盯着孩子的短板焦虑,也不能拔苗助长以牺牲孩子的长远发展来寻得暂时的安慰。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不是木匠做桌子,而是园丁种花,是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个自由、安全、温暖的环境,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被塑造成某种特定的样子。
当我们真正用心倾听、理解孩子,跟他们享受生活点滴,共同创造惊喜,我们也在向他们传递这样的信念:
生命有限,但是足够我们活得精彩、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