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我经过3年苦读,终于考取了一所大学,虽然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人从十字路口,向任一方向拐弯,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在这所学校,结识了一些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在我毕业多年以后,仍然像泉水般清澈,流淌在我的心田。
我的大学现代文写作的导师,是我同桌小周的父亲。小周与我同桌4年,我常去他家玩,有时向他父亲求教。周老师平时细眼眯成一道缝,回答学生的提问时,便难找到那睿智的目光从哪儿射出。他讲话慢条斯理,比蜗牛爬行的速度还要慢。记得他曾经跟我讲过这些话:“你的文笔还不错,我挺喜欢。只是有两个欠缺之处。一是阅历太浅。比如这校园,我看着它几十年的变迁,感慨良多。而你们初来乍到,感受尚浅,抒发的情感能有多深?第二,说话太直。你们太年轻,读的理工科,张开嘴巴就见到肠子,不懂得隐晦、含蓄和神秘。想学好写作,先学做人吧。”
小周刚进大学,便立下目标,准备考研。但英语是他的短板。他在中学阶段就对英语严重感冒,每次考试都因为英语拖后腿,总分高不上去。他父亲给他找老师开过小灶。鉴于我国的学校考试模式,只能请孩子自己的英语老师帮忙。考研英语比较难,可不像高考英语那么容易对付。小周在英语读、写、背方面肯下功夫,他还从图书馆借往年考试真题和最新模拟题回来做,然而效果甚微。性格倔强的小周没向他父亲求助,但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间。
暑假,小周的家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父亲把小周叫到跟前,说:“孩子,乔纳森叔叔从挪威来,孤身一人,在我们这里打工,挺不容易。他暂时住我们家,希望你好好陪他。”小周爽快地点头同意。
那两个月,小周和乔纳森同吃同住,几乎形影不离。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在校园长廊里的葡萄架下,小周陪老外闲逛,走累了,坐到长椅上歇息。小周看看天,看看树,再看看来来往往的同学,他有数不尽的话题,想和面前的老外交流。当时,我恰巧从葡萄架下经过。小周热情地将我介绍给乔纳森。我努力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口语跟乔纳森打招呼,和他友好地讲了几句简单的交际用语。毕竟是国际友人,我可不敢信口开河,国际玩笑是开不得的。更何况更多的想法,即便希望用英语表达,怎奈水平不够。我迅速地溜之大吉。
光阴如驹,疾驰而过。新学期,小周像变了个人似的,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他很喜欢与同学进行英语口语对话,交流日常见闻和心得体会。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同学们对他投去的目光中,夹杂着羡慕、钦佩和惊奇。
那一天,在周老师的办公室内,我们无意中聊到小周的变化,以及那次我与乔纳森的偶遇。周老师坐着,身子靠近椅背,往后仰起头,闭上眼睛,沉默不语。这时,他的同事笑呵呵地说:“你们这些小屁孩儿,看事情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周老师故意轻声咳嗽两声,他的同事假装没听见,于是乎,一个天大的秘密曝光。其实,乔纳森是我们学校刚聘请的外教,他被周老师的诚意所打动,利用暑期空闲时间和小周同来同往,面对面地交流,以此培养小周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周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了解到事情真相的我目瞪口呆,比见到小周的变化时更为震惊。我明白了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然后情不自禁地伸出右手大拇指,向周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周老师只是淡然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