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际关系陷入僵局,各方互不相让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想起这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03941/5f09dafc7d867d3d.jpg)
这里的“忍”和“退”其实就是一种让步,让步是一种人生智慧,它不是牺牲利益的单方付出,而是一种表达诚意的姿态。通过让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冲突,避免不良情绪的传导,甚至在某些时候,微小的让步也能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
说到底,让步是先给予、后索取的策略。比如,在谈判中,僵局的打破往往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巨大的突破,而只是一方先做出了细小让步,不仅彰显了强大的诚意,同时获得了对方的好感。这样很容易达成一致,签下合约。
这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一旦接受了对方的好处,哪怕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的恩惠,也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并未付出代价就得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心中会觉得亏欠,过意不去,当对方再提出一些要求时,便难以拒绝。
想要快速赢得人心,有时只需做出细微的让步,效果却比做出较大的让步更加令人满意。
当然,作为一种高级的处世智慧,并不是所有的微小让步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技巧把握不好也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让步的时机、幅度及心态的把握和表达都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与艺术。
让步的时机选择
所谓让步的时机选择,其实就是应该何时做出让步的问题。让步不同于宽容让步是一个有舍才有得的过程,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里的“舍”就是下一步钓鱼的诱饵,因而一定要舍在明处。
让步的幅度
如同前面的实验中提到的,让步的幅度不能太大,所谓细小让步定律就是用微小的让步换取数十倍的利益。让步过大或是无原则的妥协,并不会带来明显的信任,反而会让对方产生疑问,开始怀疑合作的前提、基础,滋生出更多的不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讲,让步不能过大,即使一次微小让步不能令对方满意,可以采取细水长流的策略,缓慢地做出多次微小让步,但是一定不能做出一味妥协退让的姿态。
让步的心态把握
当双方发生意见冲突的时候,无论是拂袖离去,偃旗息鼓,还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是下策。此时如果能在姿态上稍稍缓和,对对方观点表示认同,平静、耐心地听对方说完,再有针对性地介绍自己的观点,会比大家唇枪舌剑的乱吵一通效果更佳,或许对方会在理智思考后改变态度。
有策略也要有原则,需要让步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该让步的时候也要坚持到底,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对方认为双方合作的基础即最初的条件是合理、可接受的,那么此时的让步就具有实际的意义,而且很可能加速协议的达成相反,如果对方一直认为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不负责任、没有根据的,那么即使让步和妥协也只能使对方更确信这种观点,此时或许唯有坚持能赢回一份信任。
来自圈中:中国创业圈
圈 主 :懒 人 四 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