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角度读小说

作者: 奔跑的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6-03-29 08:47 被阅读207次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中提到了一种武林绝技:降龙十八掌。天下阳刚之至,外门武学中的巅峰绝诣。

开篇法则:开篇是如何阅读小说的第一课。

一本小说从一开始就向读者施加魔力,读者也从一开始就向小说施加魔力。如何通过第一页、有时是第一段、甚至是第一句就降住一本书?

就用降龙十八掌从18个角度对一本书进行理解,和作者进行一次不期而遇的交谈,小说在此重生,生命有机会到达了我们去不了的地方,体验我们不可能过的生活。(文体、腔调、情绪、措辞、视角、叙述的在场、叙述的态度、时间框架、时间的掌控、地点、母题、主题、嘲讽、节奏、步速、期望、人物、导读。)

《鹿鼎记》开篇

北风如刀,满地冰霜。

江南近海滨的一条大路上,一队清兵手执刀枪,押着七辆囚车,冲风冒寒,向北而行。

前面三辆囚车中分别监禁的是三个男子,都作书生打扮,一个是白发老者,两个是中年人。后面四辆囚车中坐的是女子,最后一辆囚车中是个少妇,怀中抱着个女婴,女婴啼哭不休。她温言相呵,女婴只是大哭。囚车旁一清兵恼了,伸腿在车上踢了一脚,喝道:“再哭,再哭,老子踢死你!”那女婴一惊,哭得更加响了。

离开道路数十丈处有座大屋,屋檐下站着一个中年文士,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那文士见到这等情景,不禁长叹一声,眼眶也红了,说道:“可怜,可怜!”

农小孩问道:“爹爹,他们犯了什么罪?”那文士道:“又犯了什么罪?昨日和今朝已逮去了三十几人,都是我们浙江有名的人,个个都是无辜株连。”他说到“无辜株连”四子,声音压得甚低,生怕给押囚车的官兵听见了。那小孩道:“哪个小还在吃奶,难道也犯了罪么?真没道理。”那文士道:“你懂得官兵没道理,真是好孩子。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

1.文体:惯用短句,叙述非常简单,基本没有修饰语,但是在体现人物情感的地方,却多用叠词、连词,着了重墨。叙事的简练与人物情感的欲说还休形成了鲜明的冲突,为全书奠定了主基调。

2.腔调:金庸先生的书,充满了对恃强凌弱的讥讽,体现了正真的侠义精神。如文士的“可怜,可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鹿鼎记》名字的来由,在此呈现,这不是韦小宝与7个女人的事故,这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情绪:看这段叙事,白发、女婴、无辜株连等语,这些词的着眼,既是描写客观现实,但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现实,充满了一种悲天怜人的情怀。

4.措辞:本书措辞如同绵里藏针,极其朴实,如“再哭,再哭,老子踢死你”,这就是日常的俚语,基本没有形容词,但在这平静的外表下却有着一种含而未露的感觉,北风如刀,人为鼎锅,我为麋鹿。不知不觉,刺入读者内心。

5.视角:限制叙事,从这个文士的回答,体会到了对无辜株连之人的同情,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满,如同身受。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也许没有产生这种感受,但是决不怀疑文士的内心感受是如此的真实。

6.叙述的在场:金庸先生还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在场,文士、农小孩、清兵,对同一场景,三个不同叙述,宣告了叙述者是故事的深度参与者。

7.叙述的态度:叙述者在看待事情的发展上,是直率且感情投入巨大的。

8.时间框架:“北风、清兵,昨日和今朝已逮去了三十几人,都是我们浙江有名的人,个个都是无辜株连”,这几个点对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有了非常具体的描述。

9.时间的掌控:小说的时间流动缓慢,在囚车冲风冒寒,向北而行的过程中,清兵的一声骂,就产生了一段较长的对话,时间在此停顿。

10.地点:江南近海滨的一条大路上,故事缓缓铺开,在这里,清朝的控制还不高,处于一个高压打击时期,民众尚未驯服,故事即将开始。

11.母题:人为鼎锅,我为麋鹿,《鹿鼎记》,写作的动机交代的非常直接。

12.主题:就是道理,文士说“你懂得官兵没道理,真是好孩子”,什么是道理,这个道理其实就是作者的道理,不持强凌弱,更要打抱不平,这既是道理,更是侠之所在。

13.嘲讽:从这短短的一个片段,作者在嘲讽、慈悲、淡然之间摇摆。既有看破红尘的透彻,也有有血有肉的情感。

14.节奏:行文如同隶书,简短、直率、古朴,却在用情处着重笔。北风如刀,满地冰霜,再哭,再哭,可怜,可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开篇读者有什么情感不重要,却在这言简情浓的叙述中,读者清楚了要进入的情景是什么样子。

15.步速:押着七辆囚车,冲风冒寒,向北而行,这个事情本身是非常紧急的,但是在作者的控制下,把再哭,再哭的急躁转化为了可怜,可怜的浓郁和悠长,不再匆忙。

16.期望:作者期望能对人为鼎锅,我为麋鹿这种局面有所改观。 时代变了,有些东西却难以改变,对大部份读者来说,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更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次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实现了完美交融,“侠”即将出现。

17.人物:这几段词不多,却出现了较多的人物,参与对话的也有3个。这体现了作者的风格长于人物刻画来推动故事发展。

18.导读:这个开头有人物、叙事态度、文体、措辞、阶级及社会背景,书名由来等等,如同马步冲拳,直取中宫。字简朴,情直率,意透彻。这里没有出现主角,但是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来,即将出现的主角出身绝对不好,是弱者的范畴,是“鹿”,这是一个咸鱼翻身的故事。但是人为鼎锅,我为麋鹿,也预示着结局的无奈,历史在一直重演。

相关文章

  • 18个角度读小说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中提到了一种武林绝技:降龙十八掌。天下阳刚之至,外门武学中的巅峰绝诣。 开篇法则:开篇是如何阅...

  • 为什么读书

    生命需要沉淀的重量,是思考的重量。读小说则能心有所安,学有所用。 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读小说没有显而易见的收获,不...

  • 揭开小说的神秘面纱――读毕飞宇的《小说课》

    平时我们读小说,往往只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完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命运就算自己读完小说了,小说中到底有什么秘密,为什...

  • 让《小说稗类》带你换个角度读小说

    在这里,我要先提一个问题——你知道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吗?答案A:为了捍卫他的真理,被判饮毒自尽;答...

  • 从审美角度读小说《永无岛》

    《永无岛》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寻虎老师。 该篇小说是采用意象写法。通篇用平铺直叙,用大白话写场景。 翻过荆棘丛生...

  • 一种读书方法

    读书时可以换不同的视角来读,比方读一本小说,读第一遍时注重情节,读第二遍时就从民俗和历史角度入手,读第三遍时比较它...

  • 共修营11: 故事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昨天开始看一本日本小说,第一次带着学习创作故事的角度去细细地读这部小说。这一次读的感觉与以前完全不同,以前作为读者...

  • 《秘密》——40岁的婚姻

    《秘密》,作为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许多读者都喜欢从推理小说角度去解读,“阴谋论”分析直子,也是不少读...

  • (闪小说)角度

    三八妇女节前昔,妇联准备组织一台以此为主题的晚会,通知在二月份就下达到有关单位和团体了,各单位自然不敢马虎,认认真...

  • 我的阅读经历

    阅读严肃小说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世界。由这想到,一些牛人是不推荐读虚构类小说的,觉得这对生活没有多大改变。 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个角度读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ij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