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是很日常的。
比如,这个“五一”假期是否去游览’2019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就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假日安排选择。
至于超市购物、市场买菜、逛街买衣服、出差乘坐高铁还是航班、住哪个旅店等,更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
确实,选择是具有平常性的。然而,当我们反思这种种“选择”中蕴含着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时,“选择”的重大性就凸现了出来。
如果我说,个人的人生样态与命运走向都是“选择”的结果,“选择”就更加彰显其重大性了。
于“选择”,最要害的则在于其“机制”——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为什么“选择”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如此,就非常考问人了,迫使人进入“哲学性的反思”。其实,凡事都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到底该怎么办”地一番省思,这也是最一般的“理性思维”,只是,温饱富裕了,花钱即可办成日常生活之事,人的大脑也就似乎懒洋洋了。但以达尔文进化论看,这于人是非常危险的——智能的堕落!
达尔文的进化论,其要害就在于“自然选择理论”。这就和我们如上的讨论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我们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有所精要地把握,那么,无疑会加强我们“日常选择”的理性与明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保留有利的变异,淘汰有害的变异。”该怎样切中地理解呢?我们作如下简要逻辑地推演。
全部保留,就不存在“选择”了;同理,全部淘汰,亦不构成“选择”。有所保留,有所淘汰,才构成“选择”。因而,“选择”正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进化机制”,或者说,“选择机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
“选择”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变异”。这正如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所言:“变异和选择的实际过程无关,但它(变异)是选择的前提条件。”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服装市场不是花样翻新地千变万化,而是改革开放前的“灰黑蓝”,人们还需要用心细心地“选择”吗?
由如上逻辑推演我们可知,“变异”与“选择”构成一个重要逻辑架构。
在这一逻辑架构中,“变异”是前提,“选择”是主要作为。这就是说,不变异,就不被选择。但我们也必须明确,“选择”所选择的“变异”,是“有利的变异”,“有害的变异”是会被淘汰的,当然,淘汰也是“选择”的应有之义。讨论至此,达尔文“自然选择”的生物学思想即向人生思想与人生作为启迪了:
① 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到底都选择了什么?不是做出怎样的选择就有怎样的人生吗?选择卓越杰出人生道路的人,会有平庸的一生吗?
② 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怎样的“变异”成为了被选择?各种组织机构不都是选择“优秀、卓越、杰出能力”吗?自己非此,会成为被选择者还是被淘汰者?“存在着却被视为不存在”,不也是一种“淘汰方式”?
这样两个人生要害点,还不足以使人深彻醒悟吗?
达尔文在自己的“自然选择理论”中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永远有无穷尽之变异的存在。二是任何新变异的产生都与生物有机体的需要无关。简言之即是,变异永远存在,但与生物体的需要无关。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也是如此吗?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更是如此。人工智能是由于现实生活中你我他的需要才发展升级的吗?
因而,我们要特别警醒的是,人工智能的现在进行时与未来普及时,一定不会“选择”不能因时而“变异”的人。
选择,是一个重大问题,其要义就在于:不仅是“我”能够选择什么的问题,更是什么而选择“我”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