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超越年龄、身份和空间制造的距离,开启约会的模式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阴转晴
算起来,那是十几天前的事了。
那天,我约了晴天和丝丝在广州见面。她们是我在简书一起谈文论字的朋友,即“简友”。
简友是网友的一类。作为现代人,很多人都会有那么几个网友,我也不例外。
你要问我有没有见过网友,答案是当然的。我和毛姐就是网上认识的朋友之一。我们在同一城市生活和工作,见面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见简友,还是第一次。
我们有了第一次去年加入简书后,认识了不少同样喜爱文字的朋友。每天热火朝天地聊文学,谈写作,收益良多。
晴天是我见的第一个简友,也是第一个能见面就拥抱的网友。
网上写作群里常见晴天和断鹂互掐。她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有趣的调侃,常常让我捧腹大笑。
原以为她是个女汉子,没想到眼前的人儿温婉如玉,十足的女人味,跟网上的她判若两人。
人果然有多面性,在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她让我想起林清玄的《世界因你而温柔》那句: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能。
晴天有这样沉稳的心智。
丝丝因堵车晚点到,我和晴天坐在树下的凳子上等她。不一会,一位皮肤白净,身材高挑的90后女孩向我们走来,我和晴天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她的名字。
有时女人的直觉就是这么神奇。
看着丝丝青春靓丽的面容,我心生羡慕。才多大的孩子,就能把文章写得有思想,有个性;能一边读书,一边写文,实现经济独立。20岁时,我在哪里,除了痴玩,哪有什么梦想?
在简书认识的几个90后,思想成熟,在写作上已形成个人风格。起步这么早的他们,假以时日,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有了第一次晴天作为东道主,带我们去了东山教堂。它比广州最大的圣心教堂小许多,已有108年历史,在经历了日军,文革等多次洗礼至今仍保持着美国浸信会温馨雅致的遗风,建筑呈美国乡村式。
广州有四大教堂,它是其中之一。虽然不大,只能容纳1300人,但古朴典雅,有我喜欢的幽静。
从教堂出来,我们边聊边绕着新河浦建筑群走。400多幢历史建筑,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春园、逵园、简园、明园、隅园,五大名园。
它们原主人要么是政要人物,要么是归国华侨,五大园各具特色,又都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这些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建筑群,屹立在岁月的年轮里,沉淀着历史的沧桑感,有着厦门鼓浪屿的韵味。
我们有了第一次这些楼宇被私人购买,保持原有的外部结构,对内部加于粉饰装修后,要么家庭居住,要么打造成极具特色的咖啡屋或茶艺室。
信步走入茶室,里面有浓郁的文化情怀,三三两两的人围坐在桌前,低声细语地说着话,充满浪漫气息。我们点上一壶花茶,悠闲地坐着,无需太多言语,安静地享受着一时半会小资情调。
从茶室的高处望去,整个建筑群里的车辆很少,想必是不允许外车进入,车少人不多。各条道路两边有许多参天的古树,有木棉树、凤凰树、玉兰树和三角梅。每到春季花开时,这里定会是花的海洋,花香四溢。
近旁是闹中取静的广州行政中心,许多政府办公大楼,几间名校都在这里。晴天家在这附近。她在这生活了20多年,熟知每条巷子,每个建筑,每棵树,每个窗户的颜色。
想象着晴天下班后,悠闲地踩着落花,向小巷深处走去,逛小巷,闻花香,不紧不慢地走回家,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三人边走边聊,聊简友见面,聊几对简友喜结良缘。再设想着我们写作群里的几十人,要是能约在某个城市见面,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我希望有那么一天。
夕阳的余晖下,三人同行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心走得很近。
约好的车来到时,告别在即。我向南,丝丝朝北,晴天转身向东往家回。
思绪里,平添了几分不舍与期待。
我们有了第一次时至今日,我和晴天约好一起出去旅行,开启第二次约会模式。
网友评论
明年春季你过来,我们聚聚。
廷熙在四川等姐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