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他和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总以为可以安心在一起。
他比她大四岁,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人温婉恬静,他心理上就想着两个人在一起走到生命尽头,也蛮美的。
可不想,两个家庭起了冲突,不止吵架,还打架,苦了两个相爱的人儿。
她的父亲说:“你死了这条心,你要中意他,以后别再问我叫爹!”
两个哥哥说:这世界上没有男人了,非要他?”
他的父母没多大嘟噜劲儿,只是一句话说:“真是要媳妇不要爹娘了啊!”
看着各自的家人如此拔剑弩张,唯恐因为自己加深了彼此间的矛盾,就停下了交往的心思。
为了家庭,他死了心,远远离开,家里人慌着提亲,慌着安排他的终身。
为了家庭,她也死了心。家里安排相亲,她去见,但是一连三四年的相亲,都没有结果。
他外出三年,也是不成,在接父亲班之后,遇到了一个懂得易经的人,给他拆了八字。
说是他俩缘分太深,不轻易会断,还说她还在老家等着他,还说他俩一旦结婚,这辈子都没有离婚的事儿。
他有些不信,心里想着,这么多年了,两人没有联系,彼此家里还都在不断地提着亲,怎么可能还没有成家?还在等着自己?
春节到来,借着探亲的缘由,他回了老家。
果不其然,她还待字闺中,没有寻到合适的对象。
两人见了一面,过来这么多年,两人还都一直单身着,双方老人也就妥协了,随他们去吧。
那时候八十年代,女子一到二十三四岁的年纪,都成大龄女子了,对象就不容易了。
她家人说:“你要一心中意他,看看春节回来不?回来如果单身,你俩就这么着吧!”
他的爹妈说:“人家还在等着你,回来了就结婚!拖了这么多年了!”
于是,年内二十七到家,开春正月十八去领了结婚证,两家亲戚办了几桌酒席走个过程,两人就这么成家了。
两人成亲后,她随着他去了他工作的地方。
两人站在一起,不说话,心里就是甜蜜的呢!
因为那个懂易经的长者对他的提醒,注定了他俩人的姻缘,从那以后,他开始跟着长者学习易经。
如今,两人已经六旬开外,鬓角都有了白发,此次看着,眉眼间都是深深的笑意。
他买了书来看,看不懂的地方,就去请假那位长者,一来二去的,一年两年的,他居然也懂了不少。
九十年代,改革浪潮席卷,他带着她回来老家,开了一家鞋垫。
用学习到的易经知识,指点着自己的商店,在经营上很有一道,不说什么风险,就是连压货这事儿,他都没有遇上过。
再加上身边的人,有的去他工作的地方,听说了他懂得易经知识,就回来找他给自己看看。
一来二去的,他在亲戚朋友中间的名气越来越响,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的,都过来找他看。
他自己聊起自己的人生经历,笑着说:“因为爱情,我才能一路开挂。”
他与她,有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都在自己满意的行业里发展着,日子也过得蛮美,不需要他操心。
如今,他面前摆着茶具,有人来看了,就烧一壶喝喝。没人来的时候,自己捧着易经的书,还在研究。
关于人的财运,福运,经济,儿女等,他从生辰八字上都推得出来,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学究。
她呢?依然恬静地守在他身边,照顾着衣食住行。
没事的时候,逛逛街,买买菜,回来做两个人的饭菜,倒也安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