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业访谈@产品@IT·互联网
因乔布斯创业,从最冷门的短信切入,坐拥上亿用户融资7300万

因乔布斯创业,从最冷门的短信切入,坐拥上亿用户融资7300万

作者: 接招 | 来源:发表于2016-09-05 10:16 被阅读202次

    段雨洛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来北京一次,跑各部委,跑各大企业的合作,接受《接招》采访的那天上午,他刚去了工信部。跟工信部的领导谈垃圾短信的治理。

    「信析宝」 不是一款 APP,而是直接植入手机系统的 SDK 产品,可以将安卓手机接收到的企业短信改造成卡片样式,同时具有情景导向。比如从银行的信用卡还款短信跳转到支付宝,完成还款。甚至可以把手机里的很多模块串联起来。例如,当用户收到会议通知短信时,可以自动在手机日历里创建日程提醒。

    「就是因为社交太热了,所以不行,就因为我们现在做的这个事情太小了,没有人关注,所以我才觉得安全。」当年《乔布斯传》刚上市,段雨洛看完了这本书,决定从金山裸辞,回珠海创业。

    一开始他想做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真实社交。研究了半年,最终放弃了。但正是因为研究了这个产品,他发现短信其实很有价值。

    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短信逐渐衰落,但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短信通知、互动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去年企业短信市场的盘子涨了40%,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

    在这个方向,段雨洛最初希望做一个APP,用户安装使用。但是创业公司推广APP太困难,「我们那款产品还算不错,用了18个月的时间没有花一分钱推广,做了一千多万用户。」但是,要做企业服务,这个用户量肯定远远不够。

    放弃APP,转向手机厂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时我跟团队的很多人深入探讨,这个决定是大家共同做出的。」

    目前,信析宝智能短信终端用户数近2亿,覆盖终端手机型号版本超 5万,可以支持金融、电商、出行等 1 万多个场景。

    学化学的段雨洛认为,创业是燃烧,打工是氧化。燃烧才更精彩,更刺激。


    Q你们对接的是手机生产商,跟某一个行业企业有联系吗?

    段:如果是没有联系我们也能做,直接在手机里面把服务和体验做好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也在和行业客户合作。

    主要目的是什么呢?第一,这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决定的,行业客户有更多的广告,我们也能赚到钱。另外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用户体验会更好。

    比如我们和招商银行、阿里巴巴合作的一个信用卡帐单短信,用户收到帐单以后一定会还款,在短信界面可以启动支付宝,并且直接跳转到信用卡还款界面,自动填上还款金额,用户只要点击还款按钮就可以了。这种方式用户的体验非常好。

    但是如果没有跟支付宝合作,我们只能把支付宝APP启动起来,后面的步骤就没有了。跟企业的系统对接了之后,企业会给我们开一些专属接口。


    Q你们这个事技术上比较难,还是对接手机厂商比较难?

    段:都很难。如果不难,手机厂商就自己做了,就是因为难,手机厂商不能做或者不愿意做。

    但是就算这样,跟厂商谈合作也非常难。这个难表现在几方面。一是绝大部分创业公司体量太小,手机厂商会质疑,你的服务是否稳定,你的体系是否严谨,更不用说一个创业公司随时都有可能死掉,所以他们不愿意跟小公司合作。

    第二,一般大公司都会担心用户信息的泄露。我们是通过了手机厂商各项严密的筛选测试,得到他们的充分认可才启动合作的。

    第三,终端厂商的研发周期很长,流程严谨,做任何一个功能都有很多评审。

    但是这种难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手机厂商的合作伙伴不多,一旦达成就是很深入的合作。它对你的信任会转化成你的优势。前期越难后期优势越明显。

    比如我们是三星的合作伙伴,跟我们对接的那个人在中国区只负责五个合作伙伴,我们是其中之一。五个合作伙伴里面有三个是BAT。


    Q你们第一个合作的手机厂商是谁?

    段:我们第一个接触的是华为,但华为上线很晚,周期特别长,做了一年半。第一个签约的是三星,但是三星的决策流程也很长,我们跟三星的合作就是阶梯式上升的,一次上一点。华为则是一次全齐,方式不太一样。

    但是我们第一个发布的是深圳的一家手机厂商一加。


    Q你们搞定手机厂商都经历了什么困难?

    段:我们从APP到手机厂商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团队包括我在内都没有任何跟手机厂商合作的经验,一个人都不认识。现在让我拿下华为手机,这事想都不敢想。

    当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找联系人,比如一些大品牌厂商,我们通过微博等公开渠道,或者其他部门的熟人辗转寻找对口人。

    还有一些厂商是直接到前台,请求见什么人。厂商的保密意识很强,到前台其实是很难见到的。我们就用各种方法,不能进研发区,能不能到楼下咖啡馆,今天没时间,能不能明天。反正就是各种方法。


    Q你自己跑过前台吗?

    段:跑过,因为有时候人家前台还是给你CEO面子,很难,确实非常难。


    Q现在跟手机厂商打交道有什么经验?

    段:我们接触手机厂商一年多时间了,跟厂商的关系非常好,跟厂商合作很关键的一点是什么?一定要以诚相待,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大户,偷数据,骗安装,宰一把就撤。厂商虽然体量很大,跟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其实是非常好的,以大压小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跟大厂商合作,它非常希望你能健康的活下去,最好能做大,这样它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我们现在有挺多合作都是这些手机厂商帮我们介绍的。


    Q技术方面,有一些比较困难的经历吗?

    段:这件事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决定做的时候,心里明白要坚持相当长的时间,以年为单位,可能两年、三年、四年。

    现在是第四年,我们去年年初开始跟厂商谈合作,之前积累了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时间。


    Q核心团队几个人?

    段:我们团队有五六个人,各自管一摊子事。公司成立半年团队就搭起来了,一直到现在配合非常好,也有一些新成员加入进来。

    刚创业时我一个朋友给了一个天使,也不多,直到去年年初才拿了IDG和唯品会的A轮投资。

    我们这个团队凝聚力非常强。这几年完全就是过苦日子,团队里面大部分人在我们公司的工资都是原来公司的几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都好几个。

    我们团队的人几乎全部结婚了,最大的都有小孩了,家里面的压力还是比较重的。他们起码在创业这几年别指望能往家拿什么钱,几乎都是靠老婆养,靠老公养。


    Q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段:我一直有一个理念,信析宝更多的不是承载了我的梦想,也不是团队的梦想,而是承载了整个团队背后的家庭的梦想。他们整个家庭在为我们这个业务做贡献,

    我压力也很大。所以我没事请他们的家属吃吃饭,聊聊天,汇报我们的业务进展情况。好在现在我们的名气大了,很多人的手机上都能看到,家属们也感觉很骄傲。

    我们虽然是一个小公司,但是我们做这个事情可以改变很多人,改变很多公司,创业的这种感觉特别好。


    Q你有没有特别怀疑的时候?

    段:肯定有,没有那是假的,太难了。创业公司要是没有死过几次,成功了都不靠谱。


    Q怎么解决的?

    段: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就是熬,一个是你自己熬,要坚定信念,另外就是兄弟们一定要帮忙,下面这些兄弟们到关键时候不质疑你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


    Q他们没有质疑你吗?

    段:他们起码没有说出来。我们公司面试有一个特点,面试完了以后我们都会明确的告诉他,创业有风险,投入需谨慎。前面说的跟花一样,看不到困难,后面的风险反而更大。


    Q你压力大的时候怎么缓解?

    段:不需要缓解吧,该怎么活就怎么活。我们团队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聊,我提正方你提反方,你提正方我提反方,大家没有什么不能聊的。而且我们从最开始就觉得公司死掉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很多事情要辩证看待,千万不要以为坏事一定是坏事,坏事其实里面有机会。如果你被坏事影响了,反而看不到机会。

    比如我们在2013年出去找投资,投资人别说投了,连见面都不见,一打电话就说没有兴趣。这个事确实是很坏,拿不到钱就只能过苦日子。但优点是给我们两年先发时间,没人做,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Q你跟在金山的时候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段:在金山的时候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想到的是自己。现在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伙伴得不到利益,我们就不做了。

    很多业务我们做了以后可以赚钱,比如我们短信体验比较好,靠发短信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这个市场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国内光发短信的上市公司就有五家,我干这个事是能赚到钱,但是这个业态就被搅乱了,我们跟同行也成了敌人。我现在放弃这个业务,大家都是朋友,他们还能帮我介绍客户。

    这个格局很重要。


    Q你在研发过程中,想到如果别人跟你做同样一件事,会感觉焦虑吗?

    段:肯定会想,所以在业务模式设计、技术设计各个方面,都应该积累足够多的门槛和壁垒。

    很多人只知道我们做了智能短信,但是我们还做了智能日历、智能卡夹,这是看得见的。在手机的底层,我们和华为以及其他厂商合作的还有很多大家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让他们系统变得更省电、更安全。我们跟手机厂商是综合性的合作,不是一个单点的合作,已经变成很多触点紧密结合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升生:正在用一加,表示短信这里的确是易用了,但是在信息回溯上一直找不到入口(●—●)

      本文标题:因乔布斯创业,从最冷门的短信切入,坐拥上亿用户融资7300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rr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