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之道下(再读《道德经》)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22:07 被阅读149次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都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既然前面确定了万物变化而联系的世界观,这一段就得出了相应的人生观: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前面还加了“是以”两字。现在感觉这一句与上一段划分在一起更合适。

    在解读这一句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圣人?什么是道家的圣人?佛教称佛称菩萨,涅槃圆寂而成佛。孔门儒家也称圣人,孔圣人的标准是温、良、恭、俭、让,是世人学习效仿的榜样。那么老子所说的圣人是什么个标准。

    其实我们从这一节的第一段就可以推断一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皆知善,但此时天下俱已不善。当大家都要争着去追求完善完美时,其实已经是不完美了。但这世上还有没有完善的人?有!圣人,圣人就是那个重归完善的人,如同于佛教的涅槃。

    这世人为什么会变得不完善,是因为世人开了智慧,开始明白事理,开始知道追求美好事物了,而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随期而至,”斯恶已”,就变恶变坏变得不再完善。

    而圣人就是那个开了智慧却又不沾染“恶”的人!老子的圣人不同于孔子的圣人,却与佛教的佛、菩萨的概念相接近。降㐲有执念的心,让心返至本处,就是成佛(可见《金刚经》)。

    好了,圣人要怎么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还有个问题的,圣人的目标是什么,亦或可以说老子的目的、目标是什么。圣人为什么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佛祖要普渡众生,成就佛国净土;孔夫子要重构礼乐,要和天下,要建一个和谐有序的天下。而老子要做什么?

    从这一节看,老子是想要解决最开始的问题,解决斯恶已与斯不善已的问题。人类有了智慧,知道了美之为美,人类偷吃了智慧果,盗取了文明之火,还能回得去吗?回不去了!那么这个“恶”怎么去解决?

    打开魔盒是恶,关上魔盒是希望,一个上天堂的希望,用希望来解决这个恶。佛教把恶归结为人对欲望的执念,所以佛祖教我们如何砍断执念,叫我们要放下。孔夫子欲通过礼乐教化,建立一个和天下来解决这个恶。

    如果看《道德经》第三节,也就是讲人之道的那一节,最后有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治什么?治国治天下。”在《道德经》第三十五节,起首有一句:“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连起来看,老子想要通过治理来得到一个“安平泰”的天下,以此来最大程度地消除这个恶。

    再回到开始的问题:圣人该怎么去做?即怎么去治天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并不是什么都不用去做,如同佛教的放下,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在《道德经》中,后面还会多次提到圣人之治,有更为祥细的解说。所以在这里就不予解读了,实际上现在也解读不上来。

    行不言之教,这句倒可以说道说道。教是教育教化,所以说前面的处无为之事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了,教育教化之事还是要做的。同样,不言之教也并不是什么都不说。有人说这一句应该理解为言传不如身教,呵呵,前面都讲了处无为之事了,你还来说身教。所以不言之教也不是什么都不说。

    其实这有点像佛教《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也是要舍去的,登岸弃筏,所以佛祖用筏来喻佛法。

    人类智慧在让人去追求美,追求善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恶、不善”。所以教化的理论,亦会成为执念,成为欲望,成为一种“恶”、一种“不善”的源头。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不言不是不说话,是不执于教化的理论。

    还可以从另一个更简单的角度去理解圣人行不言之教。前面不是说世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吗?所以不言之教不是不说话,是无固定之言,教化亦要因势而变。具体究竟要如何理解,估计要去问老子本人了。


    小结一下:有智慧但又摆脱了“恶”者,为圣人;圣人想要治理天下,让全天下安平泰;治天下的目的估计是想要让全人类都能摆脱那个“恶”,去追求那个“善”;那么圣人应该怎么去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具体我们究竟要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具继续往下读《道德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地之道下(再读《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kt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