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堂内外,讲台上下文艺调频文艺花园
【课堂笔记】散文创作|缘物抒情言志的角度

【课堂笔记】散文创作|缘物抒情言志的角度

作者: 江岚_美国 | 来源:发表于2021-05-07 01:15 被阅读0次

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是为“托物言志”。这个的“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传达作者个人的志向、情趣、理想或追求。借此“物”的某些特性来表达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是为“咏物抒情”。

简而言之,“言志”表达的是“思想观点”,“抒情”表现的是“情绪”。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创作中很难截然分开,更常见的是二者结合而主题偏重其中之一。文字或直白或含蓄,都必须借助对客观的“物”的描写。

这种“描写”不是泛化的,而是必须通过强调某种具体的形象,达到暗示特定的事理或情理的目的,以完成或言志或抒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惯用的文学表现手法,“以物征事”,通常称为“象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是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涵去设定的,引导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其中的“情”或“志”。另外,文化传统习惯、社会习俗所决定的众所周知的象征物本体,其特定的意蕴不宜打破。如果要打破,则必须设立具有深刻寓意和强烈说服力的象征意义。

相关文章

  • 【课堂笔记】散文创作|缘物抒情言志的角度

    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是为“托物言志”。这...

  • 郁达夫散文推荐

    《郁达夫散文》: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

  • 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

  • 郁达夫的散文

    《郁达夫散文》: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如此种种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

  • 散文二篇 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8上语文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背影》写人记事;《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昆明的雨》写景抒情;《散文二篇》则是...

  • 用这几招搞定托物言志作文 提升你作文新高度

    是不是写不好写物的作文? 那我们来讲讲如何写借物抒情或者托物言志的散文。 其中,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写物的目的是什么...

  • 苏轼的这首诗这首词,讲穿人生是怎么回事,告诉你即便“此身我有”,

    诗歌以抒情为主。古人说“诗言志”,又说“诗缘情”,“志”为情志,包括理想和情感;“情”为情感。但抒情和说理并不矛盾...

  • 共读《朝花夕拾》秋夜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意境独特的散文。它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

  • 西窗杂谈:谁复挑灯夜补衣

    “诗缘情”一词出自陆机的《文赋》“诗缘情而绮糜”。“缘情”就是抒情,指内容而言;诗的特点是抒情,这比“言志”的提法...

  • 《一棵小桃树》教学反思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笔记】散文创作|缘物抒情言志的角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xk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