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东历史有意思历史
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友好交往

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友好交往

作者: 赤城霞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02:26 被阅读6次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建都于伊斯坦布尔以后,他们怀着与中国悠久历史交往的情感,致力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土耳其历史上著名的苏莱曼大帝在位44年中,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访问。在1544年,苏莱曼大帝曾经派出了一个90多人的庞大访华团,在土耳其历史上,像这样人数众多的访华团是少见的访华使团的成员到中国后,受到了中国皇帝的多次接见,双方并互赠厚礼。由于土耳其人的素丹(君主)重视发展中土友好关系,因此大批的土耳其商人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华贸易。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有一位土耳其人旅行家游遍中国各地后,向人们叙述道,他是由陆路东行经波斯,与骆驼商队结伴前进至嘉峪关上驿道,夜宿驿站,而且供给饮食,顺着驿站直达大都。此外,来华从事商贸的土耳其商人按照有关规定,必须把所带的一些贵重物品贡给中国皇帝,其余的商品才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并购买中国土特产品以及丝绸、瓷器等。据有关历史资料记土耳其商人回国时,“带有奇草根、异花果或异石等物。……带有小根一条,藏之身畔。疲倦及受寒时,则取一小块咀嚼之,吞咽后,即觉身体发温,精神振奋。”此根即人参。中国人参出口,这是中外关史上第一留到的记载,完全是土耳其商人的功劳。

    明朝

    明代中国与土耳其的交住,可以从《明史》(卷三三二)记载中得以证明“:鲁迷,去中国绝远。嘉靖三年,遣使贡狮子、西牛。……五年冬,复以二物来贡。即颁赠,其使臣言,长途跋涉,费至二万二千余金,请加赐。……二十二年,偕天方诸国贡马及方物。明年,还至甘卅。会迤北贼入寇,总兵官杨信令贡使九十余人往御,死者九人。帝闻,褫信职,命有司棺敛,归其丧。二十七年、三十年入贡。其贡有珊瑚、琥珀、金刚钻、花瓷器、锁服、撒哈刺帐、羚羊角、西狗皮、猞列孙皮、铁角皮之属。"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明朝的时候,土耳其人常来中国访问。特别是在嘉靖的44年间,土耳其五次派使团来华访问,其中一次使团的成员达90余人。对于这些土耳其的使团,中国皇帝极为重视,下旨热情相待,甚至在回程途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要亲自过问,妥善处理。这表明在当时中土友好交往是朝廷中的头等大事。

    清朝

    “土耳其”一名在汉文字中正式使用是从清王朝开始。清王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与外部世界交往甚少,但中土民间交往并未中断过。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19世纪末,土耳其阿布杜尔哈米德二世就任素丹25周年之际,清王朝光绪皇帝赠送费的特别工艺品以表祝贺,这件工艺品是以唐代郭子仪祝寿图案用金、银、珊瑚等制成,现珍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博物馆里,它象征着中土两国人民的友谊,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中土两国人民悠久交往的历史上,也有许多文化、宗教等各界人士互相访问学习的事例。乾隆年间,从事航海工作的中国人谢清高在他留下的《海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土古(土耳其)国域极大,本回回种类,人民强盛,穿大袖衣、裏头,服皮衣。”这是谢清高到土耳其所见过的情况。清王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马德新、马安礼、马开科等人在朝斳伊斯兰圣地麦加后,取道访问土耳其,他们在首都伊斯坦布东受到了土耳其素丹阿布杜尔・麦吉德的热情接见。他们三人还应意参加了王宫喜宴,素丹还下令派专人陪同他们参观游览。马氏三人虽然不是官方代表团,但作为中国穆斯林,受到贵宾礼遇,充分体现了中土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马德新回国后所著《朝斳途记》,也成为记载中土友好交往的重要史料。中国另外一位伊斯兰教学者王宽在访问土耳其时,也受到了土耳其方面的热情接待。他在访问过程中认为有两大收获,一是兴学强国,二是结邦交。王宽回国后,为这两条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实为后人敬佩和怀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友好交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h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