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人物
如果你是赵括,怎么做能够挽救命运?

如果你是赵括,怎么做能够挽救命运?

作者: 负反馈电池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08:12 被阅读25次

    “纸上谈兵”是中国最耳熟能详的典故之一,提起赵括,大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一个只知道理论、不懂实际的书呆子形象。

    但大家的印象是错的,至少赵括并不是书呆子,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武将。

    证据就是赵军被围长平40余天,弹尽粮绝,却并未发生哗变,反而在赵括指挥下轮番列阵冲击秦军包围圈,给秦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如果是书呆子,别说领兵进攻,就是把四十万军队稳住都不可能。

    而赵括,已经做到了一个年轻将领的最好。换句话说,有谁在那个位置上,可以干的比赵括更好吗?

    最近几年穿越题材流行,但没有那种穿越过去、逆天改命的题材。今天大家可以发挥一下,如果你穿越回古代,到一个历史著名败将身上,比如说,赵括先生,那怎么可以挽救命运,避免成为历史著名笑柄呢?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呢。

    在我看来,赵括至少有四次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挽救的几率会越来越小。

    00 第0次机会:不当武将不就行了?

    我在本次论证中,只说挽救赵括的命运和声誉,至于秦国和赵国怎么样,暂不关心。

    一定有人抬杠,说比如赵括没有出生或成为女子、或者成为文人不当武将,这样不管赵国灭不灭,他都不会领军,即使身死,也不会成为历史上的著名笑柄了。

    我承认存在这种可能性,这是挽救命运最容易的做法,但这样一来缺少了话题性,不值得探讨,但我还是把这种可能性列在这,作为第0次机会。

    真正值得探讨的是,时作为赵奢之子、年轻武将、战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赵括怎么才能避免悲剧命运。

    01 第一次机会:让赵国君主不要打长平之战

    说这一点可能有人不服,不打长平之战怎么可能,秦军逼到家门口来,赵国都要灭了!

    但在我看来,这可是赵括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如果长平之战打不起来,赵括就不会领军,也就不会中白起埋伏,葬送四十万大军。

    而且,更重要的是,长平之战可能根本没必要打。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让我们看一下长平之战发生的背景。

    战国后期,秦国一家独大,“远交近攻”逐步蚕食邻国的土地。这个邻国,具体说来,其实就是韩国和魏国。

    虽然楚国和赵国也跟秦国接壤,但国力还算可以,能抗住。而韩、魏国力太弱,完全不禁打。看看历史上的记载就知道这俩国多惨了:

    公元前268年,秦攻魏,占领怀邑。

    公元前266年,秦攻魏,占领邢丘。

    公元前264年,秦攻韩,白起拿下了韩国重镇南阳,将大军挺进太行山脚,封锁了太行山道。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白起再次拿下韩国重镇野王,彻底将韩国南北分割,南边的中原地区和北边的上党地区被拦腰截断。

    这俩哥们,真让人同情。

    公元前262年的这次进攻,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长平之战前的态势

    如上图所示,韩国分南北两个部分,中央交接处非常狭长,秦国看准这一点,攻占野王,将韩国南北彻底分割。韩国一溃千里,此后秦军北上,准备吃掉孤立无援的韩国北翼、山西高原西南角,著名的上党高地。

    但不巧,此时的上党郡守是个顽固的反秦分子,觉得祖国韩国没指望,自己又干不过秦国,眼珠子一转,于是上党郡整体投降赵国,把赵国拉下了水。

    赵国国君是孝成王,也颇具雄心。他肯定是想拿上党的,毕竟送上门来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但朝堂反对意见很严重。

    注意,此时赵括的第一个机会来了。

    朝堂上最主要的反对力量是孝成王的亲弟弟赵豹,时任丞相。赵豹说秦国虎视眈眈,一定会在上党跟我们死磕,我们暂时还没有力量对抗。冯亭把上党给我们,说不定是韩国引祸北上的阴谋,大王不可不察!

    亲弟弟都这么说,应该很有道理,所以如果我们穿越成赵括,一定要支持宰相。这样的话,长平之战就打不起来,赵括也就不会领兵对阵白起。

    当然,历史上赵王没有听赵豹的,而是去询问平原君赵胜的看法。赵胜说上党是赵国西南最重要的屏障,一定要拿下,这样才有与秦国争霸的资本。

    而且,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赵王心动,决定接纳上党。如果此时你是赵括,没有劝动赵王,那最好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没了。

    因为秦国随后就杀到了。

    让我们思考一下赵国如果没有接受上党,历史会怎么进展。

    我们知道,秦国制度最先进,国力越来越强,秦国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必然进程。按照发展规律来看,如果上党被赵国放弃给秦国,秦国会愈发强大。

    但赵国也不会亏很多,毕竟赵国国力第二,没有上党,再撑几十年也没问题,不至于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沦为二流国家。

    而且还说不定能拖到秦国犯错,自己有复起的机会。当然这种几率较小,因为后来的几个秦王,直到秦始皇都很英明。

    打个比方,当时的六国面对秦国,犹如得了晚期癌症的病人。赵国接受上党,是立刻跑到手术台化疗,看似效果拔群,但对身体损害更大,可能死的更快;不接受上党呢,类似于保守疗法,能多拖一段时间。说不定等到科技进步,能治愈癌症了呢(几率同样很小)!

    不接受上党,秦国得大利,赵国受小害,而利益受损最大的,还是韩、魏这俩难兄难弟,因为秦国更强大了,它俩死的更快。所以上党让给赵国的策略,还真有可能是韩国的阴谋

    02 第二次机会:寻找其他国家当帮手

    挽救赵括命运的第二次机会,是秦赵两军对峙时,找其他国家当帮手。

    先看一下长平之战的进程。

    秦国派出将军王龁,领兵占领上党西侧,向赵国方向进发。赵国此时的应对,是派出老将廉颇出征。

    廉颇大家都很熟了,将相和、负荆请罪,小学都学过。但在当时,除了廉颇,还有一个人呼声也很高。

    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赵括。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赵括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而是冉冉升起的将星,年轻有为,在赵军中威望很高。而且他爹赵奢,曾挽救赵国于水火,在那个血统大于一切的年代,赵括堪称青年一辈的典范。

    反而是廉颇的出征在朝中颇具争议。

    这是因为虽然廉颇在我们印象中,主要是以防守见长,但这是长平之战带来的印象;在这之前,廉颇的主要特长是进攻。他作为赵国“胡服骑射”后的领军将领,常年在大平原领骑兵作战,建立了很多功勋。

    此时的廉颇,对于防守战,还没有打出过名声。所以朝堂有人反对廉颇出征,是有道理的。

    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一点,那就是在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在赵国军中声名鹊起了,这也为之后代替廉颇出战埋下了伏笔。

    赵国国君虽然贪心,但并不傻,在这个关键时刻,他选择年老持重的廉颇,赶往前线阻挡秦军。

    廉颇干的很不错。他迅速的选择了上党地区的长平作为防守迎击的主战场,凭借险要的地形布置了三条防线,层层设防,成功防住了王龁的秦军。

    廉颇将军成功证明了自己身为名将的能力,作为骑兵将领他是最锋利的矛,作为守军将领又成为最坚固的盾,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绝非浪得虚名。

    廉颇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拖字诀,待你秦军粮草耗尽,肯定主动退兵。这一招很有效,秦国内部渐渐出现反对声音,看来秦兵退兵在即。

    长平之战态势图

    但廉颇漏算了一点,因为赵国比秦国更难受,在秦国有迹象要退兵时,赵国已经撑不住了。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廉颇是出色的将领,但不是出色的政治家。

    当时秦国和赵国的差距,应该跟现在美国和中国差距差不多。战争就是打后勤,战争就是打经济,弱国是没有资本跟强国拼的。弱国想赢,只有一条,就是把战场设置近一点,凭主场之利拼一把。

    但要命的是,长平这个地方,虽然离秦国很远,但离赵国也不近,这让两国的财富消耗迅速。

    为什么说距离远,财富消耗就快呢?借用一下《孙子兵法》,“千里馈粮,二十至一”,如果往千里之外运送粮草,二十石才能运到一石,其他都被运粮的人在路上吃掉了。而对四十万大军运粮,还坚持两年多,真是难以接受。

    作为较弱的一方,赵国是拖不过的,而且当年又逢大旱,粮食无收,再打下去国家要破产了。朝堂内部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国君孝成王必须也想要求变。

    僵持时刻,一般是弱者首先求变

    这其实是后续廉颇被赵括代替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有些人记载的反间计。

    手下给孝成王提供了四条计策:1. 御驾亲征;2. 说和秦国3.联络齐楚等强国共同反秦;4.主动进攻拼一把。

    第一条,御驾亲征肯定不行,这么危险的地方,面对虎狼般的秦国,国君不是专职将领,去了还能比廉颇做的更好?说不定死的更快。

    第二条,说和秦国。有机会,但很难,因为秦国很生气,就是想干死你,除非把上党给我,要不免谈。但国君又舍不得上党,自然谈不成。

    第三条,在事后人看来,其实是最好的机会。

    注意,赵括挽救自己命运的第二次机会就出现在这里。战国时代是一个很混乱的时代,有秦国分化瓦解各国的连横,也有齐楚组织对抗秦国的合纵。

    在长平之战爆发时,秦国把大部分兵力征发到前线,国内空虚,如果其他国家,尤其是楚国进攻秦国,秦国必回兵救援,然后第二次“围魏救赵”也未可期。

    第二条和第三条属于外交战略,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再下攻城”,赵国的伐谋是放弃上党,赵王否决了,而外交战线是赵国的第二次机会。

    二三条相比,哪一条更好呢。明显是第三条好,除了挽救赵国,还能削弱秦国。但在当时,秦国还不是那么强大,以齐楚为代表的其他势力,更希望看到的是秦赵两国拼个两败俱伤,况且赵王这也有阻力,欠人情的滋味不好受。

    因此,赵孝成王错估了形势,做出了此战中的最大失误:派遣使者说和秦国。赵国是这么想的,如果能说和最好,说不和再找其他国家求援也来得及。

    但这一招被秦国完美应对。赵国使团到了咸阳,受到秦国的盛大招待,秦国也借此放出传言,说两国打算和好,平分上党。

    秦国这一招一石两鸟,第一,稳住了赵国,为国内变换策略、更换将领赢得了时间(此事后面再讲);第二,给其他国家发出明显信号,以防齐楚两国趁人之危。

    齐楚两国上当了,后来赵国求和不成,转去齐楚求援,被拒绝。因为齐楚得到的消息是秦赵两国要联盟,一致对外,怎么可能再帮你赵国?

    所以,如果此时你是赵括,一定要力谏赵王,首先出使齐楚,不要去秦国求和,这才是长平之战,赵国取胜的最好机会!

    如果这个机会没有抓住,赵括的悲剧命运就已经决定80%以上了。

    后人知道,赵王没抓住机会,只能选择第四条,进攻,拼一把。

    04 第三次机会:挽救赵括犯得唯一错误

    国内经济崩溃,前线还在不停花钱;各国拒绝施以援手,坐山观虎斗,留赵国一个孤单面对强秦。

    内忧外患之中,赵孝成王只有一个选择了,冲出去,拼一把。否则,国家势必会被秦国拖垮。

    廉颇是顽固的主守派,要他进攻是不可能的。说来也有趣,骑兵将领出身的廉颇,竟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防守将军,看来打仗打得多不如打得精。

    此时战前的第二人选,赵括,重新纳入了赵国高层的视野。赵括是赵奢之子,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虎父无犬子,赵括被神话成能够破秦的唯一人选。秦国也在此时使出反间计,大肆宣传廉颇老了不敢出击,这就要投降的流言,并旁敲侧击秦国人现在想起赵奢来还害怕,他儿子赵括就带有着优良的抗秦基因,天生就是秦国人的克星。

    害怕焦虑之中,赵王下令,赵括代替廉颇,全权指挥长平战役。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但此时不同,赵国换将是逼不得已,即使廉颇再善守,后方都要破产了,前线能怎么办。

    而且,特事特办,你看此时的秦国,也换将了。

    秦国的换将跟赵国不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赵国更换廉颇,是明文张榜,大张旗鼓,各国都收到了信息,等于公开声明我赵国要进攻了,而且换上的赵括,并无大军团指挥经验,这一招就落了下风;秦国不一样,秦国是秘密更换主帅,“胆敢泄露军情者杀无赦”,赵国并不知道秦国要改变战略。而且,秦国更换的主帅,是中国历史上能排在前三的将军,还是某历史记录的保持者。

    武安君白起。冷兵器时代杀人最多的将领,号“杀神”。赵括打白起,胜利的几率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

    赵括此时凶多吉少。背后的赵王急躁不安,不断催促攻击,刚上任的参谋班子也谋求速战,而且赵括自己,也有心跟秦国来一场。

    前方的白起狡猾无比,摸准赵括的命门,不断派小股军队引诱,并排出奇兵准备占领赵军身后的关隘。

    其实当赵王用赵括替代廉颇时,赵括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但要让赵括非要找什么获胜机会的话,就是派小股兵骚扰,主力部队继续坚守,但显然赵王不允许,赵括自己也不允许。

    终于,在秦军不停的引诱之中,赵括铸成大错。秦军派出挑战的军队,都是打几下就败退,不断重复,于是赵军及赵括逐渐骄纵,以为秦军战斗力不过如此。在一次打退秦军大股部队后,赵括命全军全线越过战壕,进入秦军本阵,白起见赵军中计,命令奇兵占住隘口,借地势终于四面合围。

    这次合围很了不起,因为此时赵军有四十万,秦军不会超过40万,兵法云“十则围之”,十倍才能合围,白起用一倍的兵力,就把赵括围住了,真是厉害。

    如果赵括没有被引诱,继续坚守阵地,那么即使后面战败,也不会输的这么惨。这次机会不知道有谁能把握住。

    04 第四次机会:死地坚守,不要冲动

    被围之后的赵括,可谓进入绝地,但此时的他还有最后一点机会可以争取。

    前文说过,十则围之,秦国兵力跟赵军相当,围困实际是个很危险的战术。

    因为,人数不够。被围的军队,往往会爆发惊人的战斗力,“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大都会集中力量,选择一个地方突围,很难防守。

    围困的就不一样了,要处处分兵把守,不知道哪里就有漏洞,而且也不如被围的斗志高。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往往堵不住突围的敌人。

    但被围的军队有个致命缺陷——粮草。被断了粮草,无法长期坚持,只能被全歼,秦军就是赌这个。

    为了突围和反突围,赵军和秦国都拼尽全力。被围的四十六天内,赵括展现了一个合格将领的素质,他将士兵分为四队,轮番冲杀,给秦国造成很大杀伤。

    眼看要撑不住,白起立即向后方求援,秦昭王非常给力,给黄河以东的秦地百姓晋爵一级,火速征发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入伍,赶往长平,力图维持住这个包围圈。

    这时,赵括那一丁点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是不要冲动,继续组织军力突围。但赵括最后没有稳住,在军队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冒然亲自带队,被秦兵射死。

    为什么说赵军还有余力呢?从战后统计来看,被围后的赵军给秦军造成了很大杀伤,秦国死伤超过20万,大都是封锁困兽犹斗的赵军突围所致,白起事后总结“虽为胜,实为惨胜”。而赵军,虽然全军投降,但战斗中致死伤的并不多。

    赵括再多撑几日,再多进攻几日,说不定就会突围成功。史料记载,在赵括活着的时候,他对军队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也证明了赵括的能力。

    但他冲动出击,被射死后,40万大军瞬间就投降了,然后被坑杀。

    总结一下,赵括改变命运的四次机会,两次在战前,两次在战中,两次依赖别人,两次在于自己。

    但总的来看,赵括本人,实际上做错的并不多。我觉得在他那个位置,很少有人做的比他更好。

    但赵国还是败了,如果非要找根源的话,那就是赵国的大政方针出了问题,国力又赶不上对方,然后让赵括,近乎背了所有的锅。


    文章自荐: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是赵括,怎么做能够挽救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u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