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聚会,麻辣小龙虾,一群大人和几个娃子吃得欢。大家都在讨论小龙虾新鲜又美味。
6岁的小侄女,平日里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但这会面对一锅微辣又有点麻的小龙虾,因为不合口味,插不上嘴,在一旁显示出了不屑的表情。
我们以为她只是真的不屑,便没放在心上,因为还有别的适合小孩的菜。
没过几分钟,小侄女开始找她妈妈的茬,说要用手机玩游戏,不给就大哭,发脾气,大闹不止。
大家都去劝她不要玩游戏,越劝,越哭,就是要玩。
在一旁目睹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我,觉得孩子哭,无厘头要玩手机,不是不让她玩游戏,告诉她玩游戏的害处,就能解决问题这么简单。
于是我开始夸她。夸她穿的裙子很漂亮,夸她能自己吃饭很能干。夸她不爱哭脸,又讲道理真棒!
没多久,她开始知趣的止哭,坐下来吃饭。还很乖巧地跟她妈妈说,“妈妈,我忘记我今天已经玩过二十分钟游戏了,我还以为自己是昨天玩的呢。”
看来,孩子还真是因为凑不上热闹,心有不甘,刷存在感。她平日里,个性强。此时,关键时刻,也想有自己的位置。
虽是孩子的一次任性小胡闹。但成年人,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小情绪。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群中,我们都渴望找到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只是有的隐忍,有的爆发,有的当场发作,有的事后难受,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