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之道上(再读《道德经》)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21:46 被阅读24次

道可道,非常道。

天道不可说,不是不能说,是说不出来。能表述出来的,就不是正真的天道了。那么有没有可表述出来的道?有!常道可道,常道是可以归纳总结并表述出来的。

如果我们把不可道的非常道称之为天道,那么可表述的常道,就是地道和人道了。人们可以认知并表述交流的真理规律:自然规律——地道;人类社会的规律——人道。

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前三节,分别讲述天道、地道和人道。如果说玄之又玄的天道不好意会理解,那么地之道和人之道总还是可以偿试着解读理解一二的。所以重读《道德经》仍从第二节开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我把这第二节分三段来解读:第一段为民智开;第二段为地之道,近于哲学层面的,类似于世界观;第三段还是地之道,近于科学层面,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


先看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一段讲的是人类有了智慧,开了民智。在《圣经》上也有人类开智慧的故事。说人类祖先亚当与夏娃受蛇的教唆诱惑,偷吃了智慧树上的苹果,于是人类就有了智慧,变得明事理智羞耻。然而付出的代价是自此人类有了原罪。

古希腊神话中,讲述人类获得智慧的,应该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得火种故事。火种代表了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但代价是潘多拉打开了她的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

回过来再看老子在《道德经》中是怎么讲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通常理解为:地球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因为有丑的存在衬托,善之所以为善,因为有恶的存在。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子是讲阴阳的,再与后面一段长短、前后、难易说辞相联系,于是很自然地把这段理解为美丑、善恶的对比。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这里为什么美与恶放在一起,善又与不善作了对比,而不是通常我们说的美与丑,善与恶;第二,这里作为转折的“斯”字,真是有对比因果的词意吗?如果仅用古人用词与现代不同,或是版本传承有误,亦或是通假用词来解释,终归牵强。

这里有另外一种解释: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能力区分好坏时,有能力去追求美好事物时。这个社会就变得恶了,坏事了。斯有一种解释是:则、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因为人类有了智慧,能辨识美丑,于是就出现了恶(原罪、潘多拉的魔盒)。

再来看后面一句。我们先说这个善字,善是善良的善,也可以是完善的善。个人更倾向于是完善的善。因为善良的对立面是恶,唯有完善的对立面才是不完善。

当大家都知道完善(完美)的存在,要努力去追求尽善尽美时,于是这社会就变得不再完善了,社会就有了缺陷。

小结一下:当天下人类灵智一开,文明发展,人们能辨识美丑,知道追求更好更完美。在这同时,社会的各种丑陋罪恶也随之出现。如此理解,与老子的阴阳理论也是相契合的。

这第一段讲民智已开,虽然开民智会同时带来社会的负面因素,但同时人类智慧也是理解和交流表述地之道的基础啊。人类只有开了智慧,才能总结归纳自然科学的规律,才会有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所以老子在讲述地之道和人之道之前,先得告知我们,人类灵智已开,虽然不可避免的是罪恶亦会随之而来。不管怎么说,智慧是我们理解地之道、人之道的根本所在,是人类文明的根本。所以接下去讲述地之道这一段时老子用“故”字开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个人认为,古人因为记录文字的工具的局限,在用文字保存文明思想时,采用了极简的形式。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速记。古人的文字,就是古人在相互间,估计也是不能轻易就能理解的,需要有个口头解说解释的过程。因为记录的文字实在是太简洁了,说简陋亦不为过。

这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如果没有师傅给你解说,是铁定会走火入魔的。但可惜的是,对于古代的经典,现代己没师傅给我们解惑了。一切要靠我们自己探究摸索了。

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个观点:很多看似东一郎头西一锤子的古代经典,如《道德经》、如《论语》,很可能是一门大课的读书笔记,一门庞大而系统的大课。因为是类似于秘籍、速记或是读书笔记的存在,所以里面应该没有废话,惜字如金!

相关文章

  • 1、地之道上(再读《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天道不可说,不是不能说,是说不出来。能表述出来的,就不是正真的天道了。那么有没有可表述出来的道?...

  • 中国千年的制胜谋略:彻底颠覆思维,原来胜利者使用的都是柔道!

    最近再读《道德经》,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制胜思想,在中国经典之中,除《易经》之玄,也就只有《道德经》之虚能与之匹敌了...

  • 5、人之道上(再读《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

  • 3、地之道下(再读《道德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都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既然前面确定了万物变化而联系的世界观,这一段就得出了相应的...

  • 2、地之道中(再读《道德经》)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承接前一段的人类开了智慧,于是就认知发现了:原来这...

  • 4、地之道续(再读《道德经》)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本来想把这一节分三段来学的,结果把:“是以圣...

  • 10、天长地久(再读《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 2019.09.01子栋老师道德经智慧育儿第十六讲-天长地久

    子栋老师:今天讲《道德经》之天长地久。天长地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出自《道德经》第七章。道德经第七章:天...

  • 再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我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了!不,应该说是“啃”了几年了! 短短五千字,啃的很艰难啊! 说心里话,我对古代...

  • 再读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今天读了道德经第64章颇有感触。是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地之道上(再读《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y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