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因尝试织毛衣以失败告终而在微信上和妈妈发牢骚:“妈,我怎么就是不会织毛衣啊!”她回复我:“笨呗。”
我知道我妈可能只是随口一句玩笑话,但我在那一瞬间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怒火中烧。你可能说我矫情,就因为这点破事儿和自己亲妈生气?
针不是扎在自己身上,你真的很难体会这其中的疼痛。
01
自我上学起,我就被妈妈贴上了标签:笨。这个标签伴随我近三十年,尽管如今我已有了反抗的觉知,但在某些情境下,我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默认了这个标签。
小学时期每次数学考得差,老师让我妈去办公室谈话,我妈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我家这丫头脑子不好,特别笨”。
这句话就像是给我判了无期徒刑,让我永世不得翻身。
在学生时代,每次大大小小的考试考砸了,我妈总是给老师一边陪不是,一边重复老掉牙的那句话:“这孩子笨啊,学不好”。
偶尔几次我妈没在老师面前说这句话,我反而惶恐不安,直到最终听到这句话时我才算舒了一口气。
生活中我的“笨”被我妈诠释得酣畅淋漓:
数学习题做不好,我妈说:“你怎么这么笨啊?”
吃饭吃得慢,我妈说:“吃饭都比别人笨吗?”
拿了三好学生奖状,我妈说:“哟,这么笨都能拿奖状啊!”
我爸生气的时候经常说:“真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你到底能干什么?!”
对呀,我这么笨,我什么都不会做。
高考失利,我妈劝我复读,我哭着求她:“放过我吧,我真的太笨了,我不适合读书。”
我顺理成章地放弃数学试卷上最后几道题目,连题目都不看一眼。
我理所当然地拒绝和朋友们玩桌游,在我心中那是费脑子的游戏。
我甚至不敢接受高薪的offer,因为我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你这么笨,一定不会成功。”
02
在远离父母的城市里,我接触到了缝纫,技艺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夸我心灵手巧,夸我聪明(尽管我现在仍不愿相信这种赞美),我猛然顿悟:我笨或不笨,和智商无关,和对自己的期待有关。
童年时期我有一个山寨芭比娃娃,我每天的乐趣就是躲在屋子里给娃娃缝衣服,简单的一块布,对折,缝合,娃娃的裙子就做好了。一针一线给我带来的乐趣无以言表,但我得把这份喜悦藏着掖着,因为我爸特别反感我做这种“婆婆妈妈”的事情,每次被发现后都会招来一顿骂。
我二十四岁那年,无意中看到网上的手工材料包,忍不住买来研究。做了成品之后发朋友圈,引来朋友们的点赞和夸奖,我又加入了手工群,开始正式玩起了缝纫。
玩缝纫并不是顺风顺水,在最初经常有沮丧的心情,每每在我遇到困难时,群里的前辈们都会鼓励我继续走下去。我痴迷于手工,周末在缝纫机前可以坐上一天,夜里通常因为没完工而不愿意睡觉,上班空闲时间我也全心在网上钻研各种教程。
渐渐的,我的作品开始有人愿意买单,开始有人想跟着我拜师学艺,我在缝纫的世界里收获自信,我爱死了手工给我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尽管有时我也会气急败坏地拆一个不完美的作品,但我心里清楚:我可以,我真的可以。
在一个没有被束缚的世界里,我有无限种可能。
03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父母给孩子这样贴标签:
“胆小鬼!”
“女汉子!”
“淘气包!”
孩子是这个世上最聪明的精灵,他们通过观察父母的神情,体会父母的语气,吸收来自于父母对自己的认知。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它表明: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父母正是孩子第一任最喜欢、最钦佩、最信任和最崇拜的人,而贴标签就是无形中的暗示。父母给孩子贴标签,就相当于对他进行了角色塑造,他们按照你设定的角色去表演,演着演着,孩子真的会朝那个方向去发展,哪怕他原本并不是那个样子。
04
关于给孩子贴标签,著名脑科学育儿专家Dr.魏给出这样的建议: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僵化的标签,试着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什么是发展的眼光呢?就是我们在描述孩子的时候,不要再用“他很。。。”这种句式,改用“在……情况下他倾向于……”这个句式,就是对事不对人的道理。在这个问题里,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说“孩子很淘气”,可以改说“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孩子容易哭闹”,这样描述问题之后,我们也能理智下来,下一步可以分析问题的源头所在。
我感恩父母生我养我之恩,对于曾经他们给我带来的痛苦我选择遗忘。如今我已为人母,在养娃的道路上如履薄冰,为了避免让他成为曾经的我,为了让他拥有更美好的人格和更完美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