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三年(1508年)正月初一,王阳明正式启程上路,过衢州、入江西南昌、新余、宜春、萍乡,再入湖南醴陵、长沙,过洞庭、湘江、沅江,最后进入贵州境内,过平溪卫、清平卫、兴隆卫、平越卫。历时两个多月,于三月上旬到达龙场驿。
从出发到龙场,王阳明一路并不寂寞,甚至可以说有点逍遥,他访故旧老友、晤谈各地官员(太守、参议、佥事等),游览自然胜景、寺庙古迹,拜谒濂溪祠,探访李靖遗迹,凭吊屈原。一路唱和,留下大量的诗歌和辞赋。
想来龙场驿并没有像样的馆舍,王阳明只好结草庵以居,不久觅得东峰古洞,易名“阳明小洞天”,并辟为居所,小洞天可容百人,阳明又筑“玩易窝”,在其中读易经,玩易卦,并乐在其中,他曾抚几而叹:“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山中缺粮,王阳明又开始学习农艺,躬耕南亩。
虽僻居瘴疠之地,仍有陈凤梧、吴世忠等人来函请教学问,王阳明都一一作答。四月,王阳明便在龙场建起了“龙岗书院”,诸生咸来受学,入夜讲学不辍。书院内设“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并分别作记。
《何陋轩记》云:“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辩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观之道略俱。...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谓欲居也欤?...”
《君子亭记》云:“阳明子既爲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驾楹爲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
《宾阳堂记》云:“传之堂东向曰宾阳,取尧典寅宾出日之义,志向也。”
书院中又另起起居之所,名“西园”,阳明《西园》诗云:“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王阳明还为书院制定了《书院教条》,并作《龙场生问答》(另文介绍)以明其志。
王阳明身为贬谪之身,在官场上仅仅是一个不入品级的驿丞,但与贵州当地的各级高官都有往来,无论关系亲疏,人家都很敬重他。
当时的贵州按察副使兼提学副使毛科(字应奎)也是余姚人,他来信聘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王阳明谦恭的婉言谢绝了。次年四月毛科致仕,继任提学副使席书再请王阳明到文明书院讲学。
五月,毛科建成“远俗亭”作为自己的闲居之所,请王阳明作记。王阳明在《远俗亭记》中说:君子之行也,不远于微近纤曲,而盛德存焉,广业着焉。是故诵其诗,读其书,求古圣贤之心,以蓄其德而达诸用,则不远于举业辞章,而可以得古人之学,是远俗也已;公以处之,明以决之,宽以居之,恕以行之,则不远于簿书期会,而可以得古人之政,是远俗也已。苟其心之凡鄙猥琐,而徒闲散疏放之是托,以爲远俗,其如远俗何哉?昔人有言:“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
宣慰使安贵荣翻修象祠,请王阳明作记,并馈赠粮食柴薪、鞍马金帛。安贵荣又建议朝廷减驿,对平定苗民骚乱事件态度消极,王阳明都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故事生动有趣,另文讲述。
六月,王阳明作《龙冈漫兴五首》,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
另有《老桧》诗:
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
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
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
何当移植山林下,偃蹇从渠拂汉苍。
这期间,王阳明生了一次病,大概还挺严重,当地人就要请巫医给他治病,他拒绝了,并写了一首诗说,虽然听说过郑国大夫郑良霄(字伯有)死后变成厉鬼的传说,但依然认为子产所谓人死魂魄不散的说法是可笑的。
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思州守遣人来龙场凌辱阳明”,然后被龙场书院诸生打跑了,毛科来信劝王阳明上门向太守认错。
事实不是这样,问题就出在断句上。事情的原委是,思州太守李概派人来龙场书院办事,来人狗仗人势,要求王阳明给他们下跪行礼,激怒了书院上下,结果被打了一顿,这些人回去向李概告了王阳明的黑状,李概就向上级贵州巡抚王质(字上古)进行了汇报。毛科知道了这件事,出于好意,来信陈说厉害关系,劝王阳明上门认个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王阳明便给毛科回了一封信,这封信非常有名,亮明了王阳明做人的态度,他说:“苟忠信礼义之不存,虽禄之万锺,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爲福也。”
据贵州通志记载,思州守李概,行政宽大,惟务绥怀,时有枯榴复荣之异。
而王阳明三月初到贵阳,便拜访了巡抚王质,两人相谈甚欢,所以王质也断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派人要求王阳明认错。事实上,王阳明在接到毛科的信以后,七月又去了一趟贵阳,消除了误会。王阳明做事,既讲原则,有十分圆融平和。
王阳明这次来贵阳,主要的原因是应席书之邀,亲临文明书院讲学。
在此期间,王阳明还拜访了贵州布政使参议胡洪(字渊之)。王济(字汝楫)以监察御史巡按贵州,王阳明为王济的《文章轨范》一文作了序,贵州官场同僚相与唱和王济的《恩寿双庆诗》,王阳明又为之做了后序。
贵州按察使张贯(字一之)因得罪权阉刘瑾,左迁云南参政,王阳明作诗为他送别。
王阳明还凭吊了同年进士詹恩之墓,并为他的母亲写了墓志铭。又应书院诸生之请,为阳朔知县杨敞(字尚文)作墓志铭。
直到九月份,王阳明才离开贵阳,返回龙场驿。文明书院的主讲徐掌教来信以诗叙旧,王阳明有答诗。十月,为曹琳写墓志铭,十一月为刘天麒(字仁徵)撰写祭文。八虎事件中,刘天麒下诏狱,王阳明下锦衣狱,后同被贬为驿丞,刘为安庄驿丞,如今死于任所。太学同学黄澍(字文泽)赴云南姚安任知府,顺道来访王阳明,王阳明为之作赠诗。
王阳明文采飞扬,他为人作记写序,都很好理解。但为什么这么多人请他写墓志铭呢?除了以上的原因,我妄加揣测,可能是朋友们对他进行经济资助的一种方式。大文豪韩愈将谀墓作为生财之道,王阳明虽不齿于这样做,但此类润笔费想来是天经地义的。
年末,王阳明作《论元年春王正月》、《士穷见节义论》,可以视为王阳明到龙场一年的思想回顾和总结,另文简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