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元年,不书即位,摄也。欧阳子曰:「隐公非摄也。使隐而果摄也,则《春秋》不书为公,《春秋》书为公,则隐非摄,无疑也。」
鲁隐公执政第一年,没有诏书就即位了,这是代理君王执政吧。欧阳修说:“鲁隐公不属于代理执政。假如隐公是真的代理执政,那么《春秋》这本书就不会记载为公了,《春秋》里记载为公,那么隐公就不是代理执政,这是没有怀疑的。”
苏子曰:非也。《春秋》,信史也,隐摄而桓弑,着于史也详矣。周公摄而克复子者也,以周公薨,故不称王。隐公摄而不克复子者也,以鲁公薨,故称公。史有谥,国有庙,《春秋》独得不称公乎?然则隐公之摄也,礼欤?曰:礼也。何自闻之?曰:闻之孔子。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何谓摄主?曰: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世子未生而死,则其弟若兄弟之子次当立者为摄主。子生而女也,则摄主立;男也,则摄主退。此之谓摄主,古之人有为之者,季康子是也。
苏轼说:不是这样的。《春秋》这本书,是值得相信的历史,隐公是代理执政并且被桓公所杀,这在史书上是记载详细的。周公代理执政而后把政权交回后代的,用周朝公的爵位办理丧事,所以后人也不称他为王,隐公代理执政而后没有将政权交回君王的后代,用鲁国公的爵位办理丧事,所以称他为公。历史上有谥号,国家有宗庙,《春秋》书里就不能称他为公吗?那么隐公代理执政这件事,符合礼的要求吗?我说:符合礼的要求。从何处得来这个结论呢?我说:从孔子这里听到的。曾子曾经问道:“君王葬礼的时候孩子出生了,如何对待呢?“孔子说:”卿、大夫、士人等跟从代理执政的人在面向北的西台阶南端。“什么人是代理执政的人?说:古代的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他们的嫡传世子还没有出生就死了,那么他的兄弟或者兄弟的孩子按照次序应当确立继承的人为代理执政的人。孩子生的是女孩的,那么代理执政人就确立,如果是男孩,代理执政的人就退还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理执政,古代的人有这样做的,季康子就是这样的。
季桓子且死,命其臣正常曰:「南孺子之子男也,则以告而立之;女也,则肥也可。」桓子卒,康子即位。既葬,康子在朝。南氏生男,正常载以如朝,告曰:「夫子有遗言,命其圉yu3臣曰:『南氏生男,则以告于君与大夫而立之。』今生矣,男也,敢告。」康子请退。康子之谓摄主,古之道也,孔子行之。
季桓子将要死的时候,命令他的臣子正常说:”妻子南孺子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可以公开宣告确立为继承人,如果是女孩,就确立为季康子吧。“季桓子死后,季康子即位。埋葬季桓子后,季康子临朝。这时候南孺子生了一个男孩,正常抱过来来到朝堂,禀告说:“先王有遗命,命令贱臣我说:'如果南孺子生的是男孩,就要告知于摄主和大臣们,并且要拥立为接班人。'今天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所以斗胆前来告知。”季康子就申请退位了。季康子这样做摄主,是符合古代的礼的,是孔子推行的。
自秦、汉以来不修是礼也,而以母后摄。孔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使与闻外事且不可,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而况可使摄位而临天下乎?女子为政而国安,惟齐之君王后、吾宋之曹、高、向也,盖亦千一矣。自东汉马、邓不能无讥,而汉吕后、魏胡武灵、唐武氏之流,盖不胜其乱,王莽、杨坚遂因以易姓。由此观之,岂若摄主之庶几乎?使母后而可信也,摄主亦可信也,若均之不可信,则摄主取之,犹吾先君之子孙也,不犹愈于异姓之取哉?或曰:「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安用摄主?」曰:非此之谓也。嗣天子长矣,宅忧而未出令,则以礼设冢宰。若太子未生,生而弱,未能君也,则三代之礼,孔子之学,决不以天下付异姓,其付之摄主也。
自从秦、汉以来不重视的就是礼了,并且让母后代理执政。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最难教养的了。”让她们管理自己意外的事情姑且做不到,说是“如果是母鸡早起打鸣,这个家就要遭难了。并何况是能够代理执政且面临的是全天下啊?女子执政并且国家安定,只有齐国的君王后、我宋朝的曹皇后、高皇后、向皇后的了,这大概就是千里取一了。自从东汉的马皇后、邓皇后不能断定讥讽和进谏,那么汉吕后、北魏的胡皇后、唐朝的武则天这类人,大都是能带来未能超过动乱,因为王莽、杨坚这些外戚的篡权,国家政权也就改变了姓氏。由此来看,这岂能是摄主就能带来希望吗?假如母后执政就可信任,那么代理执政的人也就可信了,如果都是不可信任,那么就让摄主继承,还都是先王的子孙啊,那不还是比异姓人继承好吗?”有人说:“君王死后,百官要总揽自己的职责来听从冢宰三年时间,怎么还会用摄主呢?”我说:不能这样讲啊,等待天子的继承人长大啊,也是担忧居丧期间而不能下令,就按照祖制设置了冢宰的职位。如果太子未出生,或者生下来非常孱弱,不能尽君王的职责,那么就该遵循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依照孔子的学说观点,决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外姓之人啊,这些应该交付给摄主执政啊。
夫岂非礼而周公行之欤?故隐公亦摄主也。郑玄,儒之陋者也,其传「摄主」也,曰:「上卿代君听政者也。」使子生而女,则上卿岂继世者乎?苏子曰:摄主,先王之令典,孔子之法言也。而世不知,习见母后之摄也,而以为当然。故吾不可不论,以待后世之君子。
那怎么能说周公的行为是不符合礼制的呢?所以说鲁隐公也是代理执政呢。郑玄,是儒家见识不广的人啊,他解释摄主的时候,说:“卿大夫之类的人代理执政啊。”假如世子出生了是个女孩,那么卿大夫之类人岂不是要继承为王了吗?苏轼说:摄主制度,是先王的命令典章,孔子符合礼法的言论啊。但是世人不知道啊,习惯了看见母后代理执政啊,并且认为这是应该的。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论述,以期待后世的君子明辨。
读后诗曰:
自古君王皆让贤,夏来家国子孙传。
如行摄主必同性,帝位何来后挂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