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得人才外,无一可恃

成事 | 得人才外,无一可恃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17:47 被阅读0次

“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

这是《曾文正公嘉言钞》中又一典型的“一语型嘉言”,透辟而言简意赅,但却是极具逻辑的湛思创力

逻辑前提“阅历世变”,但此在曾公而言,是为深长的历史思维,而非仅是就明清两朝的识见与阅历。其逻辑结论是为“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所谓“得人”者,即得人才也,即含有杰出个人之义,也带有优秀团队之涵;所谓“恃”者,即为依靠、仰仗,依赖、凭借之义。还有一个关键词即“但觉”,则是深刻觉悟、透彻醒悟之义了。

历史转折关头,没有靠得住的“硬核人才”,是不能或不足以成事,特别是成大业的。这样一个历史的、客观的、现实的逻辑规律,是首先应该在这款嘉言中昂扬出来的。

在这里,我却以为曾公此言是为成语“恃才傲物”正义、褒义了——日常则多为贬义。我也借此谈谈我对这款嘉言的理解。

坦诚而尖锐地讲,“恃才傲物”在而今的现实生活中,是多为庸者用来诋毁那些优秀卓越人生与职业、事业作为者的,尤其那些庸官。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恃才傲物”的出处与语义本源。

“恃才傲物”出自《南史 • 萧子显传》。萧子显是南朝梁人,历任国子祭酒、侍中,后迁任吏部尚书。他学问很好,也自负才气,很少看得上人,但帝王非常敬重他。他49岁不幸染病身亡,简文帝对他评价很高,下令为其举哀。入葬前,家人请求谥号,简文帝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恃才傲物”是梁简文帝对萧子显的评价,带有褒奖之义,重在其才学之高。后来,这个评价作为成语流传下来,被用为贬义者多,偏向了自负其才而傲慢。

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特别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人生社会评价的国度,优秀卓越杰出者即有才学能干,还不懂得贬义的“恃才傲物”对个人的“危害”吗?我想,恐怕多是“观才者”的内心在作祟,尤其庸者庸官的嫉贤妒能之心在作祟,把优秀卓越杰出者的英雄主义气质气慨天下的做事成事激情作为诋毁为“恃才傲物”。这才是最值得奋斗人生者注意和警惕的关键问题。

无才无能可恃者,在个人,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在组织机构,特别是现代企业,没有杰出人才的个体、卓越人才的团队可恃,何以屹立市场竞争的潮头与巅峰?

华为公司若是没有上万名的卓越硕士、杰出博士可恃,还成其为华为吗?由是,作为现代企业及其领导者,最是当以曾公嘉言为尺度,经济掂量自己“所恃者”为何,怎样。

相关文章

  • 成事 | 得人才外,无一可恃

    “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 这是《曾文正公嘉言钞》中又一典型的“一语型嘉言”,透辟而言简意赅,但却...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复方子白) 人是第一位的,有人才能有事,得人才能干事。 世事无常,无常是常...

  • 179 - 曾文正公嘉言抄

    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

  • 二曲语录(10)

    为己之学,事事从自己身心上体认,绝无一毫外炫; 为人之学,不但趋名趋利,为圣贤所弃,即聪明才辩,无一可恃。故圣门如...

  • 拾缀 | 寻味“得人论”

    再次重读《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一句“阅历世变,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让我陷入了深长的思索。 人生一世,除...

  • 读书笔记《冯唐成事心法》(45)

    1.曾国藩说:“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经历了世事变化,在大事小情无常的环境里,什么都不能依靠,只...

  • 监控

    但得监控全覆盖, 再无一贼可成害。 漫道屈屈百米路, 镜头已然十数外。

  • (101)最和气:只有得到合适的人才是正真的靠得住

    最和气每天写一篇,第一年第101篇 曾国藩有一句话,他说:“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是什么意思呢?...

  • 德可恃而才不可恃

    道德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倚重的,放之四海皆准,世世代代都要遵循的,而才能是不能与之比拟的。 司马迁说:有德有才为圣人...

  • 聪与敏,可恃也 - 我的天赋是什么?

    古人云:聪与敏,可恃而也不可恃也。可恃,因为它是与生俱来让你突显于他人的过人之处;不可恃,这些有利条件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得人才外,无一可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lt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