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第一号政治身份,杨修非死不可

作者: 余远环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6:15 被阅读0次

    01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可能为了突出司马懿和曹操,把大才子杨修描得那么轻浮,其实这样反而贬低了他们两人。

    政治上的敌人,并不一定在道德上邪恶,在审美上丑陋啊。

    像电视剧这样恃才放旷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杨修,怎么可能会是司马懿的对手,能多年过招的高手,哪怕不在同一个级别,相差也不会太多吧。

    如果杨修这样耍小聪明,是这么不低调的大嘴巴,曹操杀他,也不值得一说。

    杨修虽然有文人傲骨,甚至还曾经给曹植洗了脑,但曹操杀他,并不是为这个。

    曹操虽然有诗人气质,但他首先是个政治家。

    政治就像走象棋,起码应该看远三五步,何况走的人是曹操,看得更远。

    杨修有急才,有韬略,而且聪明绝顶,“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他家世代簪缨,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以杨修之才,若早生30年,也是一个袁绍。

    可他遇到雄主曹操,于是成了他麾下的主簿。

    很多人说,杨修因才华外露,什么老板的心思可以琢磨,但是不能把老板的心思到处传播……见忌于曹操而被杀,那是后人对政治的理解,牵强附会于他们身上。

    曹操何许人也?他虽多疑,但当时的三国,其胸襟无人能比,比如对关羽,司马光评说:“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替袁绍写《讨曹檄文》,将曹操家丑事列尽。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抓住陈琳,左右劝他杀了,曹操依然怜其才,放了他。

    张绣于宛城大战中,设计杀死了曹操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爱将典韦,曹操本人也中箭险生丧命。一个如此仇深似海的对头,曹操照样容得下,允许他投降,并封为扬武将军。

    想一想,杀死他儿子,张绣还敢拿自已的人头去赌、去降,说明曹操胸能容人已天下皆知。

    这样胸襟的人,会嫉妒杨修的才华?

    《三国志》对杨修的定性是“谦恭才博”,一个“谦恭”之人,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去犯些聪明外露炫耀才华的错误,而招惹杀身之祸?

    杨修的形象,都被历史演义化了。

    他的聪明,都来自《世说新语》,《捷悟》前四条就是说杨修的聪明的,这些有意思的生活细节,却被牵到政治上来说。

    中国政治的丑陋,也在于此,谁只要一失败,整个形象就被颠覆,至今犹是。

    杨修确实是才华横溢,其才盖主,又站错位,但是这还不足犯曹操的大忌。

    政治人物杀人缘由,当从政治中去寻找。

    02

    杨修初为主薄,为了曹操的兵马钱粮四处奔波,呕心沥血,曹操对他由赏识转为敬佩,《三国志》云:“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

    当时连曹丕也要巴结他,“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很多人在巴结他,可见他当时地位之重要,也证明杨修深得曹操信任和倚重。

    但是杨修骨子里确实就一个文人,一身文人傲骨,至性至情。

    一种从党锢之祸绵延的傲气,又使他在尽心辅佐曹操的同时,打从心地里藐视曹操身边那些粗鄙自傲的心腹将官。

    杨修看不起他们的,所以他亲近同样是文人的曹植。

    杨修其实很聪明,一开始并不想和曹植搅在一起。

    但曹植敬爱杨修的才干,三番五次邀杨修入府议事。

    最有名的,是曹植写给杨修的那封传世佳作:

    “……吾虽薄德,位为籓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哉?若吾志不果,吾道不行,亦将采史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此要之白首,岂可以今日论乎!其言之不怍,恃惠子之知我也。”

    文章词采华茂,确实让人惊叹——“天下文采若为一车, 曹子建独占八斗,其余二斗为天下文士共有矣”并非虚言。

    曹植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其文采和诚意,感动了杨修,士终为知己者死矣。

    杨修作为曹植身边的幕僚,一直深受曹植器重。

    而杨修的才能,也确实让曹植如虎添翼,在他的谋划下,曹植在与曹丕的世子之争中遥遥领先。

    曹操南征孙权,留下曹植留守京城,这本是想让曹植当世子,让曹植好好历练。曹操甚至临行之前还告诫曹植:“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可是,曹植却不懂珍惜,整日在宫廷里饮酒作乐。

    老子在外面冲锋杀敌,儿子却在后方胡作非为,曹操看到这样的报告,能不寒心吗?

    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立为世子。

    曹操深知谋士的力量的,杨修作为曹植的幕僚,极有才策谋略,如果留下这样的人,以杨修之才,搞不好以后会导致曹氏兄弟相互残杀,这是曹操最不愿意看到的。

    要想让兄弟不相残,只能断了曹植的左右胳膊。

    但曹操依然没有杀杨修。

    03

    是的,杨修并不是死于建安二十三年的“鸡肋”事件,也不是死于曹丕被确立为世子的建安二十二年。

    《三国志•曹植传》中裴松之注引的《典略》明确记载,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在他死后百余日,曹操去世。

    是因为魏讽谋反,让曹操觉得杨修必须杀。

    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曹操遭遇到了自赤壁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

    正月,坐镇西部的夏侯渊被刘备所杀,西线危险。

    三月份,曹操亲率大军抵达汉中,但一无所获只得于五月返回。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

    八月,关羽水淹七军,斩庞统,降于禁,华夏震动,天子所在的许都,受到严重威胁。

    随着接连的军事失败,以及刘备的称王,曹操的威信受到致命打击。

    九月,邺城爆发了魏讽谋反事件,所幸能迅速平息。

    在处理这一谋反事件时,曹操罕见地进行了大规模地清洗,数千人受牵连被诛杀,相国钟繇也被免官,杨修很可能就是借此杀的。

    魏讽其人,才华横溢,史书上说他“倾动邺都”,在当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同时又在丞相府担任重要职务,大臣们争相与之交往。

    魏讽的这些优势,杨修统统都有,才华自不用说,杨修“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同样担任要职,这些比魏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杨修的身份,怀璧其罪。

    这璧是何物?

    杨修被杀后,曹操曾写信给杨修的父亲杨彪解释原因——“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

    看到么“豪父”,杨彪父子背后,是一个势力庞大声名远扬的显赫家族——弘农杨氏。

    上面说了,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一起,是当时政治上最大的两个世家大族。

    而且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还联姻了。杨修是袁术的亲外甥,作为两大世家的连接点,杨修是彼时天字第一号的世家子弟,隶属于曹操对立的政治阵营中最重要一员。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识谋略,居重要位置,还生在这么好的大家族,这就是杨修怀的璧。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在曹操的政治视野里,在曹操死后,杨修依靠其背后的庞大家族势力,完全可以参与到曹氏兄弟之争中来,并对曹丕的统治乃至顺利接位造成有效的狙击。

    这样的人物,或者借汉室名义谋反,肯定也是一呼万应,而且比魏讽案更严重,这可能性极大,曹操最担心莫过于此。

    为杜绝后患,曹操抱着宁可错杀也不愿放过的心态,痛下杀手,除掉了最具威胁性的杨修,才是顺理成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字第一号政治身份,杨修非死不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vb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