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灵光神来之笔授之以渔
李渊:生儿莫生李世民

李渊:生儿莫生李世民

作者: 道一虚白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23:02 被阅读1090次

李渊,字叔德,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母亲是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唯一的妻子)的姐姐。他与隋炀(明)帝杨广为亲姨表,他是杨广的表哥。他的祖父叫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封爵唐国公。他的父亲叫李昞(读如同丙),北周时担任过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等官职,袭封唐国公。

李渊七岁时丧父,袭封唐国公,幼年丧父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好在他的母亲是独孤皇后的姐姐,隋文帝杨坚对待同样是少年父母双亡的独孤皇后的亲戚们很是照顾,李渊成年后,隋文帝杨坚对李渊非常信任,让他担任禁卫武官,之后又让他担任多个州的刺史。

隋炀(明)帝杨广继位后,李渊担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相当于国家的后勤副部长和武装部副部长),负责隋朝的粮草供应和保卫京都安全。

大业八年到十年(612-614年),杨广先后率领百万大军三次远征高句丽,损失惨重,无功而返,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民力,隋朝内部贵族对杨广很不满意,大隋内部开始分裂,同时大量士兵和百姓死于战争,老百姓民不聊生,土地荒芜,很多百姓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于是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隋农民起义。

在杨广这段穷兵黩武的日子里,李渊对表弟杨广的行为多有不满,一次杨广要李渊来他巡视的地方,李渊称病不去,杨广对他很不满意,对他的外甥女说:“病的要死了吗?”李渊得知后很是恐惧,终日饮酒作乐,收受贿赂,表现出心无大志的样子,用来麻痹杨广。

太原起兵

得罪了杨广,李渊被他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在山西期间,李渊击败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又成功击败突厥大军犯境,获得军功,实力大增,渐渐在山西太原站稳脚跟,留任为晋阳宫监,从此成为了太原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李渊知道杨广这种行为必定会导致隋朝灭亡,在扩充实力的同时,让大儿子李建成广纳贤才,二儿子李世民广结豪杰,为大唐的建立创造条件。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民起义席卷全国,隋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大隋帝国即将崩塌,李渊率领三万精兵,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攻打长安,发布檄文声讨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民心反叛。四个月后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读如又)为隋恭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隋恭帝封李渊为大丞相,李建成为尚书令,李世民为京兆尹,李元吉为齐国公。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在江都被手下骁果军将领(禁军)杀死,同年五月隋恭帝禅位于李渊,李渊建立大唐,正式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史称唐高祖,之后封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李渊定都长安后,国家尚未完全统一,派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人率军攻打各地方割据势力,同时征讨和抵御突厥大军。李建成率军平定了河北地区,李世民平定了西北地区,唐军抵制了突厥的进攻,最终在武德七年(624年),李渊完成了一统天下的目标。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突厥大军进攻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李元吉率军抵御突厥,秦王府有人说李建成想借机削弱李世民兵权(此话有离间兄弟之嫌),李世民于是率领手下将领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斩杀他们的所有儿子(李建成五子,李元吉五子),把他们从宗谱里除名,然后逼着李渊交出兵权,史称“玄武门之变”。之后三日,李世民就让李渊立他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626年)9月4日,李渊被迫禅让,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李渊在当太上皇的前三年,居住在太极宫,被李世民软禁,直到贞观三年后才搬到了大安宫,之后晚年生活一直在李世民的监视下,生活相当悲惨,直到死去,享年七十一岁。(详见《剑桥中国隋唐史》和《大唐创业起居注》)

李世民杀兄杀弟,诛杀十余名侄儿,逼迫李渊退位,并且篡改史料掩饰历史真相,行为令人发指。

人们常常以为是李世民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其实唐朝大多是沿用了隋文帝杨坚创立的制度,杨坚和李渊才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他们本是一家人,两人都是千古一帝,功高盖世,要不是杨广急功近利,用兵无度,动摇了大隋帝国的根基,隋朝的国力远远高于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唐朝,李世民用了十几年时间才达到了隋文帝时期的国力,第一个被称为天可汗的是杨广,而不是李世民。

至于李渊为什么会被李世民逼宫,其长子及四子,还有十个孙子为什么被李世民所杀,一些史学研究者认为,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是大唐天下的维护者,统一天下后,李渊势在削弱国内尚未完全臣服的反对势力及突厥势力,而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接触了和收纳大量非真正臣服大唐的反对势力,表面上听从李世民,实际上在搞分裂活动,那些反对势力和突厥势力利用李世民对大唐发动最后的反扑,从而发动了玄武门兵变。

李渊对形势估计错误,发现后也无可奈何,好在他顾全大局,反应迅速,与李世民达成和解,没和李世民鱼死网破,坦然把政权交给李世民,当起了太上皇,虽然李世民已经犯下滔天之罪,但是毕竟李世民还是他的儿子,还是大唐天下,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满,从大局出发,禅让是最好的选择。不然和李世民翻脸,导致大唐四分五裂,那么大唐天下又不知落入何人之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简单邂逅:李世民打仗都是身先士卒,颇得人心,到最后功高盖主,已无可加封,双方摊牌鱼死网破有其必然性。
    道一虚白:@简单邂逅 李元吉有机会射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早已蓄谋已久,怎么可能给李元吉射他的机会,完全是为了杀了李元吉编的理由。李世民的战功至少要分李建成一半,没有李建成抵御突厥和窦建德,提供后期保障,李世民能轻松攻下洛阳?
    简单邂逅:@静修_ 我不太喜欢这种反问句式。我说有其必然性,是指双方必然采取行动,至于结果,如果李元吉那一箭射中了,历史不也依然继续?如此,则历史学家一样非论李建成,理由是李世民汗马功劳,而建成竟然担忧太子之位而杀弟逼父。对不?
    道一虚白:@简单邂逅 无可加封就可以杀兄逼父?谋朝篡位?这是什么逻辑?
  • 爱名情终:隋文帝杨坚以及唐高祖李渊两人虽在位时间不长,但两人的功绩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杨坚,更可以说是“千古一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 扶青: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太宗能够听取不同意见,能够容纳政见不同者,是历史上少见的明君。
    道一虚白: @扶青 最能直谏的魏征有过评价。
    道一虚白: @扶青 也不尽然,李世民前期是能纳谏,也不是出于本心,史书只是介绍了前半部分,李世民后期的行为让人汗颜。
  • 小婷半清:厉害了,变成优秀作者了,和之前的签约类似了,棒棒哒
    道一虚白: @小婷半清 谢谢🙂
  • 嗅梅:哎!生在帝王家,也有无可奈何呀。
    道一虚白: @嗅梅 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李渊败在对李世民过于培养武力。
  • 喜乐平安_e591:生这样的儿子,光宗耀祖,多好
    喜乐平安_e591: @静修_ 那是自然
    道一虚白: @喜乐平安_e591 真够光宗耀祖的😔
  • 梗田无虚:这当爹不行啊🤔
    道一虚白: @周志建 儿子太多,管不住呀😄
  • 灵善:三国写完了写唐朝,你真行!:+1::+1::+1:
    道一虚白: @灵善 🙂读到这了。
  • 秉笔春秋吕书生:哈 你最近转战唐朝了
    秉笔春秋吕书生:@静修_ 坐等后续
    道一虚白: @夜雨凝 读到隋唐朝了🙂
  • 井底女蛙:我喜欢李世民,那个背景下也只能这样吧
    道一虚白:那你喜欢吧:blush:
  • 罕奇辣母:也许我们不能百分之百还原历史,支持你做做好的历史作者。
    道一虚白: @罕奇辣母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
  • 阿狸MoM:大凡是人都会有阴暗面 有额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哪种形式手段表现出来就决定你成为别人眼中怎样的人
    道一虚白: @阿狸MoM 说的好深奥🙂
  • 老王laowang:基本是胡说八道
    道一虚白: @老王laowang 读一下《大唐创业起居注》和《剑桥中国隋唐史》史料再说。
  • 回归零度:真相了,等我考完试,好好来扫盲一下👏👏👏
    道一虚白: @回归零度 好。
  • 一李白不白一:隋朝真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确切的说是杨坚时代,李世民跟杨坚,真的不能比!
    道一虚白: @李白太白呢 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圣之帝。
  • c1b9e318dfe8:从小被电视剧毒害的我们,一直觉得李世民所做的一切都情有可原。(直到几个月前我都还是这么认为)
    c1b9e318dfe8: @静修_ 几个月前开始看文学史。哈哈
    道一虚白: @淡淡茉色 几个月前发生了什么?🙂
  • 蓝胖说说:加油
    道一虚白: @蓝胖说说 谢谢。
  • 新醒世明言:李渊李世民都不是好鸟!
    道一虚白: @新醒世明言 🙂

本文标题:李渊:生儿莫生李世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k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