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灵光连载小说武侠江湖
[武侠]寻找大鹏(1)金鹏召唤

[武侠]寻找大鹏(1)金鹏召唤

作者: 福二姨 | 来源:发表于2017-06-10 19:08 被阅读314次

目录

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我是通过参加简书武侠专题的琅琊令活动写成的。活动要求围绕当期题目来写,文章可故事,可小说,可诗歌,体裁不限字数不限。我突发奇想要写一个长篇。说实话写的时候我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不知道下一期的题目是什么,但是无法解释的脑子里好象有一个力量在推动我一样,我成功地把第11期至第41期的瑯琊令串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对此我自己也感觉不可思议,好象出题者知道我接下来要写什么似的,小说正好30章结束,30次出题都顺着我的思路,而实际上我并不认识他们,他们也没有读过我的故事。

本次琅琊令题目为身不由己


第一章: 金鹏召唤

1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萧瓷儿呆呆地临窗眺望,心里不由自主地吟出几句诗来。

窗外,群山连绵,云深不知处。

窗下,几只母鸡带了一群小鸡来来回回,叽叽喳喳,嘻戏觅食。

想近日家里媒婆频频出入,母亲笑语盈盈,父亲开始悄悄张罗一些事情,肖瓷儿的心里感觉十分焦躁不安。

昨晚,梦里飞来一只金色的大鹏,亲热地绕于瓷儿身旁,似有邀请瓷儿乘坐之意,可是瓷儿迟迟未敢跨上其背。醒来又见母亲在迎送媒婆。

大鹏楼下村地处偏僻,与之通婚的唯有山上面的大鹏楼上村。两村之外,再无人家。若要走上官道,须得翻过三座大山。

楼上楼下两个村庄,听说早年只有两百来户人家,千把口人,但现今已增至近万人口。山上的小道也逐渐修得有模有样。以前翻过三座大山须得带足干粮走上月余,如今三日便可出得。

瓷儿平日常听人议论哪家小伙出山挣了钱发了财当了官,却没听过评论哪家小伙什么人品什么才艺的。瓷儿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由哪个媒婆与哪个小伙红线相牵,心下着实有些惶恐。

2

大鹏楼下是个古村。据村里祠堂中石碑文字记载,该村与楼上村同建于一千三百年前,可谓历史悠久。

多年以前,楼上村全都姓李,楼下村全都姓萧。都是尚武之村。李姓使刀,萧姓使棍。两姓切嗟武艺,和睦相处,通婚之史由来已久。

五十年前,高祖大昭皇帝统治中期,对武林人士实施了一些统一管理的办法,比如,要求各武林宗派上交武林秘籍,由朝庭兵部下设的国术研究司注册登记,颁发大晋国术证后可享受一定的荣誉。而对于拒不注册或上交假秘籍的,一经举报,诛灭九族。举报者可加官进爵。

正是那个时期,大鹏楼上楼下,有叶、王、范、蔡、左、祝等姓相继迁入,都是一些代代习武的家族。

萧氏一套一百零八式萧家棍法四十年前也获得了一张金光闪闪的国术证,现在还高高悬挂在客厅正墙之上。

萧家棍法甚是了得。据说萧家好几代都出过叱咤武林的高手,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下来。可如今太平盛世,习武之风已淡,连萧家老掌门萧信义也只是能将祖传棍法完整演示一遍而已,其花拳绣腿,已毫无战斗力可言。

萧家二房之孙老九,对祖上那些故事甚感兴趣。从六岁开始,老九就缠着爷爷一遍又一遍地讲给他听。

老九爷爷萧忠炅,听说还是有点工夫的。在耄耋之年,尚可平躺地上,身上压一门板,门板上立八个壮年男子,老爷子可坚持一柱香之久,站起来面不改色心不跳。

老九跟着爷爷,曾学过一些蹲马步、运气之类的基本功,可惜爷爷教得不是太上心,老九学了两年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两年以后,忠炅老人却突然在睡梦中驾鹤西去。

忠炅老人的兄长忠晵,比忠炅老人还要年长十来岁,此时倒仍健在,只是脑子已不太清楚。

人们猜测忠晵老人武功比他弟弟更为了得。虽然谁也没见他使过一招半式,但他九十高龄后依然鹤发童颜,每日可以静坐几个小时。

就是他已很多年不说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甚至不知道他还会不会说话。

老九曾试着去和这位大爷爷讨教功夫。可是忠晵老人只是慈爱地看着他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听得见老九说话。

小孩子不懂事,为了试探这位大爷爷到底会不会武功,老九会突然间使劲推向大爷爷。大爷爷摔得很狼狈,好在一次都没有摔坏。可老九被大伯父萧信义骂了一顿,还被父亲萧信廉揍了一顿,后来就再也不敢去找大爷爷了。

忠晵老人七十岁时就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儿子萧信义。可这位新掌门一上台就规定,萧氏后辈,以后不用再学武。家里原来的武术馆,也改成了丝绸样品陈列室。因为萧家早已开始养蚕织丝,整个家族都以此为生了。

忠炅老人仙逝那年,掌门信义已经72岁,遂又把掌门之位传于长子萧礼华。那以后,萧家再也没人提起自己是什么武术世家了。也没有人再叫萧礼华为萧大掌门。现在,大家都称他为萧大掌柜。

萧礼华当家后,萧氏开了一个绸缎庄。养蚕、收烘、煮茧、缁丝……这些事情早就不做了,反正楼上楼下两村有的是人家做。萧家现在只负责卖,不再制作。

3

当今圣上大和大圣皇帝,乃大晋国第三代皇帝,刚过而立之年,可谓英雄出少年。这位年轻皇帝手段甚是了得。在位七年,父皇留下的扶灵七大臣硬是对他服服贴贴,国家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上上下下,一片称颂之声。

圣上之祖父,乃大晋之开国皇帝。他曾是一介武士,虽然武功平平,但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懂得联合和平衡各个武林宗派的力量,吸引了各路英雄好汉拥而戴之,先是成了天下武林盟主,后来索性推翻了荒淫无度的前朝皇帝,自己取而代之,是为大晋大昭皇帝是也。

大晋建国之后,国泰民安,天下大同,人们渐渐不喜习武。大昭皇帝也不鼓励百姓习武,认为武林人士争强好胜,又喜拉帮结派,若不妥善管理,国将不治,民亦不安。

大昭皇帝在位四十七年,深受人民爱戴。他招安、解散了各个武林门派,又从御林军中提拔了一些忠诚得力之士安插到各镖局担任御赐顾问,从此各镖局走货都不再提心吊胆,因为没有哪路毛贼敢打皇家镖局的主意。那些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做不到生意,慢慢也都解散成了良民。

大晋国治下,一时国昌民顺,人民安乐,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赞颂圣上有德,子民有福。

而大和大圣皇帝之父大明皇帝,虽然在位只有十七年。但一直延用父皇的政策,且更加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又颁布了很多工商优惠政策,近二十年来,人人都以发家致富为荣,各行各业都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国库也充盈富足。

以前各家镖局,英雄再无用武之地,因为现在不但交通发达,路途也甚为安全。所以至大明皇帝后,镖局已更名为督察局,食皇家俸禄。

萧家致富有方,五年前亦又得皇家嘉奖一枚。

4

这年七月初八,是萧家老寿星萧忠晵老人一百零八岁大寿。楼上楼下,李家、王家、蔡家、范家……各家都有人带着礼品前来祝贺。

萧瓷儿的母亲,是萧信义第五个儿子萧礼发的太太,是萧家公认的最能干的女人。所以这场寿宴,她不主持谁主持呢!

为了举办寿宴,瓷儿的婚事倒是得以稍稍推后考虑。那一个多月,萧瓷儿总算松了口气。

老寿星依然鹤发童颜。不过,寿宴之上,出了一连串让满座宾客大惊失色的奇事。

先是那个现年已经二十有一的老九,比瓷儿大五岁但瓷儿要唤他老九叔叔的,竟然不改儿时淘气,又去招惹他的大爷爷。

大家都知道忠晵老人耳朵已背,也多年没有说话,敬酒也都是意思意思,桌板上敲敲弄点热闹声而已。偏偏那个老九拿着酒杯跑到大爷爷跟前去敬,还对着忠晵老人大声说道:大爷爷!您都一百零八岁了,楼上楼下您最高寿,我们家可真有福气啊!祝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九看忠晵老人似乎听到了,对他呵呵笑着干了一杯,老九可来劲了。一下粘着大爷爷又问道:大爷爷,我们这里叫大鹏楼下楼上村的,可是,为什么两个村里都没见过什么大鹏啊?金的银的没有,连个石雕的也没有!大爷爷,我们这个村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啊?

突然,举座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老寿星竟一撸胡须站了起来,口中朗朗有声且声若宏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鹏之徙于南冥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又以六月息者也。息之地,遥山也。遥山之颠,萧氏祖居也。萧氏祖师萧遥者,受鹏之邀跃然其背,逍遥三十载始回,回而创棒法一百零八式传世也。

晋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吾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言罢,坐将下来,闭目,再不言语。良久,众人觉得有异,推之,竟已仙去。

这件事情,在楼上楼下两个村子传了很久,连督察局都惊动了,派人到萧家及各祝寿来宾家中询问。可实在问不出个所以然。当时事发突然,也没有人刻意去记老寿星所言,何况老寿星讲的还是古文,没有人听得懂。督察局查了四五个月,后也不了了之。

5

可是这些没有人听得懂的古文,萧瓷儿听懂了。不但听懂了,当晚还又做了一个梦。

梦中还是那只金色的大鹏鸟,没有老太爷描述的那么大,可也有两个萧瓷儿这么大。展翅绕于瓷儿身旁,频频邀请瓷儿跨坐其背,虽无言语交流,其殷殷之情一望可知。

瓷儿年方十六,皮肤白晰,身材廋弱,是个特别柔弱的美人儿。取瓷儿之名,是因为瓷儿出生时像极了一个可爱的瓷娃娃。

此时萧家一门男儿均已不再学武,瓷儿这么个女儿之身,大鹏何以在梦中一再召唤?何况萧家一百零八式棍法又不曾丢失,只是被国术研究司盖了个章而已,也用不着去将它找回啊!

太爷爷临终告诉大家,萧家棒法是祖先萧遥应大鹏之邀骑鹏游历三十年后才创立的。这大鹏古村之名,想必因此而来。

那梦中金鹏,难道是当年大鹏之后代?它也要邀瓷儿去游历三十年么?此事可真是费解啊!

6

转眼,太爷爷已仙逝半年有余,督察局也不再过问此事。瓷儿的婚事于是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日,母亲偷偷告诉瓷儿,在众多的提亲者中,父亲比较中意的是楼上村王家的儿子王力宏。他的父亲是督察局局长。

瓷儿大吃一惊。倒不是说这个王力宏长得有多寒碜,或者性情有多暴戾,而是自从出了太爷爷那个事,瓷儿对督察局的任何人都没好感。

母亲听闻瓷儿之意,倒也没有相劝她一定要应了这个王力宏,只是告诉瓷儿,父亲说了,今年必须把她的婚事定下来。瓷儿已经十七岁了。村里姑娘到了十六都得定亲,不然会被人家笑话。如果不是太爷爷突然去世后被督察局叨烦了那么久,瓷儿的婚事去年就该定下了。

母亲问瓷儿自己可有中意的人家。瓷儿说让她再想想。可是当晚,瓷儿怎么都睡不着了。想想楼上楼下,实在是没有一个小伙儿能让瓷儿中意。

怎么办呢?再过两个月,不管什么人家,父亲都得给她定一个。想到以后要和一个志趣不投,毫无共同语言的人生活一辈子,瓷儿觉得实在可怕。

凌晨,瓷儿着实是困了。迷迷糊糊中,金鹏又出现了。似乎是在召唤她要去远方寻找一个宝藏,那宝藏散发出迷人的光芒。瓷儿心动了。

突然,瓷儿想到了太爷爷临终说的最后一段话:晋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吾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爷爷这段话的意思是:晋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一百来岁的太爷爷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瓷儿心想,这世上万物,都有寿终正寝之时,太爷爷如此长寿,最后也要仙去,那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如今不也是再无踪迹?外面的世界,也许没有那么可怕,既然金鹏三次召唤,想来踏上征途后,一定也会继续得到指引的。就算出去后一无所获,不也是过一辈子么?到最后不也一样烟消云散么?可眼下如果勉强自己草率结婚,那却是万万不愿的。

如此想着,瓷儿便偷偷收拾了细软,包括母亲给自己备嫁的首饰,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留下一封书信后悄悄地离开了家乡。

临行之时,瓷儿对着父母的卧室,嗑了三个头,嘴里默默地念叨:爹,娘,金鹏召唤,女儿身不由已。来日方长,相信总有再见之时。

下一章 首乌女侠

琅琊令第十一期:身不由己

武侠江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行走的大蘑菇:光是这人物关系就让我叹为观止。如此大的架构,作者心里一定有大蓝图。开局很吸引我,就算不是金庸也至少是梁羽生。
  • 行走的大蘑菇:开篇就有大格局。让我回到了章回体武侠的时代。好书!我要慢慢看仔细赏。
    福二姨:@行走的大蘑菇 和扶青先生交了朋友,我有一种占了大便宜的感觉,你又一次让我有了这种喜悦。简书有千般不好,但却让我捡了许多宝。若问我有什么心得体会,那就是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又认真的好读者。😄
    行走的大蘑菇:我今年带毕业班,工作日有点忙,刚好明天三八放假半天,原计划就是把你的小说好好读一读。投桃报李肯定有一点,但我更想向你学习,看了你的几篇文章,语言我喜欢,你的性格更喜欢。小说一定要慢慢看,然后和你好好交流。
    福二姨:@行走的大蘑菇 你这是投李报桃么?我的写作能力真的不如你,你一定要慢慢的看,因为我还在作第三次修改,才改到第十四章。中途如果看不下了可随时收回你的桃子哈。我读你的作品,纯粹是喜欢,不介意换桃。不过,你若能读下,我当然高兴,我这篇小说是思考怎么死怎么活的题材,其实和你写的有一定关联。就是鉴赏能力远远大于写作能力的我,被你一读,是既期待又忐忑不安哪。希望也能得到你如实的评价。☺
  • 8c84f3fdbbf4:文笔很好啊亲,开篇场面就大
  • 道一虚白:写的真好,我的小名叫大鹏。😊
    福二姨: @静修_ 谢谢你有兴趣从头看我粗劣的文字,写得不好,请多多指教😊
  • 米老爹:把庄子的《逍遥游》用在这里了。佩服你的想象丰富!
    米老爹:@福二姨 好的,慢慢看。
    福二姨: @米老爹 晏老师真的来看了呀,我写得不好,您不要一次看完,隔几天看一篇好了,我还没写完呢。看我写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帮我指出来哦。十分感谢😊
  • 月儿上山了:二姨文学功底了得呀,竟可以写这样的文。
    福二姨: @月儿上山了 谢谢你,让我感动😊
    月儿上山了:@福二姨 早上时间不够细,感觉值得看第二遍。
    福二姨: @月儿上山了 诗啊古文啊,全是百度的,我就根据征文要求弄了根线把它们串串。谢谢你还特意回头又看一遍。
  • 周姝帆:珍姐好厉害,居然可以写这些文,佩服。还有一点儿不太懂,那个督查局那时就有了呀!瓷儿大吃一惊。倒不是说这个王力宏长得有多寒碜,或者性情有多暴戾,而是自从出了太爷爷那个事,瓷儿对督察局的任何人都没好感。我一直以为是军阀时代才有的呢!
    福二姨: @颜子清 我都胡说八道。这大晋国和三代皇帝都是造出来的,那别的也可以造嘛
  • 646bece51758:加油!期待下回。
  • panda潘达:期待后续。王力宏,帅锅😄。
    这大鹏,大有来头
    福二姨: @panda潘达 是的,这其实是我想写的主题。
    panda潘达: @福二姨 太爷爷那段话,应该预示了很多将要发生的事情。
    福二姨: @panda潘达 谢谢😊
    我尽力。但真的不知道能否接得下。
  • 典典的蟹妈:终于仔细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丹石 老伯膝下长女(or 次女?)文字功夫了得!
    只是,里面的炅、晵二字,俺竟不识得。
    另,督察局 可改为 有司,更近古风。
    福二姨: @典典的蟹妈 督察局我不改,我另有私意。可私下与你讨论。谢谢仔细阅读。爱你。
    福二姨: @典典的蟹妈 哈哈,我不怕人笑话。取名时我是在百度搜的火字旁的字才找出来的。这两个字,我也才认得😁
  • 月儿上山了:有时间了,再看一次。
    福二姨:谢谢你。
  • 心字罗衣:二姨又是诗又是古文的,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福二姨: @心字罗衣 真是唬人的,哈哈
  • 叶人儿:二姨,你要我说的哈,不要怪我🙏🙏我是一直看到3里“当今圣上”才知道是讲的古代并武侠的故事的,之前一直以为是比较古老的村庄的故事而已……可能是叙事的语言不太像武侠的感觉
    福二姨:回头看了下,在第二部份开头就写到50年,高祖统治时对武林人士的约束了。
    福二姨: @叶人儿 当然啦,我让说的,尽量大胆说,无论接受与否,心里都是感谢的。
  • 十六颗牙:文字掌握得好好啊
  • 十六颗牙:王力宏哈哈哈~
    福二姨: @十六颗牙 哈哈,我比较擅长借用
    十六颗牙: @福二姨 哈哈哈是个歌手
    福二姨: @十六颗牙 王力宏是谁?我是打了个王字,它后面出现力宏,就用上了,哈哈。
  • 山居中人:你脑洞好大,佩服。写的不错,还可继续一篇。
    福二姨: @山居中人 留是留了写下去的余地,能否写下,得看天意。这个是我梦到的
  • 夜二郎:刀枪剑戟,儿女情长,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
    夜二郎:@夜二郎 用的
    福二姨: @夜二郎 又不是我写的,人家白居易的,我盗来用用哈
    夜二郎:@夜二郎 二姨那诗真不赖
  • 欢喜螺音:哇~哇~哇
  • 叶人儿:开篇就先来首诗👍 想不佩服都不行哪😄
    福二姨: @叶人儿 实事求是啊
    叶人儿: @福二姨 二姨,不要这样毁形象嘛😆😆😆
    福二姨: @叶人儿 百度抄的,我只知一点点,一首都背不全的
  • 李宛宸679:这是还有23的节奏么
    李宛宸679:@福二姨 :smile::smile::smile:
    福二姨: @顾轻尘 后面能否再写我真的不清楚

本文标题:[武侠]寻找大鹏(1)金鹏召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px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