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之为“日本莎士比亚”的近松,认为关于剧本写作的首要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剧作家需要将内情透露给观众。一次,他的几位学生一齐提交脚本,希望得到师父的肯认,然而其中只有一篇作品让他满意。某个意义上这位学生之作很类似《错中错》,的故事——因为弄错双胞兄弟的身份,而尝到种种痛苦。近松对这篇作品的评论是:“这才有一出戏剧该有的精神:让观众得知内情。台下的人,必须知道得比台上的人还多。他们知道事情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因而会为那些一无所知,也不知闪避,只能一头向栽进自己命运的角色,感到可怜与悲哀。”
有句古老的日本谚语说道,女人切不可以爱上只重外在条件的男人,因为这种人心中没有一丝空隙,可容你的爱情进入填补。徒重外在,对艺术所造成的戕害,就跟它在爱情里一样致命。这一点,无论是就艺术家抑或是观赏者而言,皆是如此。
艺术的价值,只有在我们对其加以倾听之时,方才显现。一旦我们自己的同理心,能够跨越任何种类的藩篱,艺术,自然也会成为一项普世皆宜的沟通语言。由传统与习俗形塑而成的天性,一如与生俱来的本能,都会对自己施加限制,使得我们赏味艺术的能力,突破不了特定的界线。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是那被视为独一无二的自我特质,也在使我们理解艺术时画地自限;另一方面,面对由过去至今,浩瀚无比的所有作品,一般人也只愿亲近那些符合自己的审美观者。的确,在经过一定的培养与练习之后,可以扩展深化鉴审艺术的能力,即使是我们前所未闻的表现手法,都有办法对其所欲表达的美感加以领会。然而,无论如何,环宇内外,人类眼中所见之物,,终究都是专属自己的映像。因为,每个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总受其特有的习性支配着。
当今之世,人们对艺术显然依旧抱有热忱,但这分热忱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却并非以真实的情感为依凭,这点着实令人扼腕不已。在这个万事民主化的时代,人们叫嚷着凡是最受大众欢迎的,就等于是最好的,无视心底感受为何。他们要的是昂贵,而不是精致;不是美丽,而是时麾。多少人虽然表面上景仰文艺复兴早期,或是足利时期的艺术家,但若提到如何吸收艺术赏味的养分,恐怕还是宁可转向附有图片的大众刊物——这类适足表彰他们工业主义的产物——才能令其得以下咽。对这些人来说,作者的名字,远比作品的水平来得关键。如同几世纪前,一位中国的评论家所说的:“世人皆以耳评画。”正是由于如此缺乏真正的鉴赏能力,造成今日遍地的庸俗之作,都自我宣称是古代经典,让吾人无论身处何处,触目皆是惊心。
崇敬古物,的确是一项最美好的人性特征,我们也乐见有人在这方面经营深耕。毕竟,每位大师都曾经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开辟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本该享有其应得的荣誉。而且,他们通过了多少个世纪以来的检视批评,才来到今日的你我面前,地位与名声不见有所动摇,依然保持着的荣耀的光环,光是这件事实本身,就足够赢得我们的尊敬。但是,若是仅以年份多寡为标准来评价大师们的成就,就委实不是件明智之举了。只不过,对其人其物油然而生的历史情怀,还是常常凌驾于美学上纯粹的审视明辨。艺术家只要寿终正寝,必然就会有人献上肯定的花束。好像嫌这样还不够似的,怀抱着革命理论的19世纪,让人人对整体优先于个体的想法习以为常。
艺术品的搜集者,只知关心能否取得足够的项目,来构成整个时期或流派的收藏,却忘了真正大师的杰作,哪怕是只有一件,比起任何时期或流派的庸俗之作,不管后者数量有多大,都更能予人增益。我们在分类上做得太多,却在观赏上做得太少。为了所谓的科学展示方法,而牺牲掉艺术的美感,是存在于许多美术馆的致命伤。
因为,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便是当前这副模样——它就是我们自身的倒影。对它进行诋毁,其实是在对自己诋毁。当我们说这个时代不存在着艺术时,又是谁该负起责任呢?无论对古代有何美好遐想,人们还是太少注意到自身拥有的可能性,这实在是件可耻的事。犹未放弃奋斗的艺术家,疲惫的灵魂在世人的冷漠阴影中苟延残喘,而我们这个极度自我中心的世纪,又提供过什么灵感或鼓励给他们呢?当代文明困乏至此,看在过去之人眼里,或许会因此替我们感到悲哀;当代的艺术成果,也可能贫瘠得招致未来之人嘲笑。我们正一步步摧毁艺术,同时也一步步摧毁了生命中的美好。
花的地位对人类而言,其实可与情诗相提并论:宁静安详,香气就能致远,无需做作,甜蜜已达人心:还有什么比它们更适合向我们绽放那处女般圣洁的灵魂?那副首度对少女献上的花环,代表着史前时代的男人,头一次超越了内在的兽性。此一凌驾原始需求之上的举动,让他进化为人类。而领会像这类无用之举可以有何微妙作用,则使他踏进了艺术的领域。
无论欢乐或悲伤,花儿始终是人们的朋友。伴我们饮食,助我们歌舞,任我们亲狎亵玩。结婚与命名怎可没有它,哀悼与治丧更是少不了它。百合正可以敬神,莲花最适合冥想,至于要在战场上列队冲锋,则要别上蔷薇与菊花。甚至有些人,还会试着与花谈心。假如没有了它们,人类要如何独自活下去呢?这样的世界,让人光是想象便觉害怕。对卧病在床的人来说,有什么样的慰藉是鲜花无法替他们带来的?它们的祝福,对久病难耐的不幸心灵来说,多像是一道能驱走心中黑暗的光芒。花朵带来的温暖,柔和又安详,让人重拾对世界逐渐失去的信心,如同凝望美丽纯洁的孩童那深切的眼眸一般,能唤回人们原本已经失去的希望。甚至在我们终归尘土之后,也是由它们在吾人的墓前悼念哀伤,久久不曾离去。
可悲的是,尽管日日与花相伴,却无法掩饰人类依旧兽性不过几步之遥。一旦撕开外表的羊皮,藏于其下的恶狼马上向你咧嘴龇牙。有道是,男人十岁时性如野兽,二十岁时无知疯狂,三十岁时一事无成,四十岁时招摇撞骗,到了五十岁,则不折不扣是个罪犯。说不定,正是由于一直未曾自兽性中挣脱,才使其最终成为罪犯。对人类而言,没有任何事物比饥渴更真实,比欲望更神圣。一座又一座,各种神殿在世人眼前崩落,唯有一座能够永远屹立不摇,让人在其中烧香祭拜那至高无上的偶像——也就是人类自身。这唯一的真神是何其伟大,而金钱乃是它在这个世界上的先知!我们糟蹋自然,以向它献祭;我们自吹自擂征服了物质,却无视其实是自己被物质征服的事实。文化与优越啊,多少罪名还未以汝之名行之?
明明得此红颜,为何又如此薄命?纵如飞虫之微不足道,都能咬人一口;最温驯的动物,在其被逼入绝境时,甚至也有能耐放手一搏。因为身上漂亮羽毛,可做帽缘装饰之用,而被人类盯上的鸟儿,犹能飞离跟踪者的魔爪;因为外表高贵皮毛,而受人类觊觎的动物,至少能在猎人接近时,隐去自己的踪迹。唉,可是在花儿的认知里,世上会飞的也只有蝴蝶而已;除此之外,他们所知者,唯有无助地站在破坏者面前。就算他们曾经在死前痛苦悲鸣,那哀号声也从来不曾受人类无情的耳朵垂怜。人类对待这些一直默默付出,静静示爱的花儿,总是如此残忍不堪,终将迫使这些最美好的朋友,有一天弃我们于不顾。难道你没注意到,野生的花丛正在逐年减少?
弘法大师有言:“流啊流啊,不停地流,生命之河,未曾停留,呜呼哀哉,往生极乐,众生平等,无有不死。”
无论我们望向何处,前后左右,上下四方,皆可见到万事万物的崩坏毁灭。变化无常,是唯一的永恒——人们为何不像欢迎生命一样,拥抱死亡?死与生,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梵天的昼夜。陈腐衰老者若不消散,又怎会有再造新生?人类也曾经用许多不同名字,来向死亡这位铁石心肠的仁爱女神祭拜。在拜火教众们伏首面向的火堆中,她是那吞噬一切的阴影。她也是神道信仰的日本,一直到今日,都还敬拜着的,那冰冷纯粹的剑魂。神秘烈火吞食掉的,是凡人的脆弱;神圣宝剑所斩断的,则是欲望的枷锁。从我们遗留的灰烬中,代表天国希望的凤凰冉冉升起;挣脱此生的限制,人才能达致更高的实现。
若是你在晚冬时节进入一座茶室,里头可能会摆上一枝纤弱的山樱,伴随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茶花,呼应那逐渐远离的冬日身影,顺便透露春天即将来临的预兆。同样地,假如你在恼人的炎夏午后赴一茶会,在床之间的阴暗幽凉处,你会发现挂着一株百合,当露珠从它叶梢滴落时,仿佛是在向人生的愚昧微笑。
毕竟,它们并不像人类这般懦弱。有些花以壮丽之死为荣——一如那慷慨纵身、跃向风中的日本樱;只要曾经在吉野或岚山的花吹雪前伫立,亲身感受如山崩之势颓然而下的满天香花,必定能体会这个道理。那一瞬间,它们看起来就像是七色彩云,在水晶之河上盘旋飞舞须臾,当它们任欢腾的流水驮负而去时,远处似乎传来了它们的声音:“春天哪,再会了!我们就要,航向永恒。”
此偈出自空海所著之《秘藏宝钥》序,日文原文为“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
不管在什么情形下,都要维持心海平静无波;一言一语,皆需谨慎注意,不可破坏整体氛围的和谐融洽;服装的剪裁方式与颜色选择、身体的姿势,走路的样子,凡此种种,透露的不是别的,正是你我的个人艺术特质,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若不让自己也成为美丽的事物,又怎么有资格去接近、去追求美呢?
海海人生,波涛自生,若对如何修身养性的奥秘一无所知,必将不时受各种愚昧困扰所苦,纵欲强颜欢笑,装作满足,终究亦属徒劳。在尝试做到持平守中的路上,我们步履阑珊,而且无论往哪个方向望去,天边的云端上都可见到风雨将至的征兆。但是,即使在翻腾的人生浪涛,不住向永恒奔去时,还是会有美丽与欣喜。所以,为何不迎向风雨的中心,又或者,何不学学列子,直接乘狂风御暴雨而行呢?
唯有以美而生之人,能以美丽死。伟大茶人的末日,如同他们此生其它的时刻,尽是高雅动人。永远试图与字宙万物的调性保持和谐,就连迈向死亡的未知世界,也都早早准备妥善。“利休最后茶会”,永远都占据着悲剧之美的最高点。
永恒之剑,吾之佳宾,刺佛杀祖,开汝之路。此为依原文“Welcome to thee,O sword of eternity! ThroughBuddha and through Dharma alike Thou hast cleft thy way”所翻。不过,利休的辞世诗原文,在这一段其实为:“人生七十,力团希咄,吾这宝剑,祖佛共杀”,与作者所写有点出入。
有种说法这么认为:人们之所以恐惧死亡,原因在于死亡是一种绝对的未知。我倒认为还需要加上一个前提才完整,那便是对生命本身的眷恋:如果活着不是那么美好,我们何必害怕一旦生命消逝,自己将会失去什么、还能拥有什么、还可以“是什么”,这类除非一死,否则无法窥得答案的问题呢?无论如何,对死亡的未知恐惧让人们需要神话与宗教。而诚然,对一个彻头彻尾接受宗教解释的人来说,死亡既非未知,自也无恐惧的必要。这样的境界也许值得羡慕,在其人其心上,似乎却也没什么值得特别钦佩景仰之处。又或者,对于那些自杀者,即令他们也害怕绝对的未知,却更欲放弃此生,假若他们的目的乃是利他,像是日本战国时代,为了保全城中兵土性命,而以自杀为媾和条件的城主,呈现的固然是同样值得赞赏的勇气,只是若自杀者的出发点为自己,则不受批评谴责已属少数,他们迈向死亡的场景,留给世间的也是与前者截然不同的感受。
时间是2008年的尾声,世界正步人一片名为经济大衰退的阴影中,不安全感形成一种新型通货,在社会各处日渐沵漫,在人人心底加速膨胀。这道阴影以现代人几乎是唯一接受的真实:数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预期经济成长率、失业率、央银存款利率、币值、股票指数、基金期货。订单、年终奖金、薪水……虽然与此同时,在我所生活的岛上,人们的目光与心思还是有余力,以不满、愤怒、仇恨,以及无比狂热的兴趣,去供养那些唯利是图、只知斗争的政客与大众媒体。更不用说,每个人或每个家庭,总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与不满在闷烧发酵(与其相较,世界上其它一些迫切需要关心与理解的事物,譬如贫穷、饥荒、疾病、人权侵害,甚至那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之内,就决定人类是否可以存活至下个世纪的地球暖化议题,竟像是发生在其它星球上那般地遥远)。这世界,太容易以生命的不美好来向人们诉苦,不可讳言地,人们也常是这个世界之所以不美好的始作俑者。于是现代人的死可悲到一种可笑的地步:科技主导的思想革命,已经让我们在接受宗教的世界观上困难异常,让我们越来越难透过放弃对知的追求,来换取对未知的了解;偏偏活着本身,又美好不到哪里去。死活之间变得如此尴尬,现代人纵然多数还是赖活着不放,那整日忧烦躁郁的面目只顶多让人感到怜悯,再也没有令人感动的可能了。(我们更需要拥抱世界!)
尾巴:
我养了一条鱼,死了,我悲伤不已,我不想给他土葬,我想给他火葬,把鱼灰撒回海洋让他回归母亲的怀抱,谁知道那玩意越烤越香,后来我买了瓶啤酒,
很多事情,初衷爱并不是那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