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孩子究竟需不需要上补习班?》话题的评论中专门提及学而思的定位问题,有反馈说是把学而思定位为“补习班”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孩子坚持要求把学而思定位为“提高班”。因此,按照孩子的意愿把学而思以及与之类似的其它课业全部称为“提高班”。
话归正题,学而思们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在我们(70后靠近1980年代)读小学、中学的时候,还没有学而思们。
那时候读书是没有双休日的,下午是要上四节课外加晚自习才能放学的,晚自习老师是要检查每位学生当天的读书情况的,读得不好是要被老师留下来另外加课的。那时候,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有书面回家作业的,有考试而且分数是要排名的,最最重要的是期末考试总分不及格是要留级的。
且慢,“留级”是个什么东西?这已经不流行甚至都没人知道了,在很多公办学校小学一、二年级是不能有书面回家作业的,甚至都不能有公开的考试。不过,考也没关系,因为考试是不搞排名也没有分数的。老师是绝对不能把学生留下来加课的,就算免费,那也是不行的。下午更是要早早放学的,天晚一点估计有些接孩子的家长们是会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最最重要的是,现在更有了双休日,但作业多一点也是很不开心的。
看看短短30年间犹如天壤之别的教育模式,就能明白学而思们是从何而来的——是伴随着学校教育的一点一点减负而来的。正是学校教育的减负,让很多孩子的学习需求在学校内得不到满足,从而只能向外追求,这样就不仅催生并且壮大了学而思们。
那么,学校教育的减负又是怎么发生的?是无数天真的父母们反复“呼吁”出来的。
撇开学习启蒙早晚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即便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习的人和人之间,其差异也都是始终存在的。每一堂课、每一份作业、每一回测验,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总会有高高低低的差别,从而形成分数上的多寡和排名上的先后。有多寡、有先后,就自然会有比较和竞争,就会有孩子排在前面,也有孩子排在后面。排在前面的孩子和父母自然欢天喜地,而排在后面的孩子和父母也自然会沮丧和难过。
在沮丧和难过之后,这些父母会反思,是什么造成了父母和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很多时候,他们会天真地归结为,是学校教育,是那些回家作业,是那些测验和考试。如果没有作业、测验和考试,或者说即便考了试没有分数,就会没有排名,那么这些负面情绪就自然会烟消云散。所以,他们积极“呼吁”,学校教育要减负,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不能有书面作业、不能考试、考了试也不能批出分数来。
这些努力确实被响应了,但孩子却始终会长大,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到了初中、高中,该出现的分数还是会出现,那些排名依然很快会继续造就父母和孩子的负面情绪。于是,他们又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排名总是靠后?分析下来的原因是,有孩子排名总是靠前。怎么办?这些父母们的对策很简单,不让这些排名靠前的孩子多学习,让他们每天早早离开学校,早早离开学校教育,那么他们就不能多学了,不能多学就会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排名靠后了。
然而,事与愿违。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因为降低了学校教育的要求或者减少了学习教育的时间,就让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实现“天下大同”的情况。相反,由于排名靠后的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学校教育,导致其学业水平进一步下降;而那些本来排名靠前的学生,根本不会因为学校教育的减负而放弃对学习的追求,他们利用学校教育的减负反而进一步拉开了与那些原本就排名靠后同学的差距。因为在学校教育减负的同时,为那些有学习需求的孩子提供更高要求的学而思们悄悄出来填补了学校教育的“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天真父母们的积极“呼吁”催生了学而思们,这真是一个残酷而充满了讽刺的答案。直到今天,面对学而思的教育,还再有家长们“呼吁”着要监管甚至取缔。是的,这些“呼吁”可能真的能监管和取缔一个“学而思”,但能监管和取缔那些“学而优”的孩子对学习的需求吗?
可以这样断言,今天取缔一个“学而思”,明天就会有一个“学三思”、“学五思”出现,直至“百思千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