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岛主必赞心理想法
读书|秀才张溥的待遇还可以

读书|秀才张溥的待遇还可以

作者: 风清不扬81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07:26 被阅读0次

张溥,十九岁成为秀才,这对他很重要。因为他从小受人欺负,生活条件比较差,是影响他考公的。

古代考公也就是科举之路,老师怎么请?学习方向错了怎么办?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并不是抱着四书五经自学成才就都能上岸。那时没有辅导材料,没有补习班,学习有很大偶然性。比如张溥入县学之后,有段时间就学习方向错了,走了弯路,成绩不行,幸亏发现得早。

真的,过去读书很不容易。清末那些留洋包括后来成为民国大家的,有几个不是家里有钱能送学?即使公费留学,但留前之前的基础教育还是要投入,这是现实成本。对张溥来说,即使成了秀才,这考公还没上岸啊,需要买书吧,需要有人教吧,孔子还要收点干肉当学费,培养一个读书人,没本钱能行?既然读书,就少一个人干活,家里生计怎么办?特别是有的成年了,几十岁还在考,生活怎么弄,比如范进?这时候,秀才的待遇,就能发挥一点作用。

明朝的秀才有待遇:

1、明太祖定下的每月供米六斗,后来有的地区改成月例银一两。也不要小看,相当于现在一百多斤米,够几个人吃,自己估计自己的饭量。

2、可免家中两人杂役,几亩地的田税,按土地出产有增减。

3、诸如见了县官可以不跪,诉讼时不能轻易受刑,可以添置奴婢等。

4、有的每年可以领点灯火费学习资料啥的。

有了这个待遇,那就好多呢。张溥父亲死得早,母亲不受见待,靠做手工赚钱,苦不苦?怎么有钱读书?好不容易中了秀才以后,从此有了待遇,生活不成问题,考公就有了希望呢。他和张采一起勤奋读书,先后中了进士,真的是学习改变命运。

多说一句:即便就秀才本身而言,不谈待遇——谈待遇多俗气啊,就秀才本身而言也不能小看。

明朝两百七十年,进士数量五万多,举人则是十万多,约莫是进士两倍。秀才有多少?没有具体数字,但可以推算。明朝乡试,就是省级考试,三年一考,录取率3%到10%,毛估估不过百万。对比一下清朝不到三百年,统计的秀才四十六万,匀到贵县能有几个?

明清人口80%以上都是农民,绝大多数一辈子都没出过县,哪有几个文化人?有几个家庭养得起一个不干活、只读书的书生?所以对于秀才,绝对不要小看,你可以看看自己祖上有多少读书人。运气好的秀才像万历年间的陕西,县官离任没人接,巡抚急切下,就地提拔几个秀才顶替,当然这是极端个例,不足为论。但也说明秀才是有前途的。

说秀才还想到《武林客栈》。那里面,老板湘玉是平民,见了县官要下跪。吕秀才没啥本事还穷得要死,却可以不跪。讲社会地位,其实吕要好一些,这就是区别。但人生识字糊涂始,读过书就有很多事情放不下身段去做,不象湘玉那就是一心赚钱、没有心理包袱,所以吕的日子也不容易。

总之,秀才不是公务员,它没那么风光,但它是考公的必要起点。考上了秀才,才有乡试资格,才有可能成为举人、贡士,进而成功考公上岸。

欢迎加入我的会员,一起写字共同前行。凡首次开通简书会员并选择本链接的朋友享受以下福利: 1、本人赠送一次季度会员,即直接返利50元,只要通过以下链接首次开通会员即可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00e25c15,无附加条件(名额有限送完即止);2、会员期内持钻1万以上则每周一赞,持钻10万以上则每天一赞,推文上榜则奉上超赞;3、拿到日更微章、创作者徽章即予赠贝。 老会员成功介绍新伙伴成为我的会员,奖励120简书贝个人持钻经历见本链接文章,欢迎随时探讨

相关文章

  • 秀才遇上秀才之3

    秀才遇上秀才之3 /杨见遇 吴秀才读书写文章还凑乎,舞文弄墨也差不多,左邻右舍央托他代写个书信,门对子还有两斧头...

  • 【遇见第一百零一个女孩】张悬,我爱你无处告别

    终于懂了那句“我拥有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焦安溥,张悬。 愿你此生信马由缰。 你好焦安溥,再见了张悬。 ...

  • 张秀才的艳遇

    张秀才的艳遇 从前,有一个张秀才,长得细皮嫩肉,一表人才,都说他这辈子吃不了庄户饭,将来一定能升官发财。他也刻苦攻...

  • 张秀才的故事

    “你说什么?让我写一封勒索信?”,张秀才吃惊得望着来人,显然对方的要求让他不可理喻。” “你知道我是什么出身?”,...

  • 与溥心畬有关的书(二)

    与溥心畬有关的书(二) 小小总结一下有关溥心畬先生的书目。具体的读书笔记以后慢慢总结。 《溥心畬谈艺录》前面写...

  • 实用且精美的笔记,是如何被

    1 闻名八方的“七录书斋”,其主人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少的张溥天资并非聪颖,记忆力也极为不好。 有一天,语文老...

  • 望子成龙不要忘了这句千古名言

    文凭在古今不同的意义 文凭,在古代是指官府发的证明文书,用来去赴任的凭证。考上了秀才就可以不用种地,享受一定的待遇...

  • 《卡片笔记写作法》读书笔记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出自我国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的故事。 张溥年少时记忆力很差,在课堂上...

  • 《半笔浮生》出山外篇·最后一战

    残弋斜阳,万籁俱寂,微风过,枯叶落,张溥独立,瞭望战场,看残戈断戟,听戎马风声,亦等妖兵,压境而来,张溥未曾想过赢...

  • 【0911晨读感悟】刻苦为学,济世为怀

    读书为明理,知其意,笃行之。 怎么为学?分享这个故事。明朝的文学家张溥是江苏太仓人。他出身官宦人家,但因为是小老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秀才张溥的待遇还可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j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