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儿童阅读浅思,读《给孩子的童年书》有感

儿童阅读浅思,读《给孩子的童年书》有感

作者: 阅修悟律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0:29 被阅读238次

    我家娃小学三年级,已形成自主阅读习惯;每周约借图书馆10本书,基本当周阅完。所借书目限定至多两本漫画,其他常是儿童小说,以故事型为主,非注音读物。

    按说孩子的阅读量大体是够了,相比每周一书的我,也是阅读量远远超过了。只是我的每周一书,从泛读到精读,既有个人手书的读书摘记、思考、践行方向与模式,更能在最后整理成文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等;换句话说,我的阅读输入均对应着一份输出。

    由此及彼,孩子的阅读总让我觉得少了一份成果;其最直观的表现当属学校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常失分,而每年寒暑假的出游也并未留下多少的知识沉淀。但具体怎么做,心中无底,《给孩子的童年书》就在这一时刻进入眼睑。当当网下单前,豆瓣却“评价人数不足”未显示分值。作者是一名教育报编辑、一些教育专栏作者,也是一名阅读推广人。以读入门书的心态,我本着向高阶家长学习交流的维度阅读此书,收获颇丰,但结合个人实际仍有疑虑点。

    《给孩子的童年书》

    一、亲子阅读的必要性。

    孩子幼儿园期间,我曾持续进行过绘本亲子阅读;待到上小学一年级,从图画书、桥梁书、注音书再到现在的非注音读物;二年级后孩子开启自主阅读,每周末带去图书馆,自主选书、自行阅读,我算是基本放下了亲子阅读的事。

    本书作者给出的观点是孩子10岁前都需进行亲子阅读,其重点及核心思想是引导孩子形成阅读品味;由此反思自己,我曾经以“悦读”为基调,引导并成功培养出孩子的阅读习惯。但习惯养成的同时,亦留下了隐患:目前孩子的阅读面过窄了,总是以阅读惊险、刺激的故事、童话书为主,即便漫画类书籍选的亦是科普类故事,却可能注重故事情节要远超对科普知识的关注。类似的还有电视节目亦是以故事型的动画片为主。

    近两年的持续自主阅读,孩子有收益,比如阅读速度提升、理解力提升等;但目前约是到了瓶颈期,若是不加以介入、引导,天花板效应或许已存在很久了。为了这一问题,我曾咨询过孩子的语文老师,回复我“可以尝试亲子共读一本书、读些历史书等”。这大概也是我看本书的源由了。

    亲子阅读在幼儿时期因孩子未识字,需要这一份共读,更是一份亲子共处时光。而在孩子会自主阅读后,却仍需要这一份与家长的共读陪伴。是的,仍不失为一种亲子陪伴;若能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读后相互交流、碰撞,将来必会是最美的亲子回忆,那源于精神层面的交流!

    仅从这一层面就可以充分彰显亲子阅读的必要了,但还有更重要的:“为孩子选择适合她阅读的书”!

    二、父母选书的任务很重!

    孩子会自主阅读后,连着选书、阅读,我都授权给了孩子,让她自行主导。这为我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却因少了这份阅读交流,带来如今的焦虑。

    1、时光有限,读经典合适。

    与成人阅读类似,“以生之有涯对书之无涯”,我的阅读再也不是曾经的拿起就读,即便“开卷有益”,亦是遵循着自己的需要,以善待自己的时间、注意力。类似地,对于儿童阅读,也当是通过引导,让其阅读经典。

    反思自己的作法,考虑以后给孩子的书,将分两步走:一是仍尊重她自己的选择,图书馆里她仍可以自己选书阅读;但我也漫步帮挑选些,引导她阅读其他的主题,有了这一份关注,亦可顺带帮看她选的书,逐步传递优劣书的甄别要点。二是网络购书。选择、引导自己希望孩子介入的领域,并针对其图书馆选书,据兴趣点选择对应的经典书籍。实际购书时,并不唯名人书单、唯榜单、唯畅销书、唯套装书,尤其不能只买打折最狠的书。

    选书,引导孩子的阅读品位、阅读能力、阅读视野。尤其注意近些年,市面上打着新课标的书籍层出不穷,而部分名著类书籍经过编者改写,已全然不复原著品味,易“嚼之如蜡”,需谨慎购入。这一点个人体会颇深,书架上现今还有一排的注音新课标名著缩写本,孩子初始阅过几本后就不爱看了;较原著差之过远了。但直接购原著,也存在孩子一时难理解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书,实是考验父母智慧的时候。目前的做法则是尽量购原著译本,但若孩子一时难读,就亲子共读或者先放着以后再阅。

    2、多领域切入,全方位引导。

    《给孩子的童年书》更是一本资料型书单。书中作者依次给出了“文学名著、诗歌、历史、动物小说、科普、哲学、传统文化、侦探小说、艺术、漫画、科幻作品、地理”共12种书籍的书单及引导方式和阅读提示。随着孩子阅读领域的拓展,这可以做为参考的资料书,在购书下单前先行参考决定书目。

    很佩服作者作为一位爸爸,自始至终对孩子阅读的引导与关注。字里行间,不仅是一位阅读推广者的思考与责任,更是对孩子满满的爱,也正是对孩子的爱更进一步促进了作者的思考与成就。懂亲子共处的人,都是走在成长路上的同频者!

    三、怎么进行亲子共读?

    解决了选书问题,对于如何亲子共读,书中着墨不多,但依旧有启发。

    1、亲子共读不求快。

    在亲子共读中,要给孩子留出反刍、回味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疑问,认真倾听、让孩子说完;遇到精彩字句可以一起欣赏、品读、辨析。

    这一段描述,无论对幼儿还是小学生,均是适用的。常听妈妈们说孩子曾读某本经典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妈妈们是抱怨地,我却是好生羡慕;许是孩子年幼时一次性书给多了,记忆里没有这一现象的发生;更或许是自己求快了,没有留出充足的反刍、回味时间,没有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我想说的是若是孩子需要重复阅读,耐心做好陪伴就好!

    2、与孩子平等共聊,做阅读引路人。

    通过与孩子聊书,交流看法、阅读感受等加深彼此对书的理解。这份聊书,由书始,却可以天马行空,从书里到书外,与书有关或无关都可以;要鼓励孩子说出来,说给自己听、说给父母听、也说给别人听。这其实也喻意着一份口头输出。作为父母,当倡导民主、进行平等的灵魂交流,不指责只交流;我想到的更是从引路人转化为培养书友,孩子终将会长大,也许有一天不自觉就超越了我们,希望彼时还是书友,交流共进,让自我不落后于时代。

    附上书中给出的亲子聊书的基本性问题与概括性问题如图,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亲子聊书:基本性问题与概括性问题
    3、给一个情感抒发的途径。

    读书,读完可能启发,也可能困惑。作者提倡“读品创,一个不能少”,经典书籍最好给孩子一个情感抒发的途径,可以绘画、写作,甚至歌唱,若能引导孩子主动提出而不是硬性强加一篇读后感,那就是不吐不快的理想状态了。这是说到输入后怎么输出的问题,也是阅读中最重要的怎么内化的问题。

    从社群一些人的亲子阅读中发现,有给孩子进行复述输出的,有让孩子画思维导图的;我其实很想让孩子类似我一样的做文章输出,但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孩子无疑是想多了。我不擅长思维导图,偶尔会拟一两张作为读书笔记,更多的是笔记摘抄与反思;所以让孩子画思维导图不具备条件,那就只剩下了让孩子复述输出以及与孩子聊书了。

    四、实践中的困惑。

    读完此书,我结合自家情况做了个初步尝试。刚好学校老师要求孩子阅读《会飞的教室》、《爱的教育》两书。书架上原就有两书的新课标注音版本(下图①②),我随手在当当又下单了两书的译本(下图③④);本以为凭着书封面上的译者名,两本都该是原著译本,收书阅CIP才发现其中的《会飞的教室》亦是缩写版,译者名字后写的是“编译”,多个编字就不再是纯译本了。

    不同版本的《会飞的教室》和《爱的教育》

    如图四本,本拟让孩子阅读新购的图中③④两本,孩子最终选的却是第②③本。③《会飞的教室》是缩写本,孩子一个晚上不到就阅完了;④《爱的教育》却不愿读。我翻了翻,发现译者夏丏尊,于1924写的“译者序言”,所以书中翻译的是“先生”、“女先生”,那个年代,老师不称为“老师”、称“先生”,我与孩子解释这一区别时,孩子告诉我,在②本则直接按现代语,写的是“班主任”、“老师”。饶是这样,迅速阅完③的孩子,却是还未看完②。

    选书之难,由此可窥;实体店书目不足,网络购书却难见全貌,总有误购之时。按说,这个问题也不难解,浪费了类似①这样的书,却也是孩子学拼音过程中的必要成本;而④本却还有可能将来再次读到。

    而另一方面,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在这次实践中得以显现却暂无解。

    1、孩子迅速看完了《会飞的教室》,极力向我推荐“很好看”,却没有更多的情节复述与推荐;让孩子用“书香联萌”APP测了测题目,却是未过关;可见阅读成效,当是走马观花、吸收故事情节,只是感观的满足,并无多少的沉淀。输出需求迫在眉睫。

    我翻了翻书,无暇先放下了;想与孩子进行初步的交流,发现自己阅读的几章与孩子阅的全书间有差距,孩子的囫囵吞枣也让交流捉襟见肘。

    2、《爱的教育》,我看的是译本前几章,发现还是真需要陪着孩子共读才能有深刻理解。孩子今年既将10周岁,按作者所言,本该这时才是自主阅读期;而我提前导致了现状。反观自己的阅读历程,成长中兴趣点不断迁移,但若说拓宽阅读领域,以当年的条件也是中学的事情了,而且还是随手翻阅,并非有目的的自觉引导。

    所以从这一角度,这一问题其实并不止步于10岁儿童;有如作者般自小关注孩子阅读的父母,自然是先行一步,但更多的家长也许是养育后期才如我般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一问题。

    归纳起来,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是:

    方案一:类似作者这样,陪着孩子重启亲子阅读;那会引申出两个问题:

    一是已有自主阅读的孩子是否会不适应这份速度,本可迅速翻阅的书却变成了精读本,类似语文课本了。所以若重启亲子阅读,选书很关键,因将大量占据孩子和大人的注意力及时间,读的必须是经典,否则就浪费了。同时也需要引导孩子同意这么亲子阅读,让孩子看见这么费力后的价值,这需要父母的智慧参与!

    二是亲子阅读所耗时间巨大,对于大人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个挑战。这份时间管理将不仅涉及大人的工作、家庭、亲子时间分配;更有孩子如何合理安排当前课内学习、保持课外阅读的同时做到亲子精读。

    方案二:不陪孩子亲子阅读,只做定期共读;比如每周共读一本书,大人小孩各读各的,读后交流;孩子在共读书之余,还能一并阅读其他的书籍。这个耗时少,可行性大,但需要把握共读节奏,实践起来也不易。若是书易读,比如《会飞的教室》,孩子可能一口气读完,大人无暇阅,交流亦困难。若是书难读,孩子畏难,存在不想读的心态,估计得用亲子共读来弥补。

    关于这本书引发的儿童阅读思考至此算是全了,应该说解了不少困惑,但也存下了更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暂整理梳理如上,我期待由这一本引发的下一本阅读能带来更多的启发,这才是入门书的引路作用。下周读《阅读的力量》,希望得偿所愿,能让我最终形成新的亲子阅读引导模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阅读浅思,读《给孩子的童年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st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