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部长的有点烦人的小说,他会把一件小事精雕细琢,絮絮叨叨的写上好几页。我有时候腻烦到丢下书,发誓不再看。但最终还是耐不住性子,继续读下去;因为我发现,作者通过细腻的潜意识描述把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小说中的场景画面,很清晰,细琢磨起来,特别有味道,还真得无法放弃。
我最近看到许多简友抱怨没有题材可写,庆幸自己不仅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找到有趣话题,还有大量记忆中的美好往事留待以后挖掘。
今天看加缪的《局外人》,更加深了我的体会。其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讲得是他在监狱里如何消磨时间,说他从学会了回忆的那个时刻起,就一点也不感到烦闷了。他想起了过去住房里的每件家具,每一件家具上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件东西的全部细小的地方,而那些细小的地方本身,还有镶嵌着什么啦,一道裂缝啦,一条有缺口的边啦,还有颜色和木头的纹理等。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哪怕只生活过一天,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在监狱里过上一百年。他会有足够的东西来回忆而不至于感到烦闷。”
学会从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再加上探索悠远的内心世界,怎么还会担心没东西可写呢?
写作赚钱,简书不会告诉你的十个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