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听说《棒!少年》这部纪录片拍的不错,今天抽时间看完了。中间几次被少年们成长蜕变过程中的小细节所感动,真心觉得他们能遇到这样一个像家一样的基地,太幸运了。
棒球队里的教练说,如果我当初没有学习棒球,走出这里我大概就是一个流氓。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是的确对于很多无家可归,没见过自己亲生父母的孩子来说,这个棒球基地给了他们人生另外一种可能性。
马虎是里面典型的刺头,喜欢打架,个性张扬。他爸爸经常不在家,他妈妈在他出生后就走了。他夜晚游走在街上,嘴里唱着那首歌,分明是想念妈妈。他和队里的孩子相处不融洽,没人愿意和他住。不听教练的指令,教练惩罚他,他很不服气。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他说自己就像一条流浪狗。
后来,他慢慢被感化了,大家愿意和他玩耍。他自己也开始拼命练球,逐渐变得阳光自信。在最后小双因为输了比赛而放声大哭时,他主动去安慰小双,用自己的袖子给他擦眼泪。
他融入了这个棒球队,知道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要以集体的荣誉为重,会关心队友,这些改变都是非常可贵的。
这个队里有很多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包括前面提到的小双,纪录片的最后,教练们的谈话中提到了,小双有抑郁倾向,真的很心疼。
他小小年纪,背负了不应该有的沉重。和队友开玩笑说,他自己生下来就很小,所以在被送人的时候,别人嫌弃他,就换成把他双胞胎的哥哥送人了。他爸爸在他出生后就死了,她妈妈也走了,只能和大伯,还有一个二姐相依为命。
小双是队里的老球员,大家都很看好他。在去美国比赛之前,他手受伤了,这可能也是最后输了比赛的一个原因吧,他哭的非常伤心,觉得因为自己让所有关心他们的人都失望了。他后来回家了,不愿意再回去队里。很可惜,希望他能继续练习棒球啊。
当然,肯定还有其他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或者孤儿,只不过时长受限,纪录片很难一一讲述。
我觉得这样的棒球基地,不仅仅是在为国家培养运动人才,更是改写了很多来自贫困地区孩子的命运。还有很多向他们一样的孩子,也许终生都没有走出大山的机会,眼里的世界就是眼前那么大。
我从小也算是一个留守儿童,和奶奶一起度过我的青少年时期。我有很多同龄的小伙伴,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然后重复着和他们上一代同样的生命轨迹,我只是幸运地因为读书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也许就是有很多人不喜欢读书,有别的特长,比如这样的棒球组织就能很好地解决一部分孩子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运动,或者别的方面技能。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觉得教育成才有很多种可能性,而不仅仅局限于必须要上大学,社会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包容和选择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