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星空美文推荐我的故乡
【回乡散记 4】:生活交响曲

【回乡散记 4】:生活交响曲

作者: 老鱼的小院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07:32 被阅读13次
摄影:陈苏云 (中国,茂名文化广场)

      与友人约好喝早茶,我也不需设闹钟。早上6点35分,楼下的铁栅门“吱呀”一声,被守门人打开,非常准时。想到这铁栅门忠诚守护住家安全,即便想睡个懒觉被吵醒,也不好意思埋怨,只有在经过大门时偷偷瞥一眼门下的轮子。被开门声吵醒后,附近居民家的公鸡开始啼叫,我倒喜欢听鸡叫,这让我联想起小时候到妈妈家乡时,每天早上等待鸡啼以后的日出,等待日出后的兴奋。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楼下播音器重复发出的普通话女声非常标准、清晰、响亮,显然是在播放录音带,响遍两栋民居楼间。看钟,准时6点55,居所小区新的一天交响曲从倒车声中正式拉开序幕。

      楼的另一边临街,街上的车笛声与轮子驶过的声音渐渐稠密起来,7点半达到车流高峰,急着赶路上班的人焦躁地按着喇叭,间或传来停在路旁摩托车的防盗警笛声,增添了额外旋律。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我不愿意在上班高峰期间出门,一是怕车流汹涌,坐车和走路都人满,二怕看到年轻的父母们用摩托车载着孩子们东窜西躲地抄道赶路,为陌生人的孩子们担心,无端增添惊吓。

摄影:陈苏云 (中国,茂名人民公园)

      依照居住于加拿大时的生活习惯,早餐过后便开始写作或看书。打开电脑,修改已写的文字,作为热身,当写作感觉渐渐浓烈,思维上轨时,我进入书写新章节阶段。然而,还没写半页文字,远处传来扩音器循环往复的男声开始渗进耳朵: “收烂铜铁,旧电脑,收旧电器,旧冰箱,旧书本,纸皮箱,回收废品……”,有韵律、节奏,用标准当地方言。随着声音渐大、渐强,我知道电动三轮小车开来了,会在楼下转悠半小时以上,并会循环往复地播放叫卖声。我只好停止写作,储存输入的文字,泡茶,赏新种的植物,以等待他离去。好不容易等第一轮收废品播音器声音渐远,另外一个播音器又突然响起,声音没有商量的余地,果断霸道,或许是预先录制,又或许是购买的音带,依旧是收废品的三轮车。从声音判别,几乎每天早上有两到三个收废品的三轮车在附近转悠,于是,半天就在这交替的收废品吆喝中流逝,间夹着叫卖凉粉、豆腐花的声音。思绪也被这循环枯燥的播音撕裂成碎片,无法连接,只好拿起书,希望可以阅读。

      ”砰,砰,砰!咚,咚,咚……”隔壁突然传来一阵打击声,不一会儿,声音又转成钻头打洞的声音,再过一会儿,在敲击声中渗进了锯金属的声音,肆无忌惮地穿墙而来,估计是隔壁大装修,这装修每天7小时,足足维持了两周。我无处可躲,只好边看书,边猜测着隔壁装修工人正在用什么工具,想像着墙洞被钻在哪个位置,铁片或木条被锯成什么形状......在噪声中寻找乐趣,自我安慰。

      中午似乎是个好时间,人们相约似地安静下来,即便有下班或放学的邻居路过窗外大声说话,相比起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倒觉得柔和了许多,也就不计较,感恩一下,入乡随俗般小歇一会儿。

摄影:陈苏云 (中国, 茂名文化广场)

      下午两点未到,收买废品的扩音器又沿街响起,吆喝着收买各种各样的东西。起先我以为是早上来收废品的人上班似地准时溜场,后来仔细听,从吆喝的腔调和韵律判断,再加上辨别废品名称的排列,方知不是早上来过的几位收废品者,而是不同的人。前一位在附近转悠半小时以上,然后声音渐远,离去,再由一个女声扩音器接上,几天下来,我已经很清楚什么可以回收。如此一来一回转悠,再来个修理家电的人吆喝,整个下午也就被吆喝声侵占了。住了些时日后,发现每日收废品的约有四到五人,骑着三轮车用播音器轮流吆喝,循环往复。偶在楼下遇到他们,或是爬楼扛抬旧物,又或是空车离去,心也动了隐恻:这也是一份职业,也是用勤劳换生活。

      有时实在无法进入写作状态,只好暂离住处。理论上虽已经入深秋,但室外依旧太热、太晒,只好走进明亮宽敞、开着空调的超市,以散步和购物的名义,减轻“极简生活戒律“引发的不安。超市永远都不缺顾客,只是每个时间段的人流有起伏。顾客比以往文明了许多,很少见剥菜叶、插队和乱放物品等不雅行为,然而,不管是逛哪个超市,都会有一两个播音喇叭在吆喝着促销产品,每句都是以亢奋的声调喊出:“好消息,好消息,今日特价……”,声音此起彼伏,循环往复,如精神病人唠叨着同一句话,永不疲劳。而我被迫听了无数遍,似乎是对我来蹭空调、少购物的惩罚,直到我离开那个区域,又或者逃离商场。

摄影:陈苏云 (中国,茂名露天矿公园)

      初居这个小区时,每到傍晚就听见钢琴演奏的“献给爱丽丝“,音色美妙,心里不禁大喜:”有邻居的孩子练琴,终于可以在傍晚听到优美声音了。“接连几天细听,感觉有些不对劲:”即便练习曲子,也不能总弹奏前面一段呀,总应弹奏完整一曲吧?且这声音时近时远,难道是担心吵到别人而关起门练习?”我心有疑惑,直到读二年级的小侄孙子回来,他才解答了我的疑问:“那是晚间收垃圾车播出的音乐。“我不禁莞尔一笑。环卫工人为了提醒行人而选了优美音乐,同时也可以顺便缓解他们工作压力,这是环卫部门管理者的智慧与修养。偶然在白天经过垃圾收集站,见环卫工人打开垃圾袋,分捡垃圾,心里生出敬佩与怜惜,渐而理解了收废品人,理解他们为争取生存经济条件而劳动的艰辛,同时也减少了垃圾总量,为物资的再生利用、环境保护作贡献。

      在我曾经生活了14年的城市,从只有两个十字路口交通灯小城市,发展到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林立,人口800多万,日常生活交响曲自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越见庞大、丰富,旋律也越来越紧凑,而创作这日常生活交响曲的人,正是勤劳的普通百姓,茂名人。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还需要谦卑下来,继续修行。

摄影:陈苏云 (中国,茂名小东江)

往期阅读

【回乡散记 3】:海滨忆旧

【回乡散记 2】:踏浪遐思

【回乡散记 1】:晨跑杂想

相关文章

  • 【回乡散记 4】:生活交响曲

    与友人约好喝早茶,我也不需设闹钟。早上6点35分,楼下的铁栅门“吱呀”一声,被守门人打开,非常准时。想到这...

  • 【生活随感】回乡散记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思乡愁绪似乎是中国人亘古未变的共同心情。当年毕业,只想着逃离那片贫瘠的土地,绝不...

  • 回乡散记

    回乡散记 郭福来 河北吴桥县人,在北京打工多年,喜欢文学创作,发表《工棚记鼠》、《工棚记狗》等。 (一) 天边飘过...

  • 《回乡散记》

    《回乡散记》 作者:如烟 仲春时节,小城处处春色锦绣。依依杨柳春风轻渡,桃杏纷妍漫山秀春。今天是我们父女四...

  • 回乡散记

    我常常想若是你见过我的故乡的星空,必不会以为眨着眼睛的星星是诗人的浪漫形容。当我透过还未曾停下的列车窗口,看到那深...

  • 回乡散记

    如果有来世,我只愿陪着他们到老。 火车缓缓的行驶,我望着窗外家乡一跳而过的风景。它们是多么的陌生又是多么的熟悉,我...

  • 回乡散记

    注册简书,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避开微信和QQ的熟人,倾吐一些隐晦难言的往事;二是安放一些狂乱颠倒的呓语,使它们不至再...

  • 回乡散记

    随父亲朋友临车回家,还是那条不宽的水泥路,天不热,有风,多云。 与见过两次不算熟悉的算叫叔叔的人物谈走了一路...

  • 回乡散记

    河两边树郁郁葱葱,伴着似白练的河水从云中而降,白白茫茫,朦朦胧胧。远方,山的影子忽明忽暗。朝阳下,大地绿色尽染,好...

  • 回乡散记

    “心归原乡处,青春不散场。”一年后,再一次踏上回乡的路。 “北纬29度的田园生活”,如今的他已经被贴上了另一个标签...

网友评论

  • 夏栀丶:这种现实生活的描述很形象了。

本文标题:【回乡散记 4】:生活交响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dotqtx.html