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有感

作者: 海子娣 | 来源:发表于2022-07-09 18:09 被阅读0次

    我自己第一次学做饭那要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开始讲了,肯定谈不上什么兴趣爱好,无非是生活所迫,2008年,在济南拿着两千块不到的工资,想到的节流的方法,自然第一位的就是从三餐开始。

    当时住的是十几个人的集体宿舍,男女房间分开后夹在中间的一个通道便成了半个厨房,没有油烟机,几个电磁炉就并排的摆在窗台下,锅碗瓢盆、砧板、菜刀之类的用具都各自收在收纳盒或者纸箱里。

    除了食用油,只买了盐、醋和酱油,因为没有冰箱,也就没敢买过肉,与其说是储存条件达不到,倒不如说为节省开支找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理由。

    能做又敢做的菜只有土豆丝和西红柿炒鸡蛋,似乎在山东,这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也是出镜率比较高的两道菜,土豆丝的做法又分酸辣和醋溜两种,其时当然是没有想过这么多,所做的无非是油、盐和菜的混合体罢了!菜汤或者米粥是不可能有的,精力、财力都不允许,甚至蒸米饭也没有,只有现买的馒头或者多出点力下面条。

    就算只有炒土豆丝和西红柿鸡蛋两个菜,也大多是凭借自己对这两个菜的样子的印象和对烹饪过程的想象来完成的。在菜的烹饪技术上,我唯一求的就是一个“熟”字,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命”安全,我要确保菜完全熟透,所以每次总会让菜在锅里多待一会,这样的结果便是,土豆丝几乎每次都炒成了碎渣渣,用筷子居然都夹不起来了,只能用勺子盛着吃。当时还有两位同事和我搭伙,他们负责和我分担食材的开销,我则是唯一的掌勺师傅,因为从来没有得到食客们的“负面”反映,所以对自己的作品竟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后来我也知道这断掉的土豆丝和餐厅大师傅的佳作肯定在哪道工序上出现了偏差,不过我也懒得去探究失败的原因,后来干脆就把土豆丝变成了土豆片,这样既节约了准备食材的时间和工序,又减少了菜品失败的概率。不过,最后的结果是,碎渣渣的土豆丝变成了碎渣渣的土豆片。当年,因了年少轻狂,倒也没因为这点小失败垂头丧气过!

    2011年调整工作后,新单位有了独立的厨房,煤气灶、铁锅也是准备齐整的,添一些小物件就可以开火了。因为时间比较充足,空间也够大,客厅、餐桌、冰箱一应俱全,我甚至在旁边的小院子里开了块地,种植了小白菜、韭菜、丝瓜、大蒜之类的蔬菜,每至周末,邀三两好友,把酒言欢。

    为了招待朋友,也开始对自己的厨艺提出更高要求,学会了辣子肉、大葱鸡蛋饼等稍微硬气一点的菜品,那时候会在网上看制作方法,也有好友会现场卖艺(卖弄厨艺),我便趁机偷得一二,再综合了自己多年来的临锅经验,作品越来越多。

    后来恋爱、结婚,爱人本就生在勤俭之家(和我一样是农民),她本人当然也具备能吃苦的特质,特别体谅自己的小家庭的不容易,餐桌上要求也都是简餐素食,从来没有向我提过什么过分要求(话说回来,为什么做饭的总是我)。

    其实爱人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她本是江西妹子,老家的风俗习惯和山东大不相同,餐桌上白萝卜鸡汤、麻辣鸭肉、排骨玉米、腊肉炒笋、碎干辣椒炒过油鱼块、清炖黄牙古、清炒莴苣、辣炒牛蛙、辣炒芹菜、辣炒空心菜、辣炒蒜苗等等,每天的三餐都是十分丰盛,而我们山东呢,平时冬天多是萝卜白菜,如果有客人才会上主菜,主要是红烧肉、清蒸鱼、土豆炖鸡、酸辣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清炒豆芽、炝藕片、油炸花生米、四喜丸子、酱猪蹄、卤鸡爪等。

    那时还真买过两本食谱,不过二维的纸面文字无法形象的展示做菜的过程,直到老大出生,有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APP,我开始真正对烹饪上心,这些教程也让做菜变得更简单,酸菜鱼、麻辣小龙虾、蒜蓉扇贝、水煮肉片、地锅鸡等都不在话下,后来甚至开始对蒸馒头、蒸包子、烙油饼、烙馅饼、铁锅呼大饼等下手,原以为很复杂的一些菜或者主食,因为有了视频教材变得简单无比,每一次成品出锅都感叹美食能这么轻松走进百姓之家,实属幸哉!

    这许多年的炒菜经验中,其实潜移默化的已经摸出了很多做菜做饭的规律,比如土豆丝、豆芽、藕要配醋才有味道,炒猪血、花甲等有腥味的食物除了加少量料酒,还要多配佐料,葱姜蒜干辣椒使劲放就对了,生抽加老抽、醋、白糖、耗油、鸡精、花椒、八角、桂皮、干辣椒可以炖一切,死面适合烙肉馅饼,发面适合做馒头和大包子……

    做了这么多年的饭菜,经历过了许多第一次的尝试,有些饭菜甚至两次三次后才逐渐摸清门道,不过结果总是好的,毕竟前方总有美味和家人的赞誉在等待,那许多的失败也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饭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li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