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阳,我们向伦敦出发。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两个多小时车程,和家长们交流昨天孩子们研学的表现。当大家谈到“中国式老母亲的焦虑”时,感触最深。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们离不开父母,是父母们离不开孩子。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母亲。孩子一出门,各种担心都有。会不会饿到了?会不会渴到了?会不会热到了?会不会冷到了?会不会不开心……
儿子十岁时,第一次独自离家参加夏令营。那个时候没有微信,连电话联系也不方便。我在家里焦虑得度日如年。结果孩子好好地回来,给我们眉飞色舞地讲自己的经历,甚至说到自己想家哭鼻子时,大笑!那一刻,我猛然发现,真正需要成长的是自己。
也是从那一次开始,我就找各种机会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去年儿子一个人去日本待了十几天,我在家里淡定地做我的事情。几个朋友说:“你怎么放心啊?那么远的地方,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你怎么帮到他啊?”我微微一笑:“相信他可以的。我帮不了他一辈子。遇到问题正好学习解决问题。”从日本回来的儿子,真的成熟了更多。
饿了吃,渴了喝,冷了穿,热了脱,不高兴了找人说一说……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遇到问题会自然地想办法解决。可是我们做父母的,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剥夺了孩子太多学习机会,等孩子长大了,却反过来责备孩子不够自立,啃老。父母才是制造巨婴的罪魁祸首。
呵呵,扯远了。研学群里的家长们都纷纷表示相信孩子们,支持孩子们独立自主。父母觉醒,巨婴会越来越少。
车上,孩子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小声交流,有的竟然背起了古诗。看来,孩子们正在学习跟无聊相处。昨天总结会上,有孩子也提到,从英国到伦敦,15个小时的飞机旅程,自己竟然坚持下来,收获真大!这就是孩子们,天生会总结,会反思。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公路并不宽,司机们很从容,各走各道,让坐车的人内心也很安定。看不见在公路上表演车技的超车人。车窗外,远远地偶尔看见矮矮的山,近处有很多的树木。树丛中散落着一座座黑瓦褐墙的房屋。大片大片新绿的麦田连起来,在灿烂的阳光里,和蓝天白云,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呈现出丰收的希望。这典型的英式乡村的宁静与祥和,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慢时光: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真正的好生活,就是这样淡定从容的生活吧!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进入伦敦市区。街道不宽,两车道居多,偶尔会有四车道。车不少,不疾不徐地有序前进。地面很干净。绿化面积很多,每隔一段距离就是公园。绿色的草地上安静地立着各种树木。很多地方一面有建筑,街对面就是公园。如果街道两边都是建筑,建筑与街面之间有很宽的绿化带隔开。所以街道虽窄,并不拥挤。大多数房子是红墙,白门,白窗,黑瓦。偶尔会有白墙或者深灰色的墙点缀其中。精致一点的建筑,白色窗框上会雕刻一些好看的花纹。房顶大多数是城堡式的尖顶,也有少数的平层房顶。红绿灯的标志很简单,没有那种惹眼的大幅标志牌。商店的广告牌小而美。整个城市没有夺目的色彩,没有酷炫的灯光,没有喧哗的声音。
街道两边行人不多(几个著名景点除外)。健步走的人,慢慢行的人,脚步淡定从容,无论眼神还是面容,少有焦灼。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我们去了特拉法加广场,看了白金汉宫,穿过圣詹姆斯公园,到了唐宁街一号首相府官邸。路上巧遇到皇家卫队。哈哈,今天女王在家哦!公园里的生态特别好。小松鼠调皮地跑着,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偶尔高兴地拍拍翅膀飞一飞,完全不把游人放在眼里。天鹅啊,野鸭啊,鱼儿啊,湖就是他们的安乐窝。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很奇怪的是,在特拉法加广场,我居然看到很多烟头,但是地面并无其他垃圾啊。一打听,才知道是英国烟民抗议烟税太高,故意这样做的。后来在其他人多的街区,也看到了很多烟头不和谐地躺在地上。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孩子们也一样。当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正常的渠道无法沟通,就会像这些英国烟民一样,通过非正常的行为,消极抵抗。所以,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让人不太理解的行为时,我们一定要去关注孩子们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不要直接去指责孩子的行为。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又扯远了,回到伦敦现场。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经过,大本钟还在装修中。听说装了两年多了,还没有装好。很好奇装修什么呢?是改变大笨钟?还是恢复它最古老的样貌?装修后的大本钟还是本来的大本钟吗?这是个哲学问题,留给哲学家们思考吧。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我们经过滑铁卢大桥,在伦敦眼码头上了游轮。泰晤士河两岸的景色缓缓地从两边移过:对讲机大厦、碎片大厦、圣保罗大教堂,游轮穿过了黑衣修士桥、千禧桥、南华克桥、伦敦桥。最后我们在伦敦塔桥上岸。孩子们在伦敦塔合影留念,又去看了伦敦火灾纪念塔。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这些著名的景点,网上有很多相关的美图和文字,我不再赘述。只是看他人的美图美文与亲自到现场观看,感受大为不同。因为你在彼时彼地,你的生命就和那里发生了真实的链接。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我们又去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建于1856年。从Bank station 站上车,转,转,转,往地下走了八层,头都转得快晕了,才到站台。坐在那样的地铁里,体验真实而独特。从Tottenham出站,我们步行到了大英博物馆。
跟孩子们的聊天,知道好多孩子在来英国前做了功课,对大英博物馆的了解不少。我们在埃及馆待了半个小时左右,东西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们干嘛不多看一会儿。看得这样快,不是走马观花吗?”
“嗯,要是不走马观花,咱们一个馆就可以看上半天。今天时间不够,如果细看,就没有时间看其他馆了。”
“那我们还是多看几个馆吧。以后有时间再来这里,可以在这里多计划几天时间。”另一个孩子小声说。
我们又去了中国馆,南亚馆,还路过了希腊罗马馆。因为国内时间已经到凌晨,家长们还等着孩子们的电话,就提前二十分钟出馆了。
那些或完整、或缺损、或破烂不堪的石器、木制品、金属制品、木乃伊、壁画、佛像、陶瓷、玉石一一呈现在眼前。凝视它们,似乎回到远古时代,回到人类文明的源头,再沿着历史长河,走向未来……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回程,天边还留有一丝云霞,这样的车程,最适合沉思。
英国研学记(2)伦敦见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