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非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写一个App是件比较奇怪的事情。虽然很多人经常使用各种类型的App,用它们购物,聊天,玩游戏,但他们从来不知道(或者说根本不知道)App是怎么来的。
而对于写App的我们来说,开发一个App是我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每天可能只花两个小时来吃饭,但我一般一天要花费八个小时的时间来做有关App的事情。可能唯一让我们头疼的事是如果向其他人(特别是我们的长辈)解释我们的工作。我一般都这样说:
叔叔(阿姨,爷爷...)你用过淘宝么?(你用过QQ么?你用过微信么?)对对对,我们就是做类似这个的。
App的生命周期其实和一个人的人生历程非常类似,它们都要经过出生(幼年)->成长(少年)->繁荣(青年)->衰落(中年)->死亡(老年)的周期,当然也不排除跳出其中一两个步骤的情况(人意外死亡,App退出不受欢迎直接砍掉)。
出生
一个App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产品经理
的一个想法。当然,这个想法是会为公司带来利益的想法。产品经理
负责将这个想法固化,然后程序员
负责将这个想法做出来。所以说,产品经理
是App的父亲,而程序员
是App的母亲(吼,我们是伟大的母亲!)。
在这里必须要提一下App团队里面的重要角色UED
团队。UED
同样参与App的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界面界面设计。简而言之,App长啥样一般是他说了算。他的角色相当于一个人的外貌。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个好的脸蛋可以使你的人生开了挂一样。因此,我觉得App性别一般是女生。
一个App做出来,就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了。但是还不到时候,为什么呢,它还太小,免疫系统不过完善。这时我们的测试部门就发挥作用了。测试部门发现程序中的错误(bug
),而后通知程序员修复这些错误。在这里,程序员
和测试部门
一起组成了App的免疫系统。
当一切准备就绪,App推向市场,那么App宝宝在这个时候就正式诞生了。妈妈怀胎十月生下小宝宝,有时候App从构建到第一个版本还不止十个月呢。
成长 => 繁荣
App推向市场了,你以为就没事干了么?错,这个时候一个App的旅程才正式开始。
一个新生的App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推广问题,怎么能够让更多的人使用她。这时候会市场部
就会登场了。市场部
的最大作用就是推广App,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这款App。人类的那种行为可以描述这一现象。答案显而易见:化妆。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同样的,一个App就算界面再丑,只要市场营销做的好,仍然有很多人用。
现在人类获取知识一般是通过阅读,模仿,学习,在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学会各种生活常识,专业知识,控制自己的心绪变化等等。那么一个App如何成长或以什么因素来判断App的成长?我的答案是功能,体验的完善,用户数的稳定增加。这第一要靠产品经理
自己的想法,向其他App学习,模仿,为App添加新的功能,砍去一些功能。第二,就要靠运营部门
的努力。这些都要靠另外一个部门的帮助,这个部门是BI
(数据分析)。 BI部门可以通过程序员在App里面植入的代码对用户行为进行统计,并产生图标供产品
,运营
分析,从而可以对App进行完善。
衰落 => 死亡
当一个App用户量持续下滑;或者公司对这款App不重视,将大量的资源抽出去支持其他事情;或者公司决定放弃此款App的时候,那么它就开始衰落,乃至死亡。
人生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App的生命周期和人的一生相似。反过来说,亦是如此。
人的一生从无忧无虑的儿童,到年富力强的青年,最后变成行将就木的老年人,何尝不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我们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类似App的升级):知识的增长,财富的增加,阅历的提升,心理的强大,同时我们也会走很多弯路,犯很多的错误(类似Bug,添加错误的功能等),乃至致命的错误(类似程序崩溃,用户大量流失)。但是只要你在一生中能够做到好好享受生活,甚至能够带给其他人欢乐(很多App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认为这就足够了。
其他类比,推论
富二代
对,你没有看错。App中也有富二代,在这里一般指的是大公司推出的App。大公司很有钱,技术实力也很强劲,能够给出大量的资源给App,一般这种App长得美,妆容好,但也有富二代的坏习惯,目中无人(BAT里面的BA流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用户遇到的Bug
将Bug比喻成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也不赖。每一次对Bug的修复,对于App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裙带关系
还是首推百度,百度全家桶,坑你没商量
。
最后
如果你的人生是App,那么你已经到什么版本了呢?你需要为自己加上什么功能(日语,摄影),完善什么功能(理财),放弃什么呢?
如果各位有其他有意思的比喻,欢迎留言,不喜请喷。See You Next Tim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