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我因为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所以很怕别人问我一些问题。
“唉,你看,我最近是不是胖了?”
“你觉得我刚买的这条裙子好看吗?”
“我男朋友又扔下我去喝酒了,你说要不要索性分了算了?”
……
这些问题一律让我倍感为难。说实话吧,总觉得听者听起来不舒服,虽然他们说“你说实话哈,没事。”那如果你真说了实话,对方的脸马上就放下来了。所以,当我大一入学军训,因为动作标准被教官选为“监督者”时,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是好事。“监督者”就是不训练,站在一旁看着大家训练,看到谁做得不好就要去给他指出来。
一开始我就在旁边站着,基本没挪过。因为我想,大家一开始谁都不认识,我却上去就说“你这个动作做得不好啊”,这不是亲自把自己的第一印象破坏了嘛。但我一直站着也有个问题,教官就说了,“你别老站着啊,这么多人做得不好,你过去说下!”我为难的呀,只好假装走两步、晃两下,最后选择了室友下手。
怎么才能更好地和别人说出让人听了不会不悦的建议或意见,在我看来,一直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儿。直到前两天,看了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才恍然大悟,有的时候忠言之所以逆耳,是因为少了一些言语前提,以及混淆了观察和评论、请求和命令。
《非暴力沟通》中的暴力并非指大喊大叫、言语尖酸刻薄,而是指说出有可能伤害到对方的话即为“暴力”。
“你真的要减肥了!”
“我觉得这个颜色不太适合你。”
“你要去土耳其旅行?你是要去打仗吗?”
……
请你仔细回顾下,在现实生活中,你是不是也说出了不少这样的有些伤人的言语。可能在你看来,说这句话的时候完全无心,但是你言语上的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说出的评价和结论,都会给人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暴力”。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把非暴力沟通分为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其中,观察很容易和评论混淆,请求又很容易和命令混淆。
“从小到大,你就总是吊儿郎当、不求上进……”一位母亲如果这样对儿子说,儿子就有可能感到愤愤不平,觉得母亲一直陷入了给自己贴的标签里。这样的表达确实有失偏颇,因为“总是”一词和“从不”等词一样,带有明显的评论色彩。但倘若这位母亲说“你曾经逃课两天去旅游去了。”这就是观察,更能让人接受,因为这描述的是事实。
所以当我们想抱怨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应当用“观察”的句子而不是“评论”。如果我们总是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就会倾向听到批评,总觉得你在挑他们的刺,那么最后的沟通往往会不欢而散。
那怎样提出一个建议或意见,甚至成功说服他人呢?我们就可以用《非暴力沟通》里推荐的四要素结合的“强力胶”方式。
例如,你想让男朋友或老公多花点时间陪你。首先,你应该如实地表达你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则要说明,你是因为有着怎样的需要/愿望,导致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所以你可以这么开始,“我们一周就见一次,有的时候还见不到一次,我感到挺难过的。”接着,告诉对方你的需要和请求。“我想要更多的和你在一起,我希望我们每周至少能见上两次。”之后再请求对方的反馈,确保他们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说上一句“可以吗?”或是“你觉得呢?”到这里,你想要抱怨对方陪你时间太少的意见就提完了,但这些语句并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分析一下,“我们一周就见一次,有的时候还见不到一次。”是观察;
“我感到挺难过的。”是感受;
“我想要更多的和你在一起”是需要;
“我希望我们每周至少能见上两次,你觉得呢?”是请求。
其中,感受很重要,有时直言意见之所以会引发争吵,就因为忽略了这个环节,更糟糕的是,还把意见用“命令”而非“请求”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比如夫妻俩吵架,太太直接对先生说,“以后你一下班就给我回家,别去外面‘花天酒地’!”如果先生没答应,他还会遭到太太更为严厉的批评和职责。这就是“命令”而非“请求”。
当请求没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是否批评和职责,就是区分请求和命令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其实,太太就是想先生早点儿回家。如果换成“感受+需要+请求”的方式,先生说不定就答应了。而一上来就“命令”,他可能就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对于说话人来说,反正最终只要达成目的就行,何不用成功概率更高的方法呢?你说是吧?
—END—
相关内容分享: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发送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South_Lin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正过着白天写公文、晚上写故事的生活。
网友评论
公式: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观察:很敬佩作者,能坚持更文。
感受:有时候看你的文章,有些不一样想法的地方会话说
需求:想产生想法上的碰撞,于是会评论你的文章,但绝对没有诋毁的意思
请求:请你相信我不是什么坏人,不要因此不开心
观察:你的手摆的比其他人高
感受:这样让你看起来不是很帅
需求:我想教官应该想看更帅的你,当然我也是
请求:你能不能满足我的心?
这么搞会不会挨打?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表达出来,差距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