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豆腐

作者: 诗情曼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4:02 被阅读0次

     

观音豆腐

      要说观音豆腐打得最好的还是我小姑。我打观音豆腐的技艺就是跟她学的。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是跟小姑后面打观音豆腐。打观音豆腐没有过大年时打黄豆豆腐那么隆重和复杂,所需器具也极其简单,一盆一钵一帛就行了。

      不过打观音豆腐是有季节性的,春末夏初和仲夏都是可以的,但我觉得夏季里最热的时候打是最有味的。

      记忆中每年双抢结束的时候是最热的。当然农忙暂告一段落,可以有时间来谋划裹腹之事。小姑就会说明天上山捊观音槎叶子打豆腐吃。不知怎么回事,每当小姑说这话我就想流口水。其实我并不十分喜欢吃观音豆腐,我更多地是想到明天上山我可以采摘到像山楂,糖棣,野柿子等等这些让人馋到流口水,酸到流眼泪的果子。

      观音槎在山上并不好寻,如果一个不懂得它的生活习性的人是寻不到的。但小姑每次上山一寻一个准。小姑带我穿过丛丛荆棘与藤蔓,在众多长着浓密的椭圆形树叶的灌木中,观音槎叶子就像待嫁的新娘,躲在这些叶子中,娇羞欲滴,绿盈生辉。我非常好奇,你怎么知道这里有?小姑神秘地一笑,天机不可泄漏。也就是在一次次寻找和辨别中我对观音槎叶子了如指掌,它的形状,气味,喜欢长的地方,我一清二楚,以致于后来小姑出嫁了,我一个人上山捊观音槎叶子,那也是一寻一个准。

      我说过我上山更多地是冲着山上野果子的。当小姑在小心翼翼地扒开杂叶捊观音槎叶子时,我已跑向别处寻找我的“山珍”。我和小姑都是满载而归,她捋了一盆叶子,我摘了一衣兜果子。

观音豆腐

      我不怎喜欢吃观音豆腐,但我却十分喜观打豆腐和闻打豆腐过程中散发出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

      尽管打观音豆腐所需器具较少,但程序还是蛮多的。第一步是清洗叶子,这个事我不太喜欢做,洗叶子跟洗白菜差不多,所以小姑在洗叶子时,我就会跑回家拿钵,纱布,还有一种重要的东西,就是青灰(草木灰),我在锅笼里掏一碗青灰,一并拿到河边。第二步是揉叶子,这个我最喜欢做了,可小姑不让,说你那手脏,莫把我豆腐打坏了。我很是不服气,我将双手在河里洗了又洗,又抓了一把沙擦了又擦,然后伸到小姑面前说,行了吧。小姑笑了笑,把手袖卷起来。大半盆清水里嫩绿的叶子在里面挨挨挤挤地躺着,随着水波轻轻摇晃,就像出嫁的新娘坐在轿中那般惬意。我将手轻轻放入盆中,抚摸着片片嫩叶,然后轻轻揉搓。当我和小姑将叶子揉破,汁水顺着指缝流出来的那一瞬,我十分陶醉,我感觉那种香味是是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搓到叶子只剩叶柄和渣子的时候,第二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是过淲,将刚刚揉搓好的带叶柄叶渣的汁水用纱布过滤到瓦钵里,我负责在钵上面抻开纱布,小姑往纱布里缓缓倒汁水。倒汁水也是讲究技巧的,要将盆提得离纱布约一尺高,些后像茶壶倒水般的慢慢倒进纱布,我还要将纱布轻轻地一左一右地摇晃,目的是让汁水过滤得顺畅一些。青绿的汁水被倒进黑色的瓦钵就变成了墨绿。

观音豆腐

      以上三道工序虽有讲究,但都没什么技术性,所有的人一看就会。接下来的工序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成败都会在此一举,那就是用青灰水让汁水成为豆腐,这里学问可大着呢。这个我小姑最在行,左邻右舍打观音豆腐到这一关都要喊我小姑去做指导。

      小姑先用手指插进瓦钵里,试试汁水有多深,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张开绕着瓦钵周围量一圈。然后将我掏来的那碗青灰,倒掉约一半,再在剩下的半碗灰里兑水,兑满一碗,拿指头在里面不停地搅动,直到水和灰完全融在一起黑糊糊的时候,叫我再次抻开纱布,她将青灰水慢慢倒入纱布,然后慢慢滤进瓦钵,小姑又用手指在瓦钵里不停地搅动,直到青灰水倒完了,搅拌也就停止了。最后小姑将盆倒扣在瓦钵上,双手合十,嘴里念到“好豆腐,好豆腐”。

      当这一切完成,我们就在河边心急如楚地等待豆腐成膏。约十分钟的时间,晃如等了几百年,其间总想揭开盆子看一看,又想摇摇瓦钵里面的汁水还晃不晃。但每次还未伸手都被小姑的眼神唬回去了。

        揭开盆子那一刹那,我是屏住呼息的,我也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小姑肯定有点紧张,她脸红红的,嘴里还念叨“豆腐好,豆腐好”。

      果然是好豆腐,刚刚还是一钵流动的汁水,此时完全凝结成膏,用手轻轻压下去,嫩嫩的,弹弹的。于是小姑抱着瓦钵皍首挺胸地往家走,我拿着盆,碗,还有钞布,屁颠屁颠地跟在她后面。

      分享的时光当然是有趣的,当小姑将瓦钵抱回家时,门口聚集了好多小屁孩,他们鼻子跟狗鼻子似的,闻着味儿就来了。小姑将瓦钵里豆腐用刀切成方块,然后将一叠碗和一个糖罐从碗柜中取出。小屁孩们轰地一下,一人抢去一个碗,我也不弱,也抢一个抱在怀里。小姑用蚌壳勺从糖罐里舀白糖,一碗一小勺。谁知到我头上糖没了,小姑用勺子用力刮也就刮下来一点点。我放下碗拿起糖罐从水缸里舀了半碗水倒进里面,然后盖上盖子用力摇,等到我确定糖罐壁上的糖全摇进了水里,才停下来。将那半碗糖水倒进我的碗里。当然其间我的心情是有点郁闷的,当小姑将一块观音豆腐放进我那不甜不淡的半碗糖水里,我心情顿时好了。

观音豆腐

    当绿如翡,莹如玉的豆腐在碗里晃动时,我看得出神,脑子里就想着那么普通的叶子怎么就变成了豆腐了呢!当其他孩子吃完在舔碗的时候,我还在看豆腐。小姑打了一下我的头,我才端起碗。我说过我不太喜欢吃观音豆,但就喜欢闻它的香味,我埋头深深地闻着这世上最好闻的味道,闻着闻着就有点想吃,吃着吃着就觉得好吃了。

        观音豆腐除了用白糖拌着吃,还可以氽着吃,我觉得还是用糖拌着吃好,清润可口,沁入心脾,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爷爷喜欢氽着吃,将香油烧开放点葱蒜辣椒,爆炒一下,放入两碗水,待水烧开放入切成薄片的观音豆腐,煮一两分钟,即可起锅开吃。

   

观音豆腐

      爷爷用没牙的嘴抿着观音豆腐,脸上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爷爷边吃边给我们讲观音豆腐来历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大旱,庄稼,牲口全干死了,人也快死了。在天上的观音菩萨来到人间,看到地面上一片荒芜,人饿得前胸贴后背,嘴里冒烟,只有一口气了,菩萨看到这一切,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奇怪的是菩萨眼泪的滴过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带叶子的小树。又饿又渴的人们就捊树上的树叶吃,吃了几片后就不饥不渴了,更奇怪的是那树叶是捋不完的,捋完了马上又长出新的叶子。后来不知是谁将草灰撒在叶子的汁水里,汁水马上就变硬了,像豆腐一样。因此就将用这种树叶打出的豆腐就叫观音豆腐。也就从这时,我对观音豆腐更增一份敬畏之情。

      岁月将那份美好定格在那遥远的童年,而现在的我,已很少去山上寻观音槎叶子打豆腐了,但那豆腐的味道却在记忆里愈久弥香……

相关文章

  • 观音豆腐

    要说观音豆腐打得最好的还是我小姑。我打观音豆腐的技艺就是跟她学的。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是跟小...

  • 观音豆腐

    昨天爸妈去山上捡菌子了,在齐腰间的野草、灌木中穿行,不时遇见毒虫,累了半日,成果却微弱,捡到的松鼠菌最大的大不过枇...

  • 观音豆腐

    观音豆腐又名神仙豆腐,是安徽省九华山、黄山、大别山、贵州地区和浙江省柯城区、浦江县、松阳县一带的传统小吃,是用腐婢...

  • 观音豆腐

    腐婢树下观音渡,细细柳枝洒甘露。 古时饥粮今又食,嫩嫩翡翠满绿无。

  • 那种美味,留恋一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麻城人,吃了太多的肉糕,糍粑,鱼面,直到今年,才听说到观音豆腐,并有幸一尝。 其实,观音豆腐作为...

  • 吃货神豆腐吃过吗?传说是观音菩萨在灾荒之年点化穷人用这种树叶制作

    在咸丰民间,每到炎夏季节,农家常用一种树叶来制作成“豆腐”食用。这种树叶作成的“豆腐”,乡下叫神豆腐或观音豆腐。传...

  • 徽商故里之观音豆腐

    提起豆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观音豆腐未必很多人知道。它虽说也称豆腐,可跟豆腐毫无关联,是一种纯天然,零污染的绿...

  • 在仙居大山里,山中大汉用树叶做豆腐,碧绿晶莹引人馋

    神仙豆腐丨神仙豆腐,是由一种名为“豆腐柴”的野生灌木的叶子制成,是仙居当地的传统特色食品。相传饥荒年间,观音用杨柳...

  • 醉月园 | 观音豆腐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晴 文 / PJ一方 原创 图 / PJ一方 拍摄 观音豆腐长期以来是老家村民...

  • 儿时味道(一) 观音豆腐

    生长在山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食品丰富异常,那山上,地里,河中到处都有数不尽的奇珍异食。观音豆腐就是小时候夏季最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音豆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y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