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实用技巧你好,忧愁Life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聪明?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聪明?

作者: Hubery_Lee | 来源:发表于2015-04-30 00:02 被阅读5755次

    很多时候,「聪明」这个词代表的赞美意义,远不如人们强加在它身上的攀比属性来得真切和实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我渐渐意识到,「金钱」、「长相」和「聪明」已经成为人们互相攀比时必不可少的谈资。「金钱」不用多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财产多少就代表了你有多成功的观念,早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核心价值观」。至于「长相」,也是一句适用范围极广的话——「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道尽了纷繁多样的众生相。然而,相比于前两者的普适性和直白程度,「聪明」在被用来攀比时,则要显得低调很多,以至于常常需要披着“赞美的外衣”,来满足被吹捧者的面子和吹捧者的功利心。

    当然,这是在我考上了大学,半只脚踏入社会后才意识到的现象。在我懵懂无知的时候,「聪明」总是出现在饭桌上带有诡谲般笑容的叔叔阿姨们的口中,我时常盯着这种带有堆砌感和僵硬感的表情发呆,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拿手指着我,或者摸着我的头,却对着我的父母不断重复着「聪明」这个词,好像我只是「聪明」的喻体,而我的父母才是他们想要真正赞美的主体。这个奇怪的现象,在我上了小学,有了考试成绩这个东西后,变得越发频繁,也变得越发与我无关,因为我常常是在大人间的谈话和老师们的训话中,得知「聪明」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着缠绵不清的因果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发现不仅大人们和老师们会参与到这个奇怪的现象中去,连我的小伙伴和兄弟姐妹,也无一例外地强调着「聪明」和考试成绩的依存关系,并且还在这层关系中添加了许多新的元素,比如「会来事儿」和「耍滑头」等等。那时候,互联网远没有现在发达,手机是纨绔子弟的标配,我平时接触信息的渠道就是个别的电视频道、对学习有利的书籍以及父母和老师们灌输的「心灵鸡汤」。正是这种闭塞性,让我一度认为只有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不断地去学会钻空子和说一些违背内心的话,才能勉强与「聪明」挂上钩,才能避免在攀比的浪潮中被拍死在沙滩上。

    这种情况在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动,为什么我对这个时间点这么记忆犹新呢?显然不是由于它代表着我脱离了机械式和高强度的学习生活,步入了随意翘课、肆意挥霍青春的大学生活;而是在那时候,我发现平时在老师和父母口中称为「聪明」的那帮孩子,很大一部分没有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然后就逐渐淡出了长辈们的对话。这让我感觉长辈们虽然想寻找一种可以代替考试成绩来形容「聪明」的事物,却发现他们的脑海里,能够代表「聪明」以满足他们攀比心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

    等到我上了大学,有了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读以前被视为影响学习的书,去结交那些学习成绩没有特别拔尖的同学时,我才明白简单的「聪明」背后,可以对应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成绩不够清华北大,却在学习跳舞方面超过了很多人;他的成绩不够拿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却依靠摄影拿了很多奖项;他的成绩不够考取“少年班”,却成为了某个时尚杂志最年轻的采编……无数个这样的事例,冲击着我的固有观念,让我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聪明,也让我开始探索这些没有所谓的「高智商」和拔尖学习能力的人,是如何在各自钟意的领域做到让人羡慕的程度。事实上,这种羡慕就可以让我发自内心的认为他们是聪明的。

    通过与他们成为朋友,交流彼此的价值观和人生感悟,我发现他们身上大多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间也穿插了一些我自身的感受。

    1. 掌握概念:你从事的工作属于哪个行业,就要对这个行业的基本概念有清晰且准确的认识,这是你思考的基石。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好太广泛了,以至于大脑里塞满了许多「不必要的概念」,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减法,把最有用的概念吃透、记牢。

    2. 形成自己的思维:如果你仅仅是积累了足够的概念,那么你在回答别人的专 业性问题,或者是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往往会表现的没有逻辑性,给人一种 堆砌知识点的感觉;同时,你自己的内心肯定也会觉得没有把你真正想说的话,完整的表述出来。这个现象从侧面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就是把零散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层次关联起来,你需要了解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 辩证关系,甚至是统计学中的「相关性」。很多人会说,总结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思路很费脑,我智商不够,每当听到这种抱怨,我都更加同意以前听到 的一句话,「至于“智商”么,在我眼⾥里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概念,这个概 念对人们的成长完全没有帮助,只对人们认为自己可以不成长,或者不可能成长有巨大的贡献」。

    3. 总结出合适的方法论:方法论这个东西在学术领域比较常见,认真做过学术的同学应该了解,不同的学科都有大同小异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就是保持怀疑的态度,运用客观的实证方法小心求证,再把所得结果与前人的 研究反复比对,提出自己的创新点。不过,这种方法论并不是学者专属的, 对于职场人士,如何在聪明的人中变得更聪明,你就需要不同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断改进自己的思考质量,比如「这个概念指的究竟是什么」、「它与什么类似,又与什么不同」,以及「使用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等等。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工作职能的最优方法论。

    4. 提炼成功经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成功经验并不是「卡耐基成功学」那样的心灵鸡汤,那种东西只会让你觉得「听过了很多道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同时,这种成功经验也不是名人或者年长的成功人士的专利,那些找到符合自己工作职能的最优方法论的聪明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得到的经验和心得,就能算是成功经验,比如一个在技术领域钻研很深的程序员写的 blog,就可能对你的开发项目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一般把有像样作品的人都看作成功人士,不一定准确,但他们通常都不差。

    也许,你并不完全认同以上观点;但是,当我们真的认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能力水平时,这四个方面至少提供几个维度去帮助我们判断自己到底有多「聪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王靖允:有点意思,不过要是讲聪明,很多的考虑维度。
      • ac419fb8851d:努力踏实不盲从即为聪明
      • Hubery_Lee:@公爵海恩庭斯 自己是追寻价值,别人评判你的时候就会冠以「聪明」
      • 公爵海恩庭斯:我觉得“聪明”这个词可能已经过时了,看看身边的人,更多的是追寻自己的“价值”,而“价值”就是,有人愿意“爱”你。人们爱杰克逊,他死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伤心;人们爱乔布斯,他离去的时候仿佛灵魂被掏走了一部分;
      • c3fcf202d0e7:趋利避害最聪明 符合动物性 更符合人性 别的都是扯淡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聪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xn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