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缺失自尊的危害

作者: 九梁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6:44 被阅读3次

    孩子自尊心有多重要,看了才知道!

    自尊心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自我对自身的认可、肯定、尊重,并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一个清晰的辨别尺度。这种有意识的与他人的比较是从三岁左右开始的,也就是说自尊的萌芽就从三岁左右就开始了。如果一个人自尊心受损,就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人的自尊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台发动机,不断推动着人们前进。在自尊的基础上萌发出自信,每个人都能信心十足地规划人生,展示自我,回报社会。

    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初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不陪伴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难以树立良好的自尊心。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自尊感缺失的孩子的真实故事呢?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一下缺失自尊感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有多么大的缺憾。

    于鑫(化名),13岁,初一,在班中属于成绩最差的孩子。于鑫的父亲是常年驻外工作的,所以家里一直都是母亲专职负责他的学习生活。从于鑫的家庭生活状态就知道他的成长环境是缺少父爱的,而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母亲也不具备教育能力。所以,我们可知于鑫的父母没有选择和屏蔽自身优缺点的意识,孩子得到家庭影响的也只能是家庭的自然传承。良好的传承是指继承父母的优点,摒弃父母的缺点。由于于鑫的父母并没有选择意识,也就造成了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也是什么样子的承袭状态。

    父母认为于鑫是个很叛逆、敢和父母动手的孩子。其实,孩子和父母动手有时候只是问题的表象,他只是想示意父母不要打我,并不说明这个孩子有多么不孝,有多么叛逆。当孩子对事物进行区别判断时形成的自我意识与父母有冲突,这时才会产生叛逆,也就是指孩子在自我意识增长过程中对父母的否定。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只不过是有的孩子叛逆期表现不明显而已。于鑫的叛逆是由于当他有思想变化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传递给他正确的信息。在0到12岁的成长期间,孩子正是处于模仿行为和思维的过程,父母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的缺失才会造成孩子的现状,所以孩子叛逆等现状问题十有八九是父母的责任。

    于鑫的父亲认为告诉孩子将来要靠头脑和智慧生活这些大道理就是尽到了责任;认为自己在外地挣钱养家更是尽到了教育的责任,而孩子的现状都是由于母亲溺爱造成的,和自己无关。父亲的这个思想意识就是需要转变的,并不是不在孩子身边就没有教育责任。因为很多父母是没办法守着孩子的,但不代表这样的孩子就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很多名人早年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成了才,比如毛岸英和蒋经国,毛岸英13年后才和他的父亲毛泽东相聚;蒋经国也是送到苏联十年后才和蒋介石相聚。但他们都很优秀,因为他们从小到大身边的社会环境传递给自己的信息就是要让自己像父亲一样优秀。可见,父亲的定向指导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才会让孩子一出生就有自尊感。而于鑫确是在没有任何自尊感的情况下长大的,所以对于于鑫来说,直接谈学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应该培养的是他的尊严感,让他自觉拥有上进心,这样一来,他的成绩自然会提升。

    父母的教育意识是要从孩子一出生便要有的,人生的每一阶段,即便是在孩子牙牙学语时,也非常重要。父母要学会有意识的教育方法,并不是只告诉孩子人人都明白的大道理。而是要传递给孩子自尊意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有尊严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要具体到细节的,就像动物捕食,不是简单告诉孩子只有捕食才能生存这个道理,而是教会如何潜伏、如何发力、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等具体方法。

    父母对孩子必须做到具有选择性的信息传递,传递正确信息,屏蔽错误信息,让孩子模仿有益行为,克服有害行为。这样孩子就会获得自尊、自信和责任,抓住孩子生命的亮点,把这个亮点放大,再借由这个亮点培植出自尊心、责任感,最后使孩子也能够发光发亮。

    想要深度了解孩子,改变孩子的现状吗?九梁文化《人生成长轨迹与发展研究》让您懂得如何用符合您孩子个性特点的方式教育孩子。无需空洞教育,无需盲目报班,一份成长报告,一生轨迹的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孩子缺失自尊的危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vy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