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那棵树苗一天天长大,又一天天枯萎,她没有等到那抹身影。
方画是个苦命的姑娘,村里人无一不这么说。
她七岁时父母早逝,家里除了一座房子什么都没留下。亲戚都不愿意养她,生怕多养一个孩子,多花一分钱。好在村里人都纯朴,村长最是心疼她,跟大伙儿决定谁有空就多照顾一下小方画。
就这么的,方画吃着百家饭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大概是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方画小时候长得玉雪可爱,长大了更是亭亭玉立,一带村里的姑娘都没她好看。
方画最喜欢看书,她家里原本是没有书的,但是村长家里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秦政。
两人从认识开始,感情就十分要好,秦政有什么东西都愿意跟方画分享,看的书本也愿意。他本人是个小学霸,学习起来迅速,学习完了便一点点教方画怎么做,甚至把自己的纸笔都送给方画,“你拿着,女孩子还是多读书比较好!”
听到这话,方画不禁想起来偶尔有人在村里人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村里没人喜欢女子读书,他们更喜欢相夫教子,家务勤快的女子。
方画还是收了纸笔,她喜欢书里的世界,也希望时刻与秦政说上话。
“我明日便要去镇上读书了,最近不太平,你不要乱跑。乖乖待在村子里。”
秦政站在门口与方画叮嘱,眼里均是不舍,末了他抬手想揉一揉对面少女的头,又在对方儒慕信任的眼神里败下阵来。
“我走了,过些时日回来,你记得等我。”
少年修长的身影钻进马车里,方画徒手抓了个空,眼里蓄满了泪水,她吸了吸鼻子,望着马车缓缓远去。
没有秦政的日子是枯燥的,方画无事的时候便帮村里人做做事情,或者上山采个果子给孩童们。村里的大娘想拉她说话,都被她拒绝了,她不是很想与她们一起八卦谁家的寡妇怎样,谁家的小媳妇怎样,方画始终觉得,她应该看书,看得身上一股书气才华,那般才是好的。
村里人不知道方画是如何想的,只是觉得这姑娘啊,命苦还倔,前些时候村里的媒婆无偿给方画做媒。做的煤是本村里仅次于村长家的一户人家,家境普通,但能让人吃饱饭,没事还能做几身新衣服,在村里已经是极好的了。
方画出身不好,孤女一个,按理说一般人家都不会考虑她这样的。但架不住方画容貌好,清秀好看的小脸,让那户人家的儿子一眼就瞧上了,嚷嚷着如果娶亲就要方画那样的。
那户人家姓张,张氏被儿子气的七窍生烟,差点归天。方画她也是见过的,从小到大在村子里长大,说起来小时候张氏也给过方画几碗饭,那时候方画就生的十分好看,但是方画家里没人呀!
尽管村里人纯朴心善,但个别私下里还是悄悄猜测,方画的命格不好,克父克母,张氏就属于那个车,并且极为信奉。听见儿子要娶方画,她下意识便拒绝!
“她是孤女,家里什么人都没有,不能娶!”
“可是儿子喜欢她,不在意这些!”儿子横着脖子嘴硬。
张氏心说你不在意我在意啊,娶了这么个儿媳妇,她家里日子还过不过了?
张氏揪着儿子,死不松口,那边的媒婆也被方画拒绝。
“大娘,我还小,并不想成亲。”方画满脸通红,说到“成亲”二字差点羞得钻进底下,那一瞬间,她脑海里浮现的是秦政含笑的脸。
媒婆看着对面人的好颜色啧啧称赞,不死心的继续劝说,但到底最后还是没说成。
男方母亲不同意,女方没心思,亲事根本成不了,一时间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方画并不在意这些,她捧着书本,坐在窗前发呆,脑海里想着那个人,脸颊慢慢越来越红,心跳越来越快。
她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
她好想秦政。
方画一天天的数,一天天的盼,终于到了休沐的日子,她欢喜的跑到村口,站在那棵大树下,眺望着远方,渴望见到那抹身影。
可是直到等到日落,也没有人回来。
“不好了,回村的马车路上马儿突然发了疯,撞树了!”
方画如遭雷劈,茫然的看着眼前众人乱糟糟。
后来她看见,秦大娘哭得晕厥了过去。
看见村里几家都挂起了白灯笼,秦家起了白帆。
看见秦大娘哭倒在一座棺材上,棺材旁边还有秦政的衣服……
看见了……
还看见了什么?
方画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疑惑,她……她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
不重要了,方画嘴角上扬,看着远方,她的秦政哥哥马上就要回来了。
村里几个路人路过,见此不禁摇摇头。
“方奶奶又发病了,这都过去几十年了,她还没忘记。”
“这么等有什么用呢?早就过去了。”
“苦啊……”
村里那棵大树随风摇曳,一抹佝偻的身影站在树下一动不动。
不远处,仿佛有一道挺拔的人影缓缓走来。
又仿佛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