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8
共情是最美好的能力。
共情是愿意体会对方的情感,感同身受。我们要不停学习怎么共情,才能真正与孩子联接,而联接是所有美好事情的起点。

周末带宝宝和一群小女孩玩耍,发现女孩子们的共情水平,明显高于小男生,且更愿意付出心力参与这件事情。而男生仿佛更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更容易活在“自我世界”。用方言来形容,叫“愣愣的”、“憨楚楚呢”(此处捂脸哭哭)。
怎么把男孩也训练得更加善解人意?
最近发现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深切地体会到内疚的负罪感。内疚,其实也有积极的作用,继而转换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然后,怎么提高为人父母的共情力?
我认为,第一,要有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有热情、不自私、有好奇心,关键是站在别人角度认同别人。
第二,不要对他人进行评论。
第三,识别他人的情绪,尝试着交流,多问问题。
第四,与他人一起感受,区别共情与同情。
共情让我们联接得更紧密,而同情反之。
当某人头痛欲裂,她大叫:“我受不了了!”
共情会怎么做呢?
嘿,我知道头疼得要炸裂是什么感觉,试试止痛药吧。
所以共情一定是在一起感同身受。
同情会怎么做呢?
只会看着你,然后冷冷地说,噢,好惨啊,是么?至少你还有不痛的时候呀。
同情好像总是用“至少”句式来伪装。
譬如:
-我觉得我的婚姻正在破裂。
-至少你还有过一段婚姻啊……
同情使我们的情感彻底失联。共情让我和孩子心连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