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辋川归来

作者: 知不道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15:41 被阅读24次

    《从辋川归来》

    【一】

    我身为一个蓝田人,至今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这次却也是我第一次来游辋川。

    辋川真正可供人游玩的地方,无论是溶洞还是别的什么,几乎全在大山的深处。无外乎人们把旅游又说成是游山玩水。

    山里果然总是山青水秀的。纵然是在像这样天气阴的深重的日子,也仍然丝毫不减其风姿。此处的山,都是极高的山,立于山脚抬头去望,看不到山顶,而只可窥葱葱树木爬栖于上。到了山顶向四周望去,终于体会到了诗人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含义。是的,俯视这个世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地位与成功,而全在于努力和心态。

    锡水洞和辋川溶洞分别在两边的山上,中间地带只一小块阶梯状平地,相较群山而言似乎不过巴掌般大小,却是整个辋川,最为热闹和红火的地方。无论如何,你想要登那两座山,总归是先得从这里出发才行。这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相同的道理。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之中,王维王右丞的雕像处在最显眼,印证着他曾在这里生活过一段岁月,也在为这地方贴金和服务。一千多年过去了,王维终究还是被从事旅游开发的人们造了神,成了辋川的名片,而早已无关他是否是诗人文豪亦或大官,这是他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更是我们这个世俗世界的悲哀!

    王维在生时隐居于辋川的山水之间,想要淡出时人的视线,他无疑是获得了成功的。但他也像每一个人物一样的悲哀,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完全无能为力。于是乎,我们便能看到,他如今又被后人们给扯了出来,加以利用和“为人瞩目”,而终究无能无力,连曾经的呐喊,也都化成了历史的一声叹息。

    唯一让人感到有些可惜的是,现下社会的这种“瞩目”,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对其视而不见,冷漠侧目,乃至于无端俯视的种种白眼——这是极其自然和正常的。而像我这样肯放下身心去平视,而且以尊重的态度,一字一句品读那雕像前介绍的碑文者,恐怕也只会是越来越少了……

    是的,我们这个时代推崇诗词,但除过板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显然只是为卖弄自己是个文化人,为个人发展添资加码。这种功利主义无从避免,像下文要提到的孩子们一样,在朗朗上口之余,既不知道这些诗词的表面意思,更加达不到写诗作词者的意韵和生活态度者,可以说大有人在。于是乎,诗与词等等,也不过是和王右丞一样,同样变成了招牌和工具,构成了另一种时代悲剧而已。

    而这已经不仅仅是王维们的悲哀,也同样是我的,我们的。不过,我想,对于王维这么一个已属往世之人而言,这些其实完全都无所谓了。活人在世上也不过就为活个名,那么,死后能够留名千载,便已经是一种极大的成功与幸运,又何妨去管旁人如何?!由此,一个人活在当下,就应珍惜眼下,眼光长远也好,目光短浅也罢,人总归就是活这一辈子……

    从景区览完下来稍事休息的时候,恰逢不大的广场上在举办诗词诵读活动,我由此更加感受到了悲哀荒唐和被人勉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登台的孩子无论是被家长支使,还是自愿登台,从他们嘴里念出的诗句,不仅是毫无风骨,更是亦无其肉,倒像极了和尚们在念经。可是这不能责怪孩子们,天真的他门又能懂什么呢?他们不是为了拿事先说及过后要赠给小礼品,就只能是为了向家长表现自己。倘若只是孩子们自己主观若此,实在是无可诟非的。但是很可惜,事实是:家长们才是站在孩子背后的导演和“大脑”。

    这是全中国所有孩子的悲哀!更是家长和社会的悲哀。更是那几个“迫于无奈”而违心组织这个活动的策划者与主持人,无可言说的悲哀。因此,我总以为:违心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比饥饿乃至于空虚,要更为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人丧失很多,甚至于全部美好的东西……

    【二】

    在这仅有巴掌大点的平地之上,其景象和陈设,与大多数旅游景点相仿相似:在村落的最尾巴处,开始出现收费停车场,接着便是餐饮服务区,兜售本地土特产工艺品的小摊位,一些别处有或没有的游乐设施,以及免费领票处……把这所有的一切依次堆加在一起,就是整个辋川景区的全部。似乎是只有这些,也只能是这些,只能有这些……

    两大景之一的锡水洞,就在第二阶梯那座石桥的右边山上,据考证是上古人类穴居的遗址之一。上山之前,我被入口处文物部门立的石碑的记载所吸引。慕此名而登此山,就顾不上了疲惫与劳顿。当真正到了地方,却大失所望:不过是看上去极为平常的山洞,全没有任何遗迹留下。旁边也立有一碑,只是对其做个简单介绍,算是给了像我这样的慕名者,稍稍一点心理上的安慰——总归是没有白跑一趟,虽然仍觉有美中不足之处。

    山顶有一座道观,据传是八传之一韩湘子修炼升天的地方,真的进去看了,却觉得普通到乃至于有些寒酸的地步。通过了蜿蜒的山间石阶,顶上有的只是几个极常见的售卖香火的小生意人,以及若干只管崇信神明,而无论神明究竟是佛还是道的香客。

    除过居中的佛像灵堂,左右两边尚各有一偏洞。右边谓之瑶池福地,中有八仙雕像与功德箱,里面是一处有尽头的石洞,高处塑有有韩湘子像一尊,却近乎暗无天日。左边似乎是与之对应的鬼什么洞,我连对它的印象都极淡,就更遑论有什么觉得可看的东西了。总之,这里的所谓景点,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看头,再次用事实印证了,那句见景不如听景的俗话的完全正确。

    相比之下,早前参观的另一座山上的著名溶洞,其看头和收获,则显然要更多一些。

    无怪乎不用花钱买门票,原来景点竟然藏在山之顶上。而要上到山顶去看,绝无缆车等现代化工具可用,必须要在赏景之前,先体会和经历一番登山的乐趣才行。于是,仅仅这一点便吓住了许多人,他们驻足止步于山脚,吃上一碗价比市场高一些,量比市场少的小吃,便草草收兵回家去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抵是城里的贵妇人,或者娇贵公子哥。对于剩下的大多数,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爬山就显然没有那么地艰难和可怕了,于是,迈着大步爬上了山,然后就冲进了溶洞。

    在湿滑的石洞里,呼吸着略带冰凉感的越走越稀薄的空气,足以让你体验一番与世隔绝的滋味了。这片如今的苍茫大陆,曾经竟然是茫茫大海,则足以让你体验一番什么叫做沧海桑田……总之,不来到这里,你便体会不到它所能带给你的震撼,正如同人世,你不去体验尝试,永远也看不到精彩一样。

    在我眼里,比辋川溶洞的外在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更加认清了许多内在的东西。比如人的渺小,人的可笑,人的思考,人的伟大。

    因而,我觉得评价辋川溶洞,用不着拿一整句话来评价,只需六个字便足够,那就是:来而不虚此行。

    【三】

    辋川归来,心情谈不上有多激动,心态却愈趋平合。世事虽然不曾看淡,却自觉已经快要看透,至少也可以说是颇有得,于是,写下了十则感想送给自己。

    (1)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唯有人的生命,是从有到无的,因此,人的生命因此便最为宝贵,必须珍视。

    (2)人就算是撞破了头,也并伤不了脸,那么,奋力碰撞并去坦然受一番冲击,又有何妨碍呢?总归仍是毫发无伤!

    (3)所经历的事业上的教训,与爱情上的教训,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你自己自做自受的结果。而想要改变这一切,你就别想着去靠别人。你要明白,你唯一能掌控的,始终只有你自己。古人云:欲做事,先做人,实乃足至理名言。

    (4)房是招牌利是累。一个人首先应当遵从他自己的内心行事。己之所不欲者,勿施于他人,切不可违心行事。虽不至于视金钱为粪土,也万莫只把金钱看作奋斗目标。

    (5)爱情首先是你情我愿的事,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不勉强别人。过去错过的人,已经成为记忆与回忆,明天的路,切莫再脸皮薄而孤傲,谁让你是个大男人,而不是一个可以委婉,而被人宠爱的女人呢?

    (6)未来的路无论向何方走,首先都要迈出第一步才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对待朋友和亲人真诚足矣,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对同利益而不同心者,敬虽敬矣,同时远之。

    (8)能够真正理解你,并且真心实意帮助你的人,除了你自己以外,便是处在和你一样的处境与地位,一样苦且难着的,还拥有着善良的人。

    (9)不要试图让高高在上者理解你,这与尊严无关,而全是虚荣。

    (10)不要妄想,妄想比幻想更可怕。它会让你头重脚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辋川归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t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